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赫章2022余升
在罗老师的讲座中,我记得最清楚的那一句话是雅斯贝尔斯的那一句,“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给每个孩子一颗温暖的心,深深的印入我的脑海。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真心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给每个孩子一个温暖的世界,一颗温暖的心。
至今还记得在五年前我当班主任的一段经历,我的班上有一个学生,总是三天两头的逃课,我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有一天早上,我的语文课上,他又没有来上课,于是我就打电话给他奶奶(因为他父母一直都在外打工,是一个留守儿童,所以只能给他奶奶打电话),他奶奶说他已经从家里来学校上学了,麻烦我帮忙她去看一下该学生,老人家七十多岁了,我又不好意思让她来学校找学生,我当时就问班上的同学,有谁知道他在校外租房子的地方,有同学说知道,于是在第二节课(因为课余时间较为充足)课间,我就让同学带着我去他的住处,刚走到学生租房的外面,就发现有炊烟从门缝里钻出来,当时我和学生一起去敲门,来给我们开门的正是该生,走进屋里时发现他正在用一个小铝饭盒放着水,三块石头支着,下面烧着柴,说准备煮面条吃。我走进屋里后,让他先把火熄灭,把饭盒抬了下来,我问他为什么不去上课?他简单的说了一句,“太饿啦!”我没有批评他,只是对他说,“这样做很危险,你烧柴,四门紧闭,窗户又没有开,如果发生火灾怎么办?闷晕在屋里怎么办?于是我让他背着书包跟我一起去学校,路过包子铺时,我给他买了五元钱的包子,让他以后不要再逃课,要好好的学习,才对得起在外面打工的父母和求学的自己,还有把自己带大的奶奶。在我和他深入的谈话之后,了解到该生属于留守儿童,家境困难,于是我为他办理了住校手续,争取了住宿生生活补助,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从此该生再也没有逃过课。
正如罗老师讲座中所讲的那样,每一个家庭因素都影响着孩子,当有人逃课或辍学时,我首先会从以下方面去思考:一、是否是因为家庭情况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二、是否是因为有校园暴力?三、向周围的人打听是否还有什么可能的因素影响着孩子的不正常行为?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只有解决了学生基本的层次需要,才能让孩子拥有高层次的需求。当所有的这些情况都排除时,我会去思考是不是我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不够,还是因为我的教学无趣呢?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向善、积极上进的心,当教师的,就是要善于发掘孩子的优点,呵护他的优点、长处,并让他茁壮成长。
给孩子一颗温暖的心,是爱、是关注、更是让学生从平凡走向优秀,关注所有学生,待优生、辍学生、优秀生、让优者更优,让待优生更快变得优秀,不让一个学生辍学,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