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都是被人控制的提线木偶

来源:华拓网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历年918和1213都是媒体的一次大事件。各家媒体发布针对悲惨过去的文章,或反思、或控诉、或抱怨,全民跟着媒体的风向也反思、也控诉、也抱怨。这时若是回溯一下文章来源,你会惊奇的发现来源不会超过十几家。毕竟中国媒体圈能够形成广泛影响的也就是人民日报等重要党媒,及配合党媒宣发工作的主要媒体们。

听起来很神奇对不对?每一次席卷亿万人的舆论大事件可以仅靠十几家媒体发动。事实更加残酷,在自媒体时代,中宣部对舆论的控制不可避免的减弱了,但是舆论依旧掌握在一小撮媒体人手里。

究其根源,民众实在太容易被操控了。几家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媒体发动一次宣传战役,就能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呈指数增长。“蝴蝶效应”说的是南美洲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可能造成大洋上的一场风暴,那如果把蝴蝶替换成巨龙会怎样?强势媒体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形成第一轮舆论风暴,随后民众自愿自发地将讯息传递出去,直到整个舆论界都是这个讯息以及由这个讯息衍生出来的讯息。

民众有多容易被操控?网易新闻转发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一则报道《“候鸟老人”经济学:不“冬眠”不吸霾,催热海南房产》,说的是海南有相当多原先在体制内供职的退休老人,在冬季时从北方来到海南,随后气候转好再飞回去。他们大多数会在海南买房,因此催热了海南的房地产业。这是一篇很普通的时事新闻,开始时仅仅数千阅读量,随后编辑将标题改为《海南"候鸟老人"超45万:多数有来头 曾体制内任职》,阅读量暴增至50万,评论数高达14万。

编辑做了什么?事实并没有被改变,原文还是那一篇原文,只不过编辑改变了受众看待事实的方式。编辑用标题戳中了民众的G点,于是他们纷纷高潮了,成千上万地涌进评论区开始谩骂,其中很多人仅仅看了标题,连文章都没有看就开喷了。你会发现信息爆炸时代身边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信息出现,随后你会感慨这个时代民众离真相越来越近。实际上呈现给你的观点和信息大多数是媒体编辑们策划出来的,这和其他公司为了卖自己的产品策划一轮又一轮的广告宣传攻势没有什么区别。这是我进入媒体感触最深的事,也是我觉得最不可思议、最反常识的一件事。

为了印证我的想法是否正确,前几天我转发了八达岭动物园游客擅自在猛兽区下车的后续报道《被老虎咬伤之后》,观察会不会有人像文章评论区里的部分群众那样被洗脑、被误导。然后,真的有人被误导了。《被老虎咬伤之后》这篇后续报道,避开了所有针对事实和规则的讨论,仅仅把关注点聚焦在主人公在事件后的遭遇和她自己的辩白上。的确,网络上针对她的猜想可能是错的,但是她自己和家人的声明就是正确的吗?她们的生活在事件之后变得天翻地覆,难道这不是因为他们自己违反了之前和动物园签订的契约吗?她们在事件逐渐平息后提出对动物园的诉讼,索赔100多万元,她们认为这是“合理的维权”。在报道的最后部分提出的诉求,原文评论区部分群众已经开始支持她们了。我想问被这篇文章动摇了的人,为什么她们在单方面违规之后,还能够索求超出规则限度的利益?整件事情的后果难道不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么?更何况动物园已经垫付了十几万的医疗费用了啊。

一篇煽情的文字,就让部分人心中的看法反转,他们当初可都认为违背了规则就该自己承担后果。

更加奇妙的是,这篇文章重点并不是给当事人洗地,而是从这个事件谈网络舆论的暴政。被文字打动了的人们却纷纷站在这对当事人这边,还有比这更魔幻的事情吗?

著名的“巴甫洛夫实验”证明了条件反射存在,衍生出“巴甫洛夫的狗”这一概念。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反应不经大脑思考,如意识形态的先入为主、对逻辑思辨的抗拒。在长期的宣传教育之下,大众渐渐变成了狗群。电影《黑客帝国》里,描述未来的人们生活在“矩阵”这一虚拟世界中,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生活在一个“荒诞”的矩阵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