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葡萄酒新手扫盲——新旧世界

来源:华拓网
这是“曾几光阴” 的第43篇文章

当你拿到一瓶葡萄酒,先别急着打开,看看它来自哪个国家,是旧世界?还是新世界?

来吧,对照下面这张图,就知道了。

葡萄酒的新旧世界划分

红色的国家是旧世界,集中在欧洲,国内经常喝到的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

而绿色的国家则是新世界,分布非常广泛,国内经常喝到的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

那么,新旧世界的葡萄酒,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最近喝的部分酒,新旧世界都有

01 先讲一个故事

你知道最早的葡萄酒是哪里酿造的吗?

法国?不对!

难道是中国?毕竟上下五千年呢!

其实,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是波斯(即伊朗)。这里先讲一个关于后宫和毒药的故事。

他是古波斯的国王,特别喜欢吃葡萄,还把吃不完的葡萄密封在瓶中。为了怕别人偷吃,都写上“毒药”二字。

身为国王,后宫佳丽三千,有个妃子不小心惹恼了他,便被打入冷宫。古波斯的冷宫估计和咱们中国的差不多,一旦进去再无恩宠,凄凄惨惨,悲悲切切。

某一日,这名妃子凑巧看到“毒药”瓶子,打开发现里面的液体颜色妖艳、气味古怪,罢了罢了,生无可恋,一饮而尽。

本以为会腹中绞痛、七窍流血,然而等了许久,不但没有丝毫痛苦,反而有种飘飘欲仙之感。

酒醒后,她急忙将此事呈报国王,国王大为惊奇,一试之下果不其然,遂龙颜大悦,于是这名妃子重获荣宠。

好了,后宫和毒药的故事讲完了,居然没有宫斗情节,算了,咱们还是继续说新旧世界的不同吧。

旧世界:法国

02 年龄差异

其实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那时还没有法国什么事儿。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把葡萄传入高卢(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

后来,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后,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很快就传到了罗马,继而传遍全欧洲。

到十五、十六世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才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等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传教士又将欧洲的葡萄品种带到南美洲,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亚利山那等地栽种。

所以,简言之,旧世界的葡萄酒已经几千岁了,新世界的最多也才几百岁。

新世界:澳大利亚

03 出生差异

从种植来讲,旧世界的葡萄酒,特别讲究风土(terroir),尤其在法国勃艮第,土壤、气候、葡萄园的微气候、葡萄园的坡度,哪怕是微小的差别,都会在葡萄酒中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老王家和老张家的葡萄园即使紧挨着,酿出来的葡萄酒也可能千差万别。

新世界呢?对于地界没有特别严格的划分,而且也不会像旧世界那样人工精耕细作,这里机械化的比例更大。

从酿造来讲,旧世界的葡萄酒,更注重风味的复杂性,除了让人感觉甜鲜的花香果香,还有咸鲜的动物泥土味。

而新世界的葡萄酒,更多是果味比较浓郁饱满,活泼奔放。

就连法国的橡木桶和美国的橡木桶,带给葡萄酒的风味都不一样。法国桶会带来较多的烟草、咖啡香,而美国桶则会带来较多的香草味、奶油香。

旧世界:意大利

04 颜值差异

旧世界传承一贯的优良传统,酒标信息比较多,因此可以通过酒标大致推测一款酒的品质。

但因为法国、意大利、德国等酒标特点不同,辨认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相对而言,新世界酒标就显得比较有潮流感,酒标信息一般简单明了,且多以英文标注,看懂比较容易,但不一定能判断出葡萄酒的品质。

另外,新世界葡萄酒的酒标,大多特别时尚,有些酒庄每年都会设计不同风格的酒标,吸引了很多爱好者来收藏。

除了酒标,橡木塞和螺旋盖的交锋也历时多年,旧世界还是习惯用橡木塞,而越来越多的新世界都用起了螺旋盖。

千万别认为螺旋盖是不好的酒哦~

新世界:新西兰

05 优雅的70后和奔放的90后

作为一个爱喝酒的80后,我个人对新旧世界并没有特别的偏好。

你看,旧世界就像70后的姐姐,因为经历的多,内心丰富,有深厚的积淀,举手投足都是优雅。

新世界就像90后的妹妹,年轻的心在激荡,个性十足,热情奔放,阳光甜美。

当然,90后的妹妹也越来越成熟,70后的姐姐也会拥有少女心。新旧世界的分界已经越来越模糊,两者各有风格,各有味道。

所以,我喜欢左手拥着姐姐,右手抱着妹妹。你呢?

我在“曾几光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