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作君跟大家聊聊自媒体写作当中常见的5个问题该如何有效解决。另外5个问题放在下一篇文章再讲。
一、5个问题是什么?
1.写了一段时间没有收获,该怎么办?
2.对自己的定位不满意,想要修改怎么办?
3.好像自己什么文章都会写,但不知道坚持写什么,又该怎么办?
4.阅读量、转发量和收藏量,该如何分析,用以优化和提升自媒体写作?
5.文章的细节不给力,该怎么办?
二、5个问题如何有效解决?
下面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问题。
2.1 写了一段时间没有收获,该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分两步来走,第一步要找到没有收获的原因,第二步根据原因做出调整。
根据很多小伙伴的实际情况来看,初学自媒体写作,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收获,通常由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引起:
2.1.1 定位经常变化
比如刚开始觉得自己可以写育儿类的文章,写着写着又觉得自己写教育的文章会更合适。经常变化的写作,很难给自己的影响力(包括涨粉、提高指数、认证等)带来帮助,所以就不会有收获。
2.1.2 选题比较冷门
很多小伙伴如果选了古文字研究一类,相对来讲看的人就比较少,比较冷门。但这个问题不绝对,因为喜欢的人多了就成了热门。
2.1.3 写作基本功比较弱。
刚开始写文章,是凭着一股子热情。但在具体的写作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段落结构不会安排,逻辑顺序有点混乱,或者语句表达不够流畅等等。
这些都可能会造成我们写作一段时间以后没有收获。
那么针对这3种情况,我们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一种情况,定位经常变化,那么就要根据读者的痛点来找定位。比如,在育儿类当中,我们就要根据宝妈们在育儿过中最棘手的问题来进行自己的写作定位。
针对第二个,选题比较冷门,我们又该如何调整呢?
可以根据互联网热搜榜做选题,互联网上的有百度热搜、百度风云榜等。一些比较好的搜索引擎的就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比较好的判断。另外,微信公众号里面也有新榜这个公众号,可以提供很多趋势类的信息,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比较好的选题。
那么针对第三种情况,也就是写作基本功比较弱,我们该如何来调整自己呢?
我觉得这就必须要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
如果你的逻辑思维不够强,那么就要重点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你在文章的语句表达方面,感觉不是特别流畅,那就训练自己文章语句的流畅性。总而言之,就是要针对相应的原因做出调整和改变。
2.2 对自己的定位不满意,如果我们想修改,这个时候又该怎么办呢?(第二个大问题)
我觉得我们先得要找到修改自媒体写作定位的几个依据。
第一个依据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个人兴趣爱好。
比如你虽然目前在写美食类的文章,可是你的兴趣爱好确实在历史这个领域,你如果对自己前段时间的写作不满意,你就可以调整到历史领域里面来。
第二依据,目标读者的偏好。
我们一段时间写作下来,无论你是否积累了多大的读者群体,我觉得总是可以找到你的目标读者群的偏好的。
也就是说你可以回过头去看看你曾经写过的那些文章,都有哪些读者?他们的阅读兴趣或者说阅读习惯,通常是什么样的?
你可以联系你的文章一起看,其实可以有所发现。比如,你的文章里面有一篇是关于阅读方法的文章,特别受欢迎;那我觉得其实在你的目标读者群中可能有一部分就是对阅读比较感兴趣的。
第三个依据就是个人的阅读积累。
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阅读大量的书籍或者其他的媒体资料。
我们其实已经有了相当大的积累,我们可以根据阅读的积累对自己的定位进行一些调整。
换句话说,因为你已经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其实你在这个方面如果进行写作的话,就很容易发力,形成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对自己的定位啊有一个比较满意的调整。
第四个依据就是个人的专业特长。
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有的可能是工程方面的,有的可能是机械方面的,有的还可能是美术方面的。总而言之,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去修改自己的定位,我觉得也是比较容易成功的一个好办法。
2.3 好像什么文章都会写,但不知道该坚持写什么,怎么办?(第三个大问题)
我们先要回到问题的本质,那是什么呢?就是要重新梳理我们写作的初心和目的。
我每个人在加入到自媒体写作大军后,都有自己的一个初心和目的。我觉得可能会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目的:
第一种,纯粹作为一种兴趣。
第二种,要打造个人品牌。
第三种,就是为了变现。
第四种,当做一种事业来做。
无论是哪一种,我觉得要坚持做下去,可以采取相应的一些办法。
比如如果你的初心是纯粹把写作作为一种兴趣,那我觉得可以远离竞争,因为在竞争当中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坚持什么;你可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丧失了写作的兴趣。那就应该远离这种竞争。
第二种,如果你是为了打造品牌。那么,一定要忍痛割爱,因为品牌必须要聚焦,如果你什么文章都写,很可能对你形成品牌反而是一种伤害。所以要学会忍痛割爱,选准一个焦点写下去,把其他的都割舍掉。
第三种,如果你是为了变现,那么记住一定要找到你的拳头产品,什么叫拳头产品呢?就是在互联网上,如果有很多人都写你同一类文章,比如教育类的文章,那么要考虑你是否具有竞争力?
