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愿上帝善待女孩,她们都是天使

来源:华拓网
愿上帝善待女孩,她们都是天使

当所有的不公平都被习以为常的时候,弱势的那一方就自动对公平的含义进行修正。

前几天一个简书友和我聊天,谈到女性的话题,话里话外无一处不在炫耀他见过多少女性,他的“玩弄”一词让我触目惊心,我不知道是怎样的教育让他有这样的认知(况且据他所述,他还是个老师),但是我知道,在中国,有这种观念的人绝不止他一个,大清早就亡了,可对待女性,远远没有达到公平。

这个世界对女性总是残酷严苛。

让我真正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不平等的,是在我高中一次闯祸被拎进班主任办公室的时候,那时候年纪轻轻,总爱和一群男孩子一起调皮捣蛋,刚开学就砸了学校的玻璃。

事情过去多年,我已经记不清楚当年那位老师的面孔,却仍旧清晰地记得她说话时漫不经心的语气,她透过镜片乜斜着眼睛对我说:“一个女孩子,天天和一群男孩子一起玩,你玩可以,毕竟你也不需要多么好的成绩,你只需要以后擦亮眼睛找个好老公,好靠山,背靠大树好乘凉,一辈子吃喝就有着落了,可他们跟你不同,他们要靠学习挣前程,养家糊口混饭吃,以后少和他们一起玩”。

那天窗外晴空万里,我不知道老师对他们说的什么,我只知道,从那开始,我心里有一个名为歧视的词汇在疯长,那里没有阳光。

长大后,更深刻地接触这个世界,我才明白,更可怕的事远不止于此。

同村有一个比我大一点的女孩子,早早就下学结了婚,小时候跟我玩的也很不错,偶有联系,都在说一些家庭琐碎,只言片语里能看出来她过的并不是很幸福,我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婚姻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她自杀未遂,我愣了一下,连忙追问原因,妈妈说是因为她老公在外面找小三,她知道后想离婚却被父母狠狠地骂了一顿,说她不知道顾全大局,后来那小三闹到家里来她父母也不帮她,她实在想不开就吃了安眠药。

我实在是想不到,此时此刻,清朝结束105年后的今天,到底有多少女性还在被这些思想残害。难道一百多年都抹不掉奴隶制的劣根性吗?

一个女孩子嫁了人,不代表她从此就属于另一个家庭,没有人活该是别人的附属品,她是独立的,自由的,是有思想会思考的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她对自由和生命的掌控权!

其实理智上来说,这场婚姻,双方都是拿着同样的筹码上了赌桌,只是社会的附加属性给男性加了码,赌局一开,只要沉下心来慢慢博弈,输赢总有往来,但若是被加的码唬住,心智一乱,满盘皆输。

纵观世界历史,从远古时代母系社会被自然环境所淘汰之后,女性就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在中世纪大部分的作者眼里,女性就是为了传递后代或者交换获得利益而存在,她们必须把自己妆点的完美,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还有许多男性的处女情怀,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这件事简直异常执着,把那片小小的膜视作女子的贞操和清白,甚至于还有所谓的守宫砂,到底是谁规定过把女子的贞操放在阴道里?仅仅靠那层膜就去决定一个女性的一生?甚至于那些被强奸的女性,她们已经受到无法挽回的伤害,还要被舆论指责说是穿着暴露,自己活该,没有人去从根本上教育男性去尊重女性,这个社会永远不会进步。

缺失了女性文明的社会是野蛮的社会。

愿上帝善待女孩,她们都是天使

二十世纪初,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提出的女性意识,才让许多作家开始意识到女性这个饱受不公的群体。

后来社会发展,文明也渐渐开启了新的里程碑。从一夫多妻发展成一夫一妻,然而在许多人眼里,女性仍旧是其配偶的附属品。最可悲的是,连许多女性自己也这样认为。她们毕生的心愿就是相夫教子,为家庭付出,任劳任怨,一辈子只守着厨房里的一亩三分地过活。

西蒙娜说: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乱七八糟写了许多,我也不是什么女权主义,只是希望有人能注意到女性所承受的不公平,纵然男女平等的思想在慢慢渗透,可还是有许多底层的女性在默默地忍受这一切不公平的摧残,亲眼目睹了许多女性这挣扎的一生,身为她们的同性,我没能力劝她们脱离苦海,只希望通过阅读这篇文章给某些正在苦难中历练的人们一点安慰,也给我自己一点安慰。

不管是对谁,女性都有说话和拒绝的权利,也有努力成长的自由。

珍爱女性,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