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细节根据老乡和读者真实经历改编)
文:陈小琛
1.
小佳住在一个老旧小区里,有些破败,这里曾经是一家银行的家属楼,听说十年前曾发生过灭门惨案,至今未破案。现在里面住着一些的老人,他们的孩子和孙子都搬离了,却把房子租给了外来的年轻人。
隔壁503住着一位独居大叔,五十多岁,神出鬼没。西边501住着几个附近上班的年轻人,很少碰到。她住了大半年,并没有和自己的邻居说过话,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职业,偶尔碰到也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妈妈给她打电话常常唠叨说,要和邻居搞好关系,多走动,她都不耐烦地说:知道了。
在大城市里,最近的邻居,可能却是最陌生的人。而最熟悉的朋友可能在城市的另一端,经常跨越大半个城市去看他们。你每天和群里的人聊得火热,而离你最近的人却满是防备,不愿暴露太多的真实。这样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她早习惯了。
楼太旧,没有电梯,她每天晚上下班都要走黑洞洞的楼道爬上五层,遇到停电,就特别害怕,总觉得某个地方躲着一个人,想想多年前的惨案,她恨不得一下子就跳到房间里,锁上门再也不出来。
单身久了,开始怀念前任。那时他们刚刚毕业,为了省钱住在城中村,幽暗狭长的街道,七拐八拐的,人员混杂,晚上回家她害怕,于是他每天都接她下班,日子清贫却很幸福,两人规划着要在这座城市混出个模样。
后来,他认输回了家乡的小城结婚生子,她却不肯回,继续坚守。
又有过前任,也都无疾而终。在成熟和现实面前,人们心中都有着自己考量和计算,感情变得脆弱又谨慎,大部分走到最后的感情,要么是不顾一切的任性,要么是不断考量和计算后的抉择。
小佳一路跌跌撞撞,追求着自己想要的人生,一个人艰辛又平淡地生活在这座城市最普通的角落里。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迟迟没来,遇见过很多人,也相过很多亲,拒绝过很多人,也被很多人嫌弃。
但依然还在寻找。
2.
周末小佳相亲回来已经七点多了,她踩着高跟鞋上楼,到第三层时,隐约听到后面有人,她停了一下,发现那人也停了,她有点紧张,便加快了脚步,一步两个台阶地跑了上去,差点崴了脚。
她气喘吁吁到了五楼,看到邻居门口的灯亮着,与楼道微弱的灯光相比,亮的刺眼又有点温馨,紧接而来的却是恐惧,那毕竟不是她的家,而邻居的门虚掩着,里面关着灯,很静,没有一点家的气味。
正当她掏出钥匙开门时,一个人从楼道里走上来,是隔壁的大叔。门打开了,她赶紧踏进去,正要关门,大叔突然说话了,吓得她半死,这是他第一次开口和她说话,还是在这么恐怖的夜里。
“你家的水费老贵了。”
他很瘦,矮矮的,邋邋遢遢的样子,缺了很多牙齿,说话含糊不清,但直直不转动的眼神看着她,让人恐惧。说完,他递上来一张已经烂掉的水费单,她接过来看了看,上面歪歪扭扭写着:450元。
“确实挺多的。谢谢你了。”她随口说,准备关门,也不想问水费单为何在他手上。一个单身姑娘面对这样一个怪异的独居大叔,自我防卫意识变得强烈起来,不想说太多的话。万一图谋不轨,谋财害命怎么办,她甚至脑补,这是不是十年前那个命案的凶手,真是越想越害怕了。
可是大叔又开口说话了:“这些水果你拿去吃。我去给你看看水费咋回事。”
她这才看到,他的手上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个苹果和一个大柚子,手上还攥着一副女士针织手套。她婉拒了这份好意,而大叔走上来执意要到她房子里看一看,嘴里说着:“这么贵的水费,是不是漏水了。”
她没来得及拒绝,大叔已经推开门,从她的一侧径直走了进去,然后一点不客气又很熟悉走到厨房和卫生间看水管,还回头说,你关上门,关上门,吓得她不敢进去,站在门口说:“不用的,开着就行,暖气太热。”
她已经做好了一旦情况不妙,撒腿就跑的准备。
大叔还想继续说什么,小佳就略带不耐烦地说:“大叔,我自己看就行,太晚了。您回去休息吧。”其实心里想说的是:“您的快出去吧,大半夜的进一个女孩的家,您这行为挺吓人的。”
大叔似乎有点尴尬,就准备出来,顺手把水果放在了门口旁边的柜子上,语速很快地说道:“你吃,你吃。天冷了,手套给你。”停了一下说,“你一个人住吧,要小心,三层曾经发生过命案,最近警察又来查了。”
小佳不想要,也不想回答他的问题,拿起水果袋想让他带走,但大叔已经关上了门走了。她也就作罢,不想再和他继续纠缠,怕他转身再回来。
3.
关上门的那刻,她吸了一口凉气自语:吓死姐姐了。
然后反锁又插上门栓,才走进了卧室。但还是紧张,又轻手轻脚走到门口,透过门眼看外面的情况,见没什么动静,才放心。
她转身看那袋水果,不想动它们,而且里面竟然有副旧的女士手套。想想刚才发生的一切,真是细思极恐。她越来越想不明白,大叔为何要来看她家的电费,还要给自己送水果,还留下破手套。悬疑小说看多了,各种惊悚的情节在脑子里闪过。
希望不是那样,她对着镜子做出几个鬼