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什么都是浮云,唯一踩在地上的,是你健康的身体

来源:华拓网
什么都是浮云,唯一踩在地上的,是你健康的身体

几天的时间看完了《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感慨很多。大家对这本书不一定熟悉,但对下面的这段话可能不陌生。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对,这就是前几年曾在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这段话是于娟生病后的深切感悟。《此生未完成》是于娟在生病后直到她去世前,在病痛和治疗的摧残下,写下的自己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

这本书是周国平先生作序,周先生在是在于娟去世不过数日的时候读到的这部遗稿。于娟是拥有留洋经历和博士学位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在与晚期癌症抗争一年又四个月之后,终于撒手人寰。

这本书记录了于娟生病后与病魔做斗争的经历,及在病痛中对生命的感悟。读这本书让我对于娟在病痛中仍能写下如此灵动的文字,对步步紧逼的死神依然谈笑自若的精神充满钦佩和感动。

书中于娟对自己生病从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突击作业、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饮食方面,于娟说自己是瞎吃八吃。她是个从来不会在餐桌上拒绝尝鲜的人,吃过很多不该吃的东西,据不完全统计,有孔雀、海鸥、鲸鱼、河豚、梅花鹿、羚羊、熊、麋鹿、驯鹿、锦雉、野猪、五步蛇,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于娟说在她看了《和谐拯救危机》之后,觉得剥夺那些动物的生命让她觉得罪孽深重。

另外,于娟暴饮暴食,吃东西讲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她的食量惊人。有一次聚餐,五个男生没有一个吃过她一个女生的。于娟还嗜荤如命,得病之前,每逢吃饭若是桌子无荤,她会兴味索然。

得病后,她老公查阅了很多健康食疗书,他们开始相信牛奶中的酪蛋白具有极强的促癌效果,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

睡眠方面,于娟经常熬夜,她回忆自从没有了本科宿舍的熄灯管束,她基本上没有十二点前睡过觉。熬夜,或者晚睡,对身体是很没有好处的。在查出癌症的时候,她的肝有几项指标偏高,因为得病不能熬夜,需要静养,她在第二次化疗时,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了。

于娟说她希望自己写下的这些文字,对需要帮助的人有贡献。也希望大家相信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古话。我们是现在代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的轨迹和现代的生活节奏以及身边的干扰,那么在能控制的时候多控制,在能早睡的时候尽量善待自己的身体。有些事情,电影也好、BBS也好、K歌也好,想想无非感官享受,过了那一刻,都是浮云。唯一踩在地上的,是你健康的身体。这是于娟用生命留给我们的忠告。

从学业和工作上来说,于娟是个成功者。她的成功源自她的聪明、她的勤奋,她又是一个失败者,满腔的才华还没来得及施展生命之花就已经凋零。

于娟是个好人,在自己饱受病痛折磨的时候拼了命的去写博,插着输氧管还要写博,不为名,不为利,就只为了多留些惊醒世人的文字。的确,这本书中的不少文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好好思考。

“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个副教授来做,于是开始玩命想发文章搞课题,虽然对实现副教授的目标后该干什么,我非常茫然。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生生死死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

“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情都很虚无,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名,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便你名声四海皆知响彻云天,也无非是一时猎奇,各种各样的人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态唾沫四溅过后,你仍然是你,其实,你一直是你,只是别人在谈论你的时候,你忘记了你自己是谁而已。”

“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等做好了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现在想想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的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无头绪的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了,自己手里的成败并无多少意义,然后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已然无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没有时间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如此。”

但愿我们都能从于娟的经历中得到一些启示,看淡名利,珍重自己,作息规律,饮食有度。就像于娟说的,什么都是浮云,唯一踩在地上的,是你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