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月亮还是故乡的圆

来源:华拓网

阿城老师曾说,所谓思乡,我观察了,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实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

陈晓卿说,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

我觉得触发乡愁的的确是人们的味蕾。

作为一个在西安生活多年的河南人,我一度认为自己的味蕾已经被陕西的美食所改造。

去西安生活之前我基本是不吃面条的,原因是我味蕾记忆中的面条多是家里面为解决剩菜的应急方案。

馒头和稀饭才是中原人最为热爱的饮食,主食我们基本上只吃馒头,没有汤也不能叫一顿饭,所以馍菜汤是中原人的标准饮食。

来到西安之后,被三秦大地的各种面食深深吸引,biangbiang面,油泼面,岐山臊子面,各色面食轻易的让我抛弃了对面条长久以来的偏见。

我甚至隔几天就出去吃一碗最爱的油泼面来解解馋。肉臊子香滑,热油淋在辣椒面和小葱上面更能激发其香味,令人食指大动。

我一度觉得自己成了一个能以面条为主食的人。

偶然间的一次出差之旅改变了我的想法,临近春节,调试场地位置较偏僻,门口的小饭馆都已经关闭,只剩下的几个本地小面馆。

在和小伙伴们连续吃了半个月的油泼臊子干拌面之后,除了几位陕西籍的小伙伴外,我们这些外来户都开始大呼实在受不了天天吃面条的生活,迫不及待的要组织一场外出觅食之旅。

此时,我想吃馒头,也想念胡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