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吾州仍得治仙乡翻译

吾州仍得治仙乡翻译

来源:华拓网

诗词名称:《答子履学士见寄》。本名:欧阳修。别称:欧阳文忠、欧文忠。字号: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绵州。出生时间:1007年8月1日。去世时间:1072年9月22日。主要作品:《画眉鸟》《戏答元珍》《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丰乐亭游春》《采桑子》等。主要成就:参与纂写《新唐书》《新五代史》;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吾州仍得治仙乡”的详细介绍:

一、《答子履学士见寄》的全文 点此查看《答子履学士见寄》的详细内容

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仍得治仙乡。

梦回枕上黄粱熟,身在壶中白日长。

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

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

二、欧阳修其他诗词

《醉翁亭记》《蝶恋花》《画眉鸟》《浣溪沙》《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厫》《送客至灵谷》《叹屩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答子履学士见寄的详细信息

华拓网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吾州仍得治仙乡”的出处是哪里

“吾州仍得治仙乡”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答子履学士见寄》。“吾州仍得治仙乡”全诗 《答子履学士见寄》宋代 欧阳修 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仍得治仙乡。梦回枕上黄粱熟,身在壶中白日长。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作者简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

带“仙乡”的诗句

17、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仍得治仙乡。——出自欧阳修《答子履学士见寄》18、曳履江城北,逍遥访仙乡。——出自黄升《游金精山》19、不比当年元与白,锦衣易地镇仙乡。——出自姚原道《送程给事知越州》20、御柳差差拂禁墙,菲才何事直仙乡。——出自王禹偁《馆中春值偶题》21、何时归到望仙...

鹿邑大曲的历史渊源

晋朝尚书牟秀在浏览太清宫时写下“深哉伯阳诞此灵,姿妍精玄奥幽赞”的诗句,感叹鹿邑人杰地灵;欧阳修以“吾州仍得治仙乡”引以为荣,并希望自己能“终老仙乡作醉乡”;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张爱萍将军说,“老子家乡酿美酒”;大书法家启功题写“鹿邑人增白镒金”;书法家欧阳中石留下...

中宫风景区道德中宫风景区

欧阳修知亳州时,有诗赞曰:“颖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诒仙乡”,赞美了亳州的仙乡之美。现存山门3间,题有“道德中宫”四字,中殿供奉人祖,后殿供奉老子,有高达3.1米的老子像,东院有3间殿堂敬奉鲁班,门口题有“紫气东来”,西院有3间殿堂敬奉财神,门口题有“青牛西渡”,增添了浓厚的宗教...

道德中宫基本介绍

历史上,唐太宗、唐高宗和宋真宗都曾亲临亳州,拜谒老子庙,对老子的尊崇可见一斑。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则进一步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宋代文人欧阳修在任亳州知州时,曾留下诗句赞美此地:“颖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诒仙乡”,表达了对这片仙乡的赞美。现在的道德中宫包括山门...

道德中宫的基本介绍

欧阳修知亳州时有诗:“颖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诒仙乡”。 现有山门3间,上题“道德中宫”四字,中殿礼人祖,后殿奉老子,有高3.1米的老子像。东院有殿3间,敬鲁班,门题“紫气东来”,西院有殿3间,敬财神,门题“青牛西渡”。道德中宫现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注释)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翻译/译文序文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剩余的...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羡慕自然界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善,欢喜,羡慕。行休,行将结束。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hé)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huáng)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yún)耔(zǐ)。登东皋(gāo)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国学治要五-古文治要卷一)

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懽(ㄏㄨㄢ,同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ㄐㄧ基)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

陶渊明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怎么译?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触景生感,从春来万物的欣欣向荣中,感到大自然的迁流不息和人生的短暂,而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思想。虽然略有感喟,但基调仍是恬静而开朗的。这一段承上启下,把笔触从居室和庭园延伸到郊原和溪山之间,进一步展拓出一个春郊事农和溪山寻幽的隐居天地...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