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期间,看了关于同性恋的几部剧,深有感触。我不是同性恋,但我对同性恋是抱有非常非常尊敬的态度,他们和我们一样,甚至于他们之间的爱情更伟大,更纯粹,更让人敬畏!
一直以来,同性恋群体被大众贴上了太多的标签:异类 神经病 艾滋病 娘娘腔 纵欲 滥交… …这些带有贬义且歧视的判定毫不留情地将他们阻隔于社会大流的入口 因此,该群体开始被排斥,被 孤立,逐渐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大众陌生的领域,构建专属于他们的世界
他们的世界,没有异性恋 同性相爱成为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男人与男人 、女人与女人之间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他们会像普通情侣一样,牵手,拥抱,接吻,做爱,在他们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且毋庸置疑, 这就是我们与他们最大的歧义所在,因为我们永远都无法想象自己跟一个同性者 牵手,拥抱,接吻,甚至做爱,这会让人觉得不可理喻。 的确,当我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世界 的时候,真的会觉得不可思议,疑惑万千:他们为什么能够产生感情?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出那些暧昧的 举动?但是,当我们换个角度,尝试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世界时,一切问题似乎都迎刃而解,又 或者,曾经我们苦恼的问题都不是个问题 就好像你问为什么男人跟女人能够产生感情?为什么男人与 女人可以牵手,拥抱,接吻,甚至做爱?一个道理 他们跟我们只是性取向不同,仅此而已 他们的 世界,其实很普通
很多人一看见“同性恋”这个词就联想到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娘娘腔或者像春哥一样中性的女强人,但 其实,很多同性恋者跟我们周围的普通人无异,他们没有戴耳环,没有纹身,没有戴戒指,也不会奇装 异服,行为怪癖,即便你看见他们,也无法将他们的样貌跟同性恋联系在一起 他们的生活也很普通 他们跟很多人一样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或许他们就是你的某个同事,跟你很好的某个同学,又或许 是你的某个亲戚,某个朋友 因为不了解他们的世界,所以我们才会觉得他们与众不同 其实除却了性 取向这个标准,他们跟我们毫无区别,是我们将他们过于神秘化,给他们描绘了过多的色彩,强加了过 多的个人思想 他们的世界,开始与我们相融 在逐渐开明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以游行讲座,调研 报告,视频电影,散文小说为载体,我们开始接触并了解他们的世界 此刻,我们惊呼:原来他们跟我 们想的并不一样!他们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特别,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潇洒,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 么坚不可摧 在社会舆论与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面前,他们其实很弱小,要想取得众人的认可他们必须 翻阅重重阻挠的大山,然而,当他们逐渐靠近终点时,现实总会冷不防地又将他们打回原形,回归起点
因此,不是每个同性恋者都有出柜的勇气,不是每个同性恋者都有抵御异样眼光的臂膀,不是每个 同性恋者都有与大众伦理观念叫板的能力 他们不是超人,他们只是普通人 其实社会对他们很不公平 ,仅因为他们的性取向与社会大流相违背就要他们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来获取社会的认可,然而, 更多的情况是,无论他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社会依旧不会承认,我们看他们的目光依旧异样。
同性恋问题说到底就是人权问题,在美国这样一个强调人权高于主权的国家也仅有几个州允许同性 恋结婚,那就更别说在三纲五常传统道德根深蒂固的中国了 他们要想在中国获取与普通大众平等的地 位只能继续加倍努力更新大众的思想,依靠时间来冲淡老一辈的陈腐观念 由此可见,同性恋者的维权 之路将是一场长时间的战役,波折重重且遥遥无期。
于我而言,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当别人告诉我他是同性恋时,我能给他一声真挚的鼓励与祝福,当身 边的人对同性恋者做出点评时,我能够说出自己认可且支持的观点,尝试去扭转反对者的呼声,为维权 之路扫清些许的障碍 人无完人,何况同性恋又不是一个缺点,那我们为什么要用自己标准去判定他们 ,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呢?其实他们只是普通人,而我们也是普通人,说到底,大家都是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