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芳疗的疼痛照护

来源:华拓网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生活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过疼痛的感受,今天跟朋友们一起聊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疼痛问题和缓解方法。

中医芳疗的疼痛照护

一.各种头痛:比较常见的一种疼痛。头痛的位置不同,所代表的问题也不同。

1.后头痛:

a.形成原因:一般是后头部受寒后发作(夏季多为直吹空调所致)大多伴有肩颈僵硬,午后3点(膀胱经当令)加重。

b.疏通穴位:昆仑穴(膀胱经)按揉风池穴,点揉肩井穴(胆经);热敷、艾灸;肺腧穴刮痧,配合祛风散寒的精油。

c.所用精油:

生姜:其温暖特性能提升血液循环,排除寒气,解表散寒。

罗勒:辛、温;归膀胱经、肺经;发汗解表、祛风利湿、散瘀止痛,风寒感冒的头痛。

乳香:活血止痛,通经络。

马郁兰:辛苦温;温经脉、祛寒湿、活血化淤、止痛。

d.简单方法:配合精油在有效穴位上按摩、刮痧、热敷、或者用吹风机吹痛点(需要隔离干毛巾进行,不要直吹皮肤)*建议洗头后尽量吹干,洗澡或者大汗后不要直吹空调或风扇。

2.偏头痛:

a.形成原因:原因有很多的,中医认为:如风寒,风火,湿浊,痰饮,肝胆火扰,肝郁,心肝火旺,心肾不交,血瘀,血虚,气虚,肝肾虚弱,阴虚阳亢,另外焦虑,失眠,外伤,血管神经痉挛,等等都可以引起头痛(好晕,本来挺好,看完头痛了,哈哈哈)

b.疏通穴位:三焦经的四渎穴、消泺穴、翳风穴、胆经的肩井穴,风市穴、悬钟穴、临泣穴;肝经的阴包穴,太冲穴。

c.所用精油:

舒压复方(此复方中的精油可以有效应对与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相关的各种问题)

冬青:其组成成份有90%以上的“水杨酸甲酯”很强的止痛作用。中医认为其祛风活络、消肿止痛效果明显。

薰衣草:辛、凉;归心肺脾胆经;具有众多的广谱性疗效。用途广泛,止痛、缓解痉挛,清热解毒、宁心安神等作用。

欧薄荷:辛、凉;归肺肝脾胃经;芳香通窍,疏风散热、疏散上焦风热,缓解头痛目赤。

乳香:(同上)

元荽叶:就是香菜。辛、温;归心脾胃经;有很好的排毒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情绪以及身体毒素,尤其是肝肾中较难排出的毒素。(小时候老人会用香菜煮水帮助小孩子排出水痘和风疹)。*身体中有大量自由基和重金属以及常吃激素类药物保健品的建议慎重使用,会有发疹现象。

罗马洋甘菊:性味辛、苦、凉;归心肺脾肝经;有“植物医生”的称谓。高达75%的酯类,主要作用于情绪平衡、舒缓紧张以及强大的止痛作用。

马郁兰:(同上)

罗勒:(同上)

迷迭香:作用广谱性,归经全面。止痛、安神、提高记忆力、让头脑清醒,振奋心神。

d.简单方法:3-4种调和涂抹疼痛部位以及相关穴位按摩;头部可以热敷(有人冰敷会更舒服);头部刮痧,尤其是胆经的穴位。

*女性多为经前期发作,可以配合调理生理期问题。

*60%的家族遗传因素,比较难解决的头痛问题,平时要多注意生活方式。

3.前额头痛:与胃经受损堵塞有关。过食寒凉致使胃经受寒引起头痛。

建议用油:生姜、桂皮、茴香,豆蔻、黑胡椒,调和后涂抹头部及胃部热敷、按摩;疏通髀关穴、胃脘穴、梁丘穴。

4.头顶疼:暴怒之后,肝气上冲引起的。(经常发火的人头顶会形成鼓起的椭圆形)

用油建议:罗马洋甘菊、天竺葵、快乐鼠尾草、薄荷、迷迭香。嗅吸缓解情绪、按揉风市穴、肩井穴、阴包穴、太冲穴。平时多放松心情,可以香薰缓解情绪的精油;多做运动,缓解压力。

二.牙痛:

上牙痛:胃火引起的,按揉胃经的髀关穴、内庭穴。

下牙疼:可能伴有便秘问题,疏通大肠经的手三里、合谷穴。

最适合的精油是:茶树(滴到水里漱口)丁香(一滴直接滴在疼痛处或者滴到棉球上咬住)

