茅山,既是道教圣地,又是革命圣地、省级风景名胜区、省德育教育基地。省级茅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句容市东南26公里处,距镇江、常州、南京约4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和铁路、宁杭国道、常溧公路都紧靠茅山,常州机场离茅山56公里,南京禄口机场距茅山约50公里,交通极为便捷。
该宫始于汉代。初建石坛石屋,把三茅真君石像。齐梁间易为殿宇。元延枯三年(1316年),敕建赐额圣站观,专把大茅真君茅盈。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敕建殿宇,赐名"九霄万福官"。
九霄万福宫始建于西汉。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敕建殿宇,赐名“九霄万福宫”,俗称“顶宫”。宫内原有太元、高真、三圣等建筑一百余间,甚为壮观。后经多次战乱变迁,仅残存20余间。1982年开始,经不断建设发展,现形成以灵官殿、藏经楼、宗师殿、坎离宫、太元宝殿、二圣殿等六大殿堂为主要结构的规模建筑群。
自北宋年间,茅山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治好宋哲宗母亲喉疾后,茅山道教名扬四海,发展到道士给皇帝炼丹授��、直接书信往来;朝廷给茅山道士加封赠号,题词赠宝,敕建宫观。由茅山道教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思想衍生的宗教信仰和风俗礼仪,多年来,逐渐遍及大江南北,流传海内外;同时,这些理论对老百姓日常生活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指引他们“以孝为先,以善为本”。多年来,在茅山当地一直流传着“顶上一炷香,印宫一颗印”之说。
九霄万福宫简称九霄宫、顶宫,坐落于大茅峰顶,其建筑群依山而建,宏伟壮观,气势磅礴,为茅山“三宫五观”至首。每到香期,这里香客如云游人如织,是旅游及朝山进香首选之地。
“印宫”位于茅山积金峰南麓,初名“潜神庵”,为茅山上清派第25代宗师刘混康--之地。元�v年(公元1086年),哲宗皇帝母后误吞尖针于喉中,御医束手无策,道士刘混康用茅山道教的符录和丹药治好了母后,哲宗大悦,赐茅山八件珍宝,赐名刘混康为“洞天通妙法师”。
绍圣四年(1098年)始建“元符观”,九年后建成,徽宗赐额“元符万宁宫”,并令江宁府发兵200人,供元符宫及崇禧观巡逻洒扫。八件珍宝中有一枚刻有篆体阳文“九老仙都君印”字样的玉印,据传为“和氏璧”一部分刻制,有“夜食四两朱砂,日盖千张君印”之说。传说,明洪武年间,玉印被收至皇宫,欲改制成“奉天承运文宝”的皇帝玉玺,但三刻三试,印迹仍是“九老仙都君印”。明太祖无奈,只得于洪武十三年送还茅山。
后来,每逢茅山香期庙会,前来朝圣进香的善男信女们,都要到元符宫请道士在其香袋或腰带上盖一颗“九老仙都君印”,意即能消灾进寿,遇难呈祥。
久而久之,元符宫又称为“印宫”。印宫现有房屋107间,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主要包含睹星门广场、灵官殿、万寿台、三天门广场、勉斋道院、太极广场、老子神像、老子广场、二十四孝图等建筑群。
崇禧万寿宫,俗称红庙
崇禧万寿宫位于大茅山峰西北丁公山南,现于原址东侧重建,位于青玉峰南麓。原址位于大茅峰西北,丁公山南,是茅山历代宫观建筑群中最早建立的宫观,即南朝“曲林馆”。后经上清宗师陶弘景修整为“华阳下馆”。唐贞观年间(627―649)置为“太平观”,宋祥符元年(1008)改称为“崇禧观”,元延�v六年(1319)赐名为“崇禧万寿宫”至今。
宫前原有照壁,上镌“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原有灵官殿、拜章台、玉皇殿、三清殿、太元宝殿,又有复古、威仪、四圣、葆真、三茅、天师、南极、玄坛、东华、三清、七真、三官共十二道房。
崇禧万寿宫复建后位于旧址(今丁公山南水库内)之东,前临楚王涧,背倚青玉峰,左仗积金峰,右带丁公山。大茅、抱朴、五云诸峰隐灿乎其南,总句曲三峰之形胜,接华阳一洞之真脉。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座落于当年新四军浴血奋战的茅山北麓、望母山山巅之上。由镇江市全体党员交纳--,于1995年9月1日建成。纪念碑宽6米,高36米,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后刻有114字纪念碑文。纪念碑须弥座高3.13米,寓指镇江市全体党员31.3万人;碑身28米,寓指新四军一、二支队来自南方八省;碑前317级16米台阶,每组50级,寓指抗战胜利50周年;6组台阶寓指6月,最后17级寓指17日,即指韦岗战斗胜利纪念日(1938年6月17日)。
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是根据中央和毛主席指示,于一九三八年夏由陈毅、粟裕等同志率领新四军东进抗日创建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中敌后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它长期屹立在敌人的心脏地区,为以后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基地、枢纽和尖刀作用,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地址:镇江市句容市茅山镇
类型:山道观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电话:0511-87827158;4001089996
开放时间:
3月-11月:7:00-17:30;12月-次年2月:8:00-17:00
门票信息:
旺季(2月-6月,10月)120元;淡季(7月-9月,11月-次年1月)90元。
茅山镇:句容市辖镇。著名革命老区,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1950年建茅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5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25公里。面积32.2平方公里,人口1.4万。常(州)溧(水)省道从镇南穿过,句(容)茅(山)、后(白)茅(山)公路通达。辖茅山、林山、夏林、五墟、白云、玉晨、成村、华兴8个村委会和南镇街1个居委会。农产以稻、麦、油菜子…… 茅山镇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巡游足迹之苏皖(环南京线)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