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5日 星期天 天晴
龙应台的《目送》写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以前看到这段文字,只是觉得有道理,如今,回想几遍,满心伤感。
去年3月,曾写过一段文字:
“我外婆84岁了。在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眼眶深陷,手脚上的青筋突出,瘦骨嶙峋,动作缓慢。
原来时光不老,她已经老去了,在外公去世后,她一个人孤独寂寞的度过了几年。
数十年如一日。
我们去她家的时候,她满心欢喜。
我们离开的时候,她满眼落寞。
每次送我们走时一定要跟着我们走很长的路,在岔路口等我们渐行渐远直到身影完全消失不见才会回家。一年年,直到走不动了才站在门口目送我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个周末我回家看她,只是一瞬间,便觉得物是人非。
大概是从什么时候起她走路如风的样子变成了走路如蚁。
大概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从满地爬行变成了健步如飞。
在物是人非的光景里,只有时光没有变,而我已经成长,你已经老去。”
现在,春天又来了,只是斯人已逝,再也赶不上一场花开。
最后一次见面是2018年第二天,只是我没想到那天竟是永别。那天阳光很好,外婆说了很多话,最后笑着对我说:秋啊,外婆就快要死了。
说得云淡风轻,我听得难过万分。
计划春节过后我们去看她,只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如今,我还有妈妈,可是我的妈妈没有妈妈了。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唯有浅浅一笑,化作告别。
这世间的缘,因何聚又因何散。
随着四季轮回一年又一年,我发现父母也老了,有了皱纹也有了白发。不止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他们都不再意气风发。
也不再大声对我们喧哗。
我们长大需要承担的代价是需要面对亲人的生离死别,这是谁都逃不开的劫。
他们活着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陪伴。
只是时常想去远方流浪,却总被家里人牵绊。
有时陌生的城市于我,有种变态的安全感。
可他们觉得我应该活在他们的视线里,或者生活在离他们比较近的地方。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安心有安全感。
有时我也迷茫,到底什么才是我想要的,什么才是重要的。
我走了这么久,偶尔会问内心想不想这么走。可人是一个奇怪的物种,有时什么都想要,又什么都得不到。有时明明得到了想要的,却又不快乐了。
我们都无法百分百的自私,只为自己活。毕竟有些东西失去了再也找不回来,比如老去的亲人、比如时间和陪伴。
不过我们终究是借父母的受精卵,偶然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使命和路要走。谁又能预测,如果不是特定的时刻,来到这世间的还是不是你呢。
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照顾了我们半生。也要学会过自己的人生,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没有义务负责我们一生,就像我们也没有义务陪伴他们一生,唯有靠心。
中国讲究中庸之道。万物之间是有平衡点的,人们之间也是。
所以,我希望我们如此:
世间艰难唯相伴,惟愿无事常相见。
我想起了很多事情
小时候玩过的玻璃珠子
收集的各式各样的鹅卵石
那些遍地的野花野草和满天飞的蝴蝶蜻蜓
我躺在草地上细数飘过的云和飞过的鸟
厨房里烧的柴火飘出袅袅炊烟
还有传来的饭香
有人在喊着小家伙们回家吃饭啦
这日子,看起来真是热气腾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