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太阳底下无新事,怎样写出抓住人心的好文?

来源:华拓网

在互联网+时代,写作的门槛越来越低,在简书,只要注册账号发布一篇文章,你的名字旁边就会被打上[作者]两个字。对于写作者,这是好事,但写作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大,想要作为自由写作者过上滋润生活是越来越难了。甚至出过书,被各大公众号争相约稿的作者也难以通过写作达到财务自由。甚至有人说,现在简书上作者比读者还要多,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打一哆嗦、后脊梁冒汗呐~~
那么如何在这样庞大的写作大军中脱颖而出呢?
如何让自己的文章在浩瀚的“文海”中抓住读者的心呢?
文章的选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做自己:无须取悦读者

很多人紧跟时代脉搏、关注热点,什么火写什么,读者关心什么写什么。
像陈思成出轨事件,一觉醒来朋友圈、新闻、网站铺天盖地而来,请问,在满屏尽是“佟丽娅”的激烈竞争中,对于一个感情问题,你能找出多独特的视角,又或者你有多么惊艳的文才能脱颖而出呢?

大数据分析已经盘踞在我们身边许久,淘宝、新闻资讯都在根据大数据分析24小时不间断而且精准地针对每一位读者推送热点、关注点,正用千军万马包围着读者。
与其涌进不如另辟蹊径,坚持做自己,给读者们输送一些他们“应该知道的”、而不仅仅是“想知道的”, 做一名引领者

这就像一场赛跑,作者们以取悦读者为目标追着读者跑,而读者们呢,却在追寻着引领者,一旦找到,他便会朝目标狂奔而去,你就再也追不上了。那么你愿意做一名领跑者还是追随者呢?

不取悦读者也不意味着要完全忽视读者,比如一些非核心内容的优化:打比方举例时挑一些读者更容易理解的,对于复杂问题做一些背景说明等等。

对读者保持足够的重视与敬畏,但也不以读者喜好左右自己,慢慢形成独特的个人人风格,属于同一跑道的人群自会找来并且跟上。

二、精选主题: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很多人走上写作这条路以后都会碰到这种时候,特别是勤奋的日更作者更会有一个共同的烦恼,没灵感、一提笔不知该写点什么。那么我们就需要寻找一个写作方向。

首先,所有能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主题都值得我们花时间写上一篇文章,可以是方法论,也可以是随笔、感想,或者小说等等。

那么,美好的事情有很多,什么样的才能更容易抓住人心呢?
这就要引用管理学上的一个概念:马斯洛需求理论。

让我们想一下,写作针对的人群是谁呢?什么样的人会阅读文章?

仍然有安全和生存需求的人大多数是在外打工人群,他们的休闲活动大多是看电视,我想《舌尖上的中国》对他们可能更有吸引力。
而那些会把时间花在阅读上的大多书更多需要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需求,也就是社交、尊重与自我价值实现。文字通常来说不能给供给读者社交和获得尊重的需求,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提供给读者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

“自我价值实现”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让我们来细分一下,它包含了所有已经有固定住所、收入来源、社交、社会地位的人们除此以外所关心的话题:欲望与私心;个人发展;希望与变革

  • 欲望与私心:拥有更美好的事物、伴侣;更多的财富;令人仰望的社会地位;分享表达的欲望;获得认同的成就感等等;
  • 个人发展:所有能提高个人技能的方法论、技巧,比如现在在简书正盛行的写作课、手绘课;加持自身职场价值的第二技能,PPT、商务礼仪等等;
  • 希望与变革:行业、科技发展前景;未来趋势预测等等。

这些话题往往代表着每个人内心的渴望,更容易折射出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
让我们来看一下简书的30天热门文章,是否无一例外都没有跳脱出这几点呢?

所以,不妨以“把生活变得更美好”为选题原则,把“欲望与私心、个人发展、希望与变革”为选题方向,找到一个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并且最擅长的,钻进去,把相关的书、文章拿过来,读懂、读透、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文字,做一个领跑者。

三、专注:把一件“事儿”说透

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曾说:自己的用人原则是不用聪明人,更喜欢那些聪明度仅为70%的人,因为他们更专注,只要被告知一种方法便会钻研进去,往往这种人会得到更高的成就。

一篇文章也是如此,
不要耍小聪明,为充实文章把摘抄好的段落、名言一股脑的罗列进来,也不要为增加文章含金量恨不得把毕生精华浓缩在一篇文章中,只需要确定“一个”主题,娓娓道来,把这件事/观点说明白、说透就好了。

比如说我之前写的两篇文章,就刚好印证了这点。
只需看一眼标题是不是就能猜到哪篇更好呢?

So,今天这篇文章就专门说了选题,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吧!

1.做自己:无须取悦读者
2.精选主题: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3.专注:把一件“事儿”说透

---END---


PS:马上要出差了,估计接下来会是忙碌的两个月。努力不要耽误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