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继《追风筝的人》后的又一享誉之作。作为我的九月书单里的一本书,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慨:如果我处在那样的环境下,我肯定活不下去!因为在充满战争、饥饿、专制和压迫的环境下,死亡比活着要容易得多了。
图片来自网络主人公玛丽娅姆是一个"哈拉米"(私生子的意思)。她从还未出生就与母亲离群索居,住在简陋的、远离人群的泥屋里。每天聆听着母亲关于幸福不可能得到的教诲,渴望父爱的她最期待的事情是在每个星期四与生父扎里勒见面,父爱对玛利亚姆来说,犹如一个强大而无法抗拒的磁场,吸引着她前行。
1974年春天,也就是15岁生日那年,她决定离开母亲娜娜去和父亲一起生活。那一次,她表现出了一个孩子的任性与反叛,不顾母亲甚至是以死亡相逼的挽留,离开了泥屋走到了父亲面前。然而父亲扎里勒却为了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对她闭门不见。她识别了父亲编织的谎言,母亲娜娜却因为自己的离开结束了生命。对于一个15岁的女孩来说,这不亚于毁灭性的打击。
这仅仅是她苦难的开始!
没过多久,梦想破灭、亲人离世的、刚刚15岁的玛丽娅姆,又因为父亲扎里勒的软弱被他的妻子嫁给了一个45岁的中年鞋匠拉希德。跟随拉希德去了陌生的喀布尔,并在拉希德德要求下从此穿上了厚重的布卡(伊斯兰教瓦哈比派女子服装)。
图片来自网络玛丽娅姆也曾幸福过,怀孕带走了她所有的悲哀与孤独。她双手合十祈求真主别让好运从她身边溜走。然而真主并没有听到他的祈求,玛丽娅姆在随拉希德到土耳其洗浴的时候失去了这个指甲般大小的婴儿。也是从公共浴室开始,拉希德开始了对玛丽娅姆随时随地、无休无止的家庭暴力,玛丽娅姆又有6次流产,从此与子女无缘、与幸福无缘。
1978年4月,战争爆发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成立。同时,一个叫莱拉的婴儿出生了,她是玛丽娅姆和拉希德邻居的女儿。莱拉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塔里克。比起玛利娅姆,她的生活里简直充满了阳光!然而战争从来不会吝啬带给每个人的伤痛与灾难!
1992年8月份,塔里克决定跟随父母离开战火纷飞的喀布尔。无法舍弃父母的莱拉不得不与恋人分离。两个人在道别的时候情难自禁并且偷尝了禁果。在一个火箭弹与莱拉擦肩而过后,莱拉的母亲终于同意离开了。就在莱拉憧憬着与塔里克在巴基斯坦重逢时,一个火箭炮夺走了她的父母以及她的左耳。
拉希德夫妇救了莱拉。一个月后的某一天,一个陌生的男人带来了塔里克死掉的消息。遭受巨大打击的莱拉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保护他和塔里克的孩子。莱拉决定接受拉希德的阴谋,嫁给他。玛丽娅姆视莱拉为忘恩负义和抢走她丈夫的坏女人。
1993年,莱拉的女儿阿兹莎出生了。失望的拉希德开始对莱拉大吼大吵和大打出手。相似的命运使玛利娅姆和莱拉和解了,如母女一般相濡以沫。她们之间不可思议的情谊成了生活里唯一的救赎!支持者彼此生活下去!
1994年春天,莱拉带着女儿阿兹莎和被说服的玛利娅姆策划逃跑到白瓦沙。由于当时的严苛的伊斯兰国律法禁止女性在没有男性陪同下出远门,她们临时寻找了一个看起来可靠的男人充当家人,结果不幸被这个男人告密而被警察遣返回家,遭到了拉希德的毒打。玛利娅姆第一次追寻自由的行动以失败告终。
图片来自网络2001年6月,莱拉在门口遇到了早已死亡的塔里克,才明白塔里克的死亡是拉希德找人杜撰的阴谋,因为他看上了莱拉的美色。知道真相的莱拉还没来得及震惊,就迎来了拉希德的雷霆之怒。儿子察尔迈伊将莱拉与塔里克见面的事情告诉了拉希德,感到私人物品被侵犯的拉希德想要掐死莱拉。
为了保护她所喜欢的莱拉,玛利娅姆抓起一把铁楸向拉希德砸了下去。最后,生平第一次决定自己生活方向的玛丽娅姆勇敢的选择了自首,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莱拉。
都说暴风雨过后有彩虹,然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玛利娅姆都处在暴风雨当中。她没有看到彩虹,不是彩虹没有来,而是她把看到彩虹的机会留给了莱拉,让她感受到温暖的莱拉。
2003年阿富汗内战结束,重新回到喀布尔的塔里克和莱拉夫妇开始了新的生活!当站在讲堂上的莱拉感受到腹部熟悉的跳动,她知道,新的生命即将降临了!
图片来自网络玛利亚姆用英雄般的死亡救赎了莱拉,莱拉带着玛利娅姆的那份希望迎接灿烂的新生!
我们没有处在那样的战乱国度,也体味不到女性身着布卡的森严制度。15岁的你可能刚上高中,18岁的你也许刚刚考进大学。每天背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似乎生活本应如此!
在遥远的阿富汗,战争、饥饿、专制和压迫却充斥着整个国度!《灿烂千阳》里面没有说谎,那里的女性没有工作和受教育的权利,外出也必须穿上厚厚的布卡,阳光从来照不到她们的脸庞!
虽然她们可能需要一千个太阳才能照亮希望!但是却从未失去生活的勇气!
或许此时的你生活的很糟糕,但请永远满怀希望,请你永远记住,希望是个好东西!风雨过后,必定是灿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