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方的神奇之作

来源:华拓网

西方:《圣经》

东方:《周易》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

《革命》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寅亥革命的口号。

日本明治天皇的称号,来自于周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以上都源于《周易》

特别巧合的是:计算机的最基础的运算规则0和1的排列运算和《周易》的阳爻和阴爻的排列组合的推演有相似的既简单又精妙之处。


《周易》:中华文明的源头。



我对于《周易》的认识和理解真是啼笑皆非。

曾经,我和多数人的感觉可能一样,认为《周易》是一部封建迷信的算命的书籍。

我就亲眼看到一位机关的县级领导拿起一本《周易》愤怒地摔在地上,怒吼着:这样的书怎么还在市面上流行?

后来感觉,他摔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摔的是中华民族的根,可悲啊!可悲!


《圣经》大多数由是形象生动的故事组成的。

《周易》几乎是由简单的符号卦象以及对于符号和卦象的解释。


《圣经》是西方智慧的结晶

《周易》是东方智慧的结晶


《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最后推演出了,现代科学技术。重点解决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以及遇到的实际问题。

《周易》作为东方文化的源头,最后推演出了,道、德、仁、义、礼。重点解决的是人和人的关系问题。

东西方文化的分流出现在古希腊时期,加速分流发生在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时期。


《周易》之所以难解读,关键是由于当时的文字还不够发达,认知世界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还需要借助简单的符号来描述和解释问题。

成书背景

《周易》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用世界上最简单的符号描绘和解读了最复杂的世界。

这两个符号就是:

阳爻—

阴爻--

《易经》由本文的“经”和解说的“传”构成。“经”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即卦画)的卦组成,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

二:卦画(卦的符号),即由六条“—”“--”奇偶画爻组成。

三:卦名,顾名思义即前面卦画之名,如“坤”“复”“既济”等。

四:卦辞,在卦名后,对六爻的综合总结,如“元亨利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等。

五:爻题,即爻位名称,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体位置及奇偶画性质,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数起,分别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为九,“--”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六:爻辞,指单条爻的说明、描述文辞,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条爻辞,如“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同一卦六条爻辞间相对独立、相对静止但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表示不同时间、阶段事物的发展状态,以构成完整的发展、发生过程即全卦六爻整体内容总结—卦辞。

七:上卦与下卦和内卦与外卦,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经卦重之演变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所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五、上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为“下卦”或“内卦”。如“复”卦,上“地”下“震”,内“震”外“地”,“谦”卦为“坤”上“艮”下,内“艮”外“坤”。


《周易》主要表达了什么?

主要原则就是:分析卦象,找出事物内在的规律;推测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从而解决问题


几点感悟:

1、《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一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明源泉,让我们有一种文化上的自豪感和安全感。

2、严格区分和防范有人打着《周易》的幌子,进行算命等坑蒙拐骗的活动。

3、正确把握形而上的理论和形而下的技术的区分,和应用问题。

4、既不要把《周易》神化也不要把《周易》妖魔化。

5、对于一般人而言,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简单了解一下,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