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1、白话:永远不断地上进、求知,接近智,能够尽力地去做接近仁,能知耻、坦白无知的一面,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能够有自知之明做到正己,然后能够立人去做治人;正己(修养自己)正人(治理他人)后,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大原则,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亲之义(帮助家人的私,后在帮助他人的公,由私再公。)、敬重大臣(你仁他义)、体恤群臣(了解对方之需,体悟、体验他人感受)、爱民如子(利天下)、振兴百业(各用其长)、厚道温柔待人(真感情、真道德)、安抚诸侯(成精神中心)。做人有做人、人道的原则建立,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见贤思齐)、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私心合理、合道德)、敬重大臣不会昏了头(不能混账,不可为所欲为,凡事有章法)、体谅部下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百姓会互相勉励、互相感化(让百姓因政府好,自然相劝安稳)、振兴百业,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道义上感觉是不能对不起中央的畏惧,不是利害关系的怕)。
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才叫修养自身(礼仪的精髓是做人的界限,心念的合理);不听谗言,对有爱听的、喜欢的也要有相当的距离,轻视物资重视德行,使社会风气走进良善的社会、风气(德者本也,所谓德就是合理,合理的好色即可)。尊重他人职位,待遇要高,做到了解他的心理,善于应用,感动、感化身边人。信任高级干部,可以达到他的使命,感动、感化他们,对一般的部下,忠实、忠诚的,使他有足够的待遇,政治风气带好。需要老百姓出力,要有合时、合理的条件,尽量地负担轻,使国民在优厚的、厚道的路上。每日检查、每月考核工作成效,交待事情给他,恰到好处,社会上每一个人修本位的岗位都要做到这样。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外交上使别人都愿意跟你交往。帮助绝后的家族国家,辅助危难的兴旺,定内乱扶持危难,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为了安抚诸侯(帮别国要报酬,可以少要,不能不要,国力需要安抚)。治理天下和国家九个大原则,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诚”)。
天下任何事要先有计划,盲目地做是失败的;有逻辑道理的预备,就不是乱的、偏僻的;事先先研究清楚,不会有困扰;行为前把握好,内疚后悔很少了;任何的原则前面考虑好,有失败的打算,不会走投无路。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要怎么样获信任呢?连你的同学朋友都不能信任你,自然不可能出人头地。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反省修养自己)
2、做人做事,一个字“诚”,正视自己。诚是修养的功夫与方法,什么是“诚”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可以是诚,不骗自己,不骗别人可以是诚;诚就是合理、正确的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是诚实那么个解释,而是合理正确做人做事,怎么拿捏合理正确呢?就需要努力求知接近智,身体力行接近仁,坦白无知错误接近勇。
3、为什么要由私再公?一个有钱了,有本事了,他不先帮助身边人,却越过去帮陌生人,这不是疯子,就是吃人的人。这是人性,他连身边人都没搞好,帮助陌生人,就已经有大问题;骗子都是这么来的,有好处不先从身边人开始,让他们先变好,直接从陌生人开始,很有问题。
4、九条大原则,就是领导学。什么是领导学?就是驭人的,驾驭人群、人才的方法,不管是从道义,还是从礼仪,都是以领导学为中心点出发的。领导众人走向国泰民安,这是宗旨;实际上,虽然说了那么多原则,都是走向一个目的:国家强,人民强。
5、谋定而后生,先琢磨好,先行动。现在非常流行的道理,有失败的应对方法,成功的追求导向,人才容易可进可退。一个人只想前进,是病态的,只想稳定也是病态的,需要进退自如;不但能够进,还能够腿。对待危机,不能转祸为福,也要弱化危机的灾难。
6、儒家后来有写日记的习惯,就是反省自身的;不过哦,很多写日记的,都做不到反省自己,反而成为记录罪恶历史的习惯。有一种写日记的方法,不是什么记录自身的,是记录资讯笔记的,这样就能更多的巩固自己身的求知经验。每天检查自己,不如每天提升自己,正如做企业一样,所有的问题,实际上就一个问题:增长、增长、增长。那检查跟提升是什么关系?在逻辑上就是强度问题,以及方向问题;检查自己不一定提升,提升自己不一定需要检查自己,只需要求知、转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