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来源:华拓网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13 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的诱惑的自觉性和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读懂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的诱惑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整理与修改

第一课时

一、名言揭题,读题质疑。

1.出示名言: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詹姆斯·兰费蒂斯。

2.学生读名言。

3.詹姆斯·兰费蒂斯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在十一岁时,一次钓鱼的经历让他牢记三十四年,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他的少年时代的故事——《钓鱼的启示》。

2.读题质疑。

1)学生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问题: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从钓鱼这件事受到了什么启示?(随机解决启示:启发、提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3)将自己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三字经,读一读。

1)读一读三字经。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随机讲解。

3.根据三字经的提示,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4.写钓鱼、放鱼、启示的分别是课文的哪几自然段?

三、细读钓鱼,感悟得意之情。

1.读课文第1自然段到第3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找句子,深入理解。

鱼来之不易:

1)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2)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我的喜爱之情:

1)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小心翼翼看出我对鱼的喜爱之情,担心鱼逃走了。

2)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指导朗读www.xkb1.com

四、细读放鱼,感悟不舍之情。

1.我钓到的是条罕见的大鲈鱼,可是父亲偏偏让我把鱼放掉。

小组学习,读读课文,议议问题:你认为这条鱼该不该放呢?并说说理由。

2.讨论后汇报交流:

可能一:不该放。

可能二:该放。

学生讲理由,教师随机出示以下的句子,加深理解。

1)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2)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你体会到什么?
3)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不容争辩是什么意思?

不容争辩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3.小结:在父亲的坚持下,我只有依依不舍地放掉大鲈鱼。小时候的一件小事会怎样影响我成长呢?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根据的心情变化,口头填空。

当钓到大鲈鱼时,我(              );当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            );当父亲的话不容辩解,没有商量的余地时,我(            )。

二、品读启示,感悟感激之情。

1.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思考:钓鱼的启示究竟指什么?

出示句子: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父亲的告诫让我牢记终生,出示句子: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1)请学生说说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2)对于钓鱼这件事来说,简单的是什么?难的是什么?

3、父亲的教育,对有什么影响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

1诱惑是什么意思?

2)成年后让充满诱惑的是什么?

3)当面对这些诱惑时是怎么做的?

4.小结

三、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每个人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遇到以下诱惑你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以下情境:

2.老师把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

3.小组中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道德的名言。

4.写话练习。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或父亲写一两句话;或者写几句话送给你的同学、朋友。

四、作业。

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话语的含义,对题目的含义有所理解。

4.结合自己在生活学习中获得的类似的感受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整理与修改

  1. 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1.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便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

3.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星罗棋布、环抱、大喜过望、心灵手巧、货轮、挑拨、布样、络绎不绝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四、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重点引导句子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2)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3)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4)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5)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五、拓展实践

1)假如时光已经飞速,现在已经是2025年,这个时候同学们已经30岁左右。有的是事业有成的建树者,有的也许还深处逆境。当2年后同学聚会上,成功人士将怎样对失败的同学劝慰勉励呢?

2)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你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呢?

六、拓展总结

七、尝试运用

师:学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说,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

1、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演读课文。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15 落花生

教学目标

1、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整理与修改

第一课时

一、猜谜引入

  1、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土,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对,是落花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出示文字图片介绍许地山,突出他的笔名落华生,激发学生的疑问。许地山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作落华生呢?学了课文你就会清楚了。

二、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交流:

 围绕花生将课文所讲到的内容列一列小标题

3、分别从课文中找出写以上内容的段落,指名读正确、通顺。

1)种花生(第一自然段)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收花生、尝花生(零星散落在一、二及最后一段中,指名一一读出来即可)

3)议花生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这个内容,那天晚上都有哪些人参加议论花生,分角色朗读

4)了解了这四方面的内容,你们有什么发现?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写得很简单,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八个字就写出了种的过程,一个收获写出了收,吃就用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一句话写完,至于味道怎样一句都没提,而议论花生却整整写了12个自然段,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吗?

三、重点感悟,理解花生的特点

1、那天晚上,全家一起围绕哪个话题在议论花生呢?快速默读,找出花生的好处,做上记号。

2、指名说一说花生的好处

3、在这么多好处中,有一样最可贵,到底是什么,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出示句子: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 自由朗读,你读出花生的可贵了吗?

2)如果把花生当做人的话,你读出了它哪些可贵的品质呢?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它那味美又有用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高高挂在枝头,读到这儿,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它的可贵?

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它的果实味美、价钱便宜,人人都喜欢,可它却矮矮地长在地上,连有没有果实都不能分辨,此时你又想用哪个词来形容它?

4、这就是花生最可贵的地方,父亲用什么办法让我们读懂这一点的呢?(对比)

5、读着父亲的话,想着花生可贵的品质,我们不禁对它产生了敬佩之情,谁愿意来表达?指名朗读这段话。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花生的好处,并体会了花生最可贵的特点,父亲为什么要跟我们谈谈这些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作业

1、课堂作业本前几题

2、抄写第十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感受借物喻人的写法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花生的好处,并体会了花生最可贵的特点(出示第10段,齐读)。

2、父亲为什么要跟我们谈谈这些呢?请浏览全文,寻找答案。

出示: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华拓网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整体优秀教案

胆子越来越大时;第二次:是在写小珍珠鸟跑到稿纸上,围着作者的笔尖蹦来蹦去的发出“嚓嚓”的响声的时候,作者说他“不动声色地写,默默地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最后一次出现在小鸟在作者的肩头睡觉时,作者惊喜地发现“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而且...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用目光倾听》教案

师:听别人说话用耳朵“倾听”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地用目光倾听?请你们带着问题默读第三节,边读边思考,把你的新发现与小组同学交流。 7、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节,老师巡视。 8、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集中反馈。 CAI: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我的“窗子”永远明亮灿烂。 9、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课例《唱脸谱》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唱脸谱》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韵味”的一篇主体课文,介绍的是京剧这一中国最著名的剧种,以及其中的脸谱艺术。脸谱以其精巧的构图、绚丽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展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歌曲《唱脸谱》的歌词是课文内容,生动地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脸谱文化,热情地赞美了这一具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一) 【教学目标】 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2、能熟练地复述故事。 3、能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湘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议论文的意义,感受舍生取义的真谛。 重难点: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结合...

五年级上册语文《天窗》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第八、九自然段中难懂的句子,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设计理念: 我认为五年级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课前预习情况良好。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牢固,发言比较积极,大部分学生都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习惯较好。这也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年级看漫画写作文教学设计

1.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园地看漫画写作文三百字就行 放学后,一年级新生小明与小豆正往家走,路过垃圾桶时,细心的小豆发现,垃圾桶四周全是果皮纸屑,非常不卫生,小豆情不自禁地捏住鼻子,对小明说:“这可真脏!不知道是谁那么缺德,只差一步了,都懒得走.”说完,便招呼小明来帮忙,收垃圾.小明神秘地摇头说:“...

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教学设计(精选3篇)

以下是我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 一、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方法。 二、体味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三、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设想 一、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既有一般说明文的平实准确的特点,又有生动活泼的描绘,所以,怎样让学生在...

求北师大版小学五年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有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那种...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

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琦君的《桂花雨》。(齐读课题)2、师:首先我来考考同学们,看看谁能把这两句话补充...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