*龋齿、牙髓炎等牙神经受损的牙痛请及时就医。

三.胃疼:

a.形成原因:压力大,情绪比较焦虑,饮食过快,过食寒凉。容易引起胃疼。(胃溃疡、胃穿孔及时就医)

b.疏通穴位:胃经的髀关穴、足三里、内庭穴

肝经的阴包穴、太冲穴

c.所用精油:生姜,薄荷,豆蔻,甜茴香,红桔、黑胡椒、乐活复方。(香料类都比较适合)

d.简单方法:配合精油点揉穴位,热敷胃脘穴;还可以刮痧双侧肘窝(对于吃饭生气、进食过快、边走边吃引起的胃痛效果明显)

四.肩颈痛:

建议用油:罗勒、薰衣草、欧薄荷、冬青

葡萄柚:宁神镇静,减轻疲劳和压力。

丝柏:消除淋巴水肿,缓解肌肉痉挛

蓝艾菊:止痛、消炎。

使用方法:配合精油放松肩颈部肌肉,热敷。按摩疏通肩井穴、肩贞穴、天宗穴(刮痧、拔罐)、后溪穴。不要久坐、低头,适当进行运动。

五.痛经:痛经的原因有很多,寒凝、气滞、血瘀等等。

建议用油:快乐鼠尾草,天竺葵,薰衣草,玫瑰,丝柏、欧薄荷,马郁兰,罗马洋甘菊,罗勒,迷迭香,茴香等等。

使用方法:调配精油按摩小腹关元穴、子宫穴、八髎穴同时热敷、艾灸。按揉阴包穴、太冲穴、三阴交穴、昆仑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血海穴。

*平时注意保暖,不食寒凉,尤其在经期。

六.坐骨神经痛(腰痛)

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受刺激引发的疼痛,坐骨神经是身体最长的神经,它沿着脊柱经过臀部及髋部,向下直达两腿的背面。坐骨神经受到椎间盘等的挤压和刺激(坐骨神经痛常与腰间盘突出有关联),则沿着坐骨神经的部位都会感觉疼痛不适,这就叫做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包括沿着坐骨神经的区域,感觉疼痛,麻木,刺痛,或者大小便失禁。

建议用油:薄荷、罗马洋甘菊、永久花、百里香、白冷杉、薰衣草、冬青、檀香。

疏通穴位:胆经的风市穴、阳陵泉、悬钟穴、临泣穴。膀胱经的委中穴、昆仑穴、合阳穴、承山穴。肾经的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

使用方法:调和精油痛处涂抹轻柔按摩,热敷。进行适当的阴瑜伽练习,对疏通胆经,膀胱经、肾经效果明显,练习前涂抹精油。

七.关节疼痛: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等原因都会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僵硬。

建议用油:乳香、迷迭香、马郁兰、尤加利、白冷杉、欧薄荷、薰衣草、丝柏、杜松、生姜、罗马洋甘菊、永久花、雪松、冬青、罗勒、丁香。

使用方法:搭配4-5种精油调和后涂抹疼痛处,拍打血海穴、按揉阴陵泉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疼痛处刮痧、艾灸均可。热敷痛处最好用盐袋。也可以把精油放在浴盐里做下肢泡浴。练习瑜伽中的金刚跪坐、蹬自行车式(反蹬自行车式)*半月板损伤的不能练习。

*尽量不要爬楼梯、登山、跑步等运动。

八.足跟痛:脚后跟痛与骨剌,肝肾虚弱,湿热,风湿,类风湿,痛风等有关,也与经络血液循环不好,受凉受风受湿等有关,建议到医院检查确诊。(也是更年期肾阴虚的原因)

建议精油:冬青、天竺葵、丝柏、马郁兰、薄荷。

使用方法:涂抹后热敷、泡脚。把足部垫高,尽量穿跟部偏高有缓冲的鞋子。

九.手腕痛:腕管综合征(腱鞘炎)、妈妈手

手腕和手指的一种疼痛的症状,这种情况是由手腕的韧带发炎,压迫正中神经造成的,腕韧带发炎的原因有多种,腕部受伤,肌肉劳损、长时间一个姿势(使用鼠标)、不正确的运动、工作压力或某些剧烈腕部活动。包括手指和手刺痛麻木,从手腕延伸到手掌、手臂以及肩膀疼痛,感觉抓握无力,及难以握住小物体。

建议精油:乳香、罗勒、马郁兰、柠檬草、牛至、丝柏、尤加利、薰衣草。

使用方法:3-4种精油用基底油调配后涂抹手腕以及其他疼痛部位。热敷、做十指抓握练习、手腕灵动练习、轻柔的立掌练习配合瑜伽的静力拉伸和悬息(请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练习)。

*少提重物、发作期间带护腕保暖。

中医芳疗的疼痛照护

以上内容提供的信息不能以任何形式替代医学诊断。请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具备相应资格的健康护理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