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来源:华拓网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更像是冯导用诙谐手法拍的一部明星阵容强大的警示片。

电影以一个农村妇女李雪莲为原型,因为与前夫离婚由假变真不服,层层上告,又因为机缘巧合,在北京拦到了首长的车“申冤”,首长的过问,反而让这个离婚的小案变得更为复杂,原本没错的牵连官员因此免职,也因为此,长达10年的告状,既让当地政府因前鉴而明哲保身,也让她本人在知道因为前夫的意外死亡,没再告状的理由之后,反而失去了生活的动力,10年的告状就这样乌龙般的结束。可是10年的告状生涯已成了她的精神支柱,支柱没了,她想到了自杀,就在她选择自杀的时候又因一个旁人的一句“要死也不要在一颗树上吊死”,峰会路转的突然想明白了,10多年的疙瘩,10多年的生活就这样终于划上了个句号。

 电影的结尾最后给了大家三个“因小失大”的警示。

一是对政府而言“因小失大”的警示。一个原本政府没有判错的小离婚案,因各级官员明哲保身的思想,反而成了当地的大事,成了官员怕丢官帽的大事。

二是对一个普通女人而言“因小失大”的警示。一个女人因纠结与前夫离婚的过去事,赔上了自己10多年的青春和10多年的生活(包括所有精神生活)!与失婚相比孰轻孰重。

三是对事情本身而言“因小失大”的警示。一个原本只牵扯到两个人的离婚小事,最后却让一群人跟着失去各自的时间和利益。事情为什么最后演变成“因小失大”才是我们该好好思考的。

    以上纯属个人瞎想,给大家参考[调皮][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