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TED演讲:你还剩多少隐私没被拿走?

来源:华拓网

How teach companies deceive you into giving up your date and privacy

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关于隐私方面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开始逐步占领了统治中国市场的地位,而伴随着相关软件的开发。人们开始逐渐的与人工智能以及一些高科技的东西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渐渐的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一些隐私开始被商业化。

今天的演讲者Fin向大家介绍他的朋友Cayla,这是一个由全球各个国家投票选出的年度玩具。它拥有强大的语音识别技术,如果你想跟它玩耍,那必须下载一个APP来获取它的所有功能,同时使用它,你还得允许它使用你的个人信息用于定向广告或者未具名的第三方。

除此以外,只要任何人的智能手机都能通过蓝牙在一定距离内连接上caya,那么它就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就类似于我们曾经所知道的钓鱼wifi,当面对质疑时,生产制造Cayla的公司却说普通人并不能破坏该产品的安全性,这样的推辞一下子就掩饰了他想商业化的本心,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后来,演讲者发现这个公司开始在接下来的改观,它在全球发布了关于Cayla的安全报告,后来经调查研究, Cayla在德国被禁止出售,后又被亚马逊和沃尔玛下架,如今这个玩具正静静地待在柏林的德国间谍博物馆里。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则会被一种虚假的安全感所蒙蔽,然后会选择在下载手机应用的时候,可能不会认真审阅该项APP的安全须知条款,也不会想到其影响到的安全隐患,即使有人看过,又是否真的理解了其含义?这个问题值得深究。

Finn的实验表明,这些应用想要获得知情同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辨别,在要求减少“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霸王条款中,我们更多必须要懂的是,在同意之前需要看到的是可理解的条款,而是看起来模棱两可的解释。

倘若某一天,涉及到感情信息时,当我们在与另一半坦白灵魂的时候,在某个角落,有个窥视者在暗中观察,是不是想想就后怕 ,因为我们不知道还有谁在窥探、保存和分享我们的私人信息?某一刻,我们被关注,被监控,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信息数据,这些大数据又被掌握在谁的手中,又会被用在什么地方,我们不得而知,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使用者,在某一天当我们的信息被曝光,成为别人的看资,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

那么到底该如何改变现状呢?

演讲者指出APP开发公司应该以用户的隐私和安全作为重中之重。

政府也应该通过监督执行和更新规则来创建安全的互联网环境。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大胆发声,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科技只有在尊重公民基本权益的基础上,才能让全社会获益。

任何之间的相互利用都是建立在以信任为前提的基础之上,没有信任,怎会有下文。

那么回到这次演讲的研究重点的伊始,我想问:当你知道这一切,在下次下载使用各种手机APP时,你会好好阅读那些用户服务协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