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守住常识就是最好的民主

来源:华拓网

文/范俊刚

        “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觉得,一切低俗的东西,在高雅的东西面前,有他自己的奥妙。比如说,我虽是做学问的,但是我对术语缺乏迷信,不至于听到一个“政权内卷化”就荷尔蒙分泌加速。又比如说,谁要跟我吹他开的车子有多高级,我就可以气定神闲的伸出脚来,说我脚上的绣花鞋才花了18.5。这是刘瑜在描述她爱好吃猪头肉,而将上述的这些感受赋予给了这多少都和他对猪头肉的爱好有种隐秘的联系。无论是细小的政治底色的韵味,还是浪漫散淡的文艺气息,刘瑜的文字可以让你有耐心的坐下来慢慢的品尝。最好是泡一杯清茶或者一杯咖啡,不急你慢慢来。

         这几年在我们周身充斥着对于民主政治自由正义等等的评论,写作时评都也不乏其人,然而对于刘瑜这种能把时评写的如此文艺,优雅,美好的没有一点的生冷的还真是不多。用这种没有大神级的高冷,带有幽默文艺的口吻,夹杂一束束就像树叶间散发下来的阳光一样的很舒服的政治底色,能够感受到这样的文字带来的美感,将她的意识传输的稳稳妥妥;

        梁文道评刘瑜:“今日中国的公共讨论常见一种病理化的倾向,总是困在“民主”、“自由”之类的名词面前,大而无当地浮游表层,夹缠不清,难以寸进。所以刘瑜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她替这些苍白的名词补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时代最需要的营养剂”。

         对于民主自由之类的评论,刘瑜的特点是细节,她将你认为高大上的或者抽象的概念用一点一点的细节论证和带有语言色彩的温情的手法,以平视的视角娓娓道来;

          相对于民主自由意识的概念,其实本来就是一些极其常识的东西,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中常识是需要捍卫才可能被尊重的,常识的缺失往往就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肌瘤。也基于此刘瑜们娓娓道来的能启发人们独立思考的文字就是稀缺的唯美的。比如真善美,最普通的东西就是最缺乏的东西,不仅缺乏甚至随着商品信息化的席卷,真善美只是偶尔在人们用的时候拿出来晒一下而已,而后又被放置一边;就比如当一个人权力在握的时候,他可以横行四方,肆意挥霍手中大权,可他没有想到一日忽然有人用他创造的老虎·凳将他按压了上去,他方知刑讯逼供这玩意绝对不公平,他此时想起在他飞扬跋扈时就珍藏在记忆中的那个最较真的死磕律师,他要求他为他辩护,这点常识他倒是很早就已经具备了的。

          我越来越觉得像刘瑜们称之为民主意识的启蒙,对于当下确实很具有实在的意义;她不像资中筠/冉云飞们浩浩荡荡的烟尘味道,让人们目不暇接又难以下咽,消化不良;就像看病一样,慢性病就得慢慢来,不然你吃不消。比如一个基层法官在审理一个案子的时候,为了不让有人干预,为了捍卫他的独立审判,他采取了当庭宣判的方式当庭下达了判决,而这份判决的下达他为此付出了辞去法官职务的代价。其实一个法官保有独立审判是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力。然而现实世界是,一份判决的案外因素往往才是影响判决结果的主要因素,而这就是常识的缺失;

           是的,只要你能捍卫住常识你就已经是时代的弄潮儿,因为我们的精神阵地已经严重缺水,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只要你守住底线你就是英雄。柴静做出了《穹顶之下》和小崔的纪录片转基因食品,其实两件事情同一个本质,两部片子都没有技术方面的障碍,都并不难,且事实都不存在多大的惊人的发现,而是对现实的真实的事实的再现,然而这就被轰动了或被屏蔽或辞职,反正你得遵守常识,哎不对,是谁没有遵守了常识呢?由他去吧,不关咱小百姓的事情。

            我喜欢看刘瑜的时评,还因为在信息大轰炸的时评中,忽然发现万花草中伸出一只优雅的丁香,于是你觉得好看,反正那种要传递的信息真的,真的不缺乏,而这种手法我却喜欢欣赏。

           还因为,我看她的一本书没有超过20页,就毫无准备的催我看完了她书中介绍的另两本书,你看就像她的那本书名一样《送你一颗子弹》,哎,我可还是上了当的啊。

           其实我们也不用较真,能够守住常识,独立思考,就是最好的民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