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之和顾敷是顾和的外孙和孙子,两人都年少而聪慧,顾和对他们都很赏识,但常说顾敷略胜一筹,就特别偏爱他,张玄之对此颇为不服。这时,张玄之九岁,顾敷七岁。一次顾和带他们一起到庙里去,看到卧佛像,见佛旁边的弟子有的在哭泣,有的没有哭,顾和就问两个孙子为何如此。张玄之说:“得到佛宠爱的弟子就哭泣;没有得到宠爱的所以不哭。”顾敷说:“不是这样的,应该是因为能淡忘常情的不哭,不能忘记喜怒哀乐常情的才哭。”
【原文】
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恹。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敷曰:“不然。当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莫高窟卧佛像【典故】
佛般泥洹像:般泥洹(bō niè huán),梵文音译,亦译为涅槃,意译为入灭、圆寂。佛般泥洹像即卧佛像。释迦牟尼佛随缘教化众生,缘尽圆寂于印度的拘尸那拉城跋提河岸沙罗双树间,最后对围绕身边的弟子说《大般涅槃经》毕,即头北面西,右胁而卧,示现灭度。
【人物】
顾敷:字祖根,晋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天才早慧,但年仅二十三岁即卒,仕至著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