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没看错,他就是高晓松。是不是蛮帅的?至于他怎么变成后来的样子,江湖上流传各种说法。某个程序员说,他控制长大的程序出了bug。有人说,他之所以努力变丑,是因为他相信,比他帅的没他有才。于是,他只能争取成为最丑的那个。还有人透露,他那是在向马云示好。这人是这么解释的,马云说男人的才华和外貌成反比。于是,在把自己砸成了大饼脸之后,他顺利成为了阿里音乐的董事长。
说到音乐,最近听了一首歌,是高晓松写的,许巍唱的,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歌词是这样的:
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据说,这首歌发布之后,引来了一片叫好声。不过也有一些人不买账。比如,某位声称一直是许巍老师粉丝的月更侠说:我却不怎么喜欢许巍老师那首苟且。并作解释如下:感觉他要是唱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诗》给年轻人听可能更有社会价值。末了,不忘找一下同盟:有一样感觉的吗?终于在他的翘首企盼下,某大V发微博:别被高晓松忽悠了,写歌词的为了押韵啥都能干出来。高晓松那不还给阿里打工呢嘛?他也没说不工作到处跑啊。
据我所知,这两位可都是我最喜欢的作家———王小波的粉丝。并且我还知道王小波曾经在文章中这样写到: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对比这两句话我们发现,小波眼里的今生今世变成了小松口中的苟且;小波追求的是诗意的世界,而小松要的则是诗和远方的田野。至于今生今世是否一定要苟苟且且,诗加上远方的田野是否就是诗意的世界,请自行判断。反正上面提到的那两位大概是不大同意的。
至于我,那首歌我只循环播放了十五遍之后就没再听了。说实话,只是一般得喜欢。在我看来,你选择眼前的苟且还是远方的田野都是你自己的事啊。怕就怕在,没了理想的就一定要拉别人下水,处处要别人和自己一样;有了理想的就目空一切,仿佛那理想能当饭吃,处处要和别人不一样。说白了,那一样与不一样只是一种结果而已,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已。错把结果当成了目的,也只能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