如果你在教育领域当中有了很深厚的积累,同时你的文章见解又与众不同,这也许就是你的拳头产品,你可以在这方面持续写下去,一定会有收获。
第四种,如果你把写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那我觉得就要深入学习了。
换句话说,不能什么文章都写,浮光掠影或者蜻蜓点水要不得,要持续深入学习,才有可能把写作发展成为你的事业。
2.4 阅读量、转发量,收藏量,该如何分析?(第四个大问题)
我觉得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第一,我们不能孤立看任何一个指标。
比如我们在微博里面看到某个名人,写了一句话,说我今天很开心。因为他是名人,所以转发量的也有可能会达到万级或者10万甚至百万级。那你觉得这样的文章,是不是一篇好文章,或者说这个阅读量就一定说明什么问题吗?
不一定,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转发量、收藏量、以及文章的质量,都综合起来看,不能把他们孤立地分开。
第二,我们在分析这几个数量的时候,要从选题、标题、文章质量、发文时间、媒体平台以及粉丝数量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
举个例子来说,我写了一篇关于如何进行实用性阅读的文章,这个选题很显然是一个干货的文章。
可是我的标题相对来说比较干巴巴,没有激发读者某一种情绪或者说一种痛点,而文章质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同时发文的时间我也选择大多数读者的习惯阅读时间进行发表。
同时,我的媒体平台和粉丝数量也是匹配的。那我就可以发现,由于标题选取的不是特别吸引人,造成文章的阅读量、转发量都不是特别大。
那该怎么办?
其实在这个分析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抓住标题这个关键变量来进行分析。
换句话说,我可以尝试着改变标题,然后来看看我文章的转发量和收藏量有没有什么变化。
第三,我们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所谓横向的比较,就是把你文章的阅读量、转发量、收藏量,跟同类文章去比一比。
比如在简书平台里面,你是写时间管理的,人家也是写时间管理的。同样类型的文章,你比一比阅读量、收藏量和转发量,分析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怎么引起的。
区分是选题引起的,还是你对问题的见解引起的。如果是对你问题的见解不够深刻引起,你就可以通过深入学习,逐步赶上。
纵向比较,就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一个纵向比较。
比如一个月前我写了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现在又写了一篇时间管理的文章,他们的阅读量、转发量、收藏量有什么变化?你同样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要培养小数据思维。
我们谈互联网的时候,经常说到大数据思维。
其实小数据思维也很有价值。比如刚才我谈到的,关于抓住标题这个关键的变量来分析文章。一些重要的指标,比如我的选题文章质量、发文时间和媒体平台都不变化的情况下,我看一看如果改动了我的标题会引起什么变化?
这其实就是一个小数据思维,这对于我们改变文章的选题风格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5 文章的细节不给力该怎么办?(第五个大问题)
我觉得文章的细节不给力,这通常是我们缺乏一种精品意识。
在自媒体创业中,我们写作者要有一种精品意识。因为随着自媒体平台越来越多,进入自媒体写作领域的作者也会越来越多。
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够给读者留下好的印象,创造价值?
我觉得细节一定不能放过,而打磨细节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树立精品意识的过程。
我觉得不妨用以下4个方法来进行提高:
2.5.1 让同伴来挑刺
我们很多小伙伴都有自己的伙伴群。让同伴来挑刺,这就是打磨细节的一个好方法。因为每个人看文章的角度不一样,让你的小伙伴挑刺,他就会看到细节上一些值得提升和完善的地方。
2.5.2 模仿经典
比如,我们很多小伙伴写散文或者写小说。其实在散文小说的领域,有很多经典作品。
比如我之前提过的朱自清的散文,四大名著;当然也包括现当代的很多大家,比如说比如像余华、王小波、莫言。在模仿中,就要注意模仿他们如何来写作文章的细节,比如人物的细节,对话的细节,外貌的细节等等。
2.5.3 自己读完再发文章
这也是一个打磨细节不错的方法。因为你在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某些细节还不是特别完善,就会促使你去进一步修改。修改完再发,细节就比较完善啦。
2.5.4 可以做一些填空练习
当你看到一篇文章,假如它的某个部分细节没有体现出来,你就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如果你来进行扩充写作,该怎么写呢?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切实努力,提高自然就会有。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
写作精进人生!愿在文子彼岸深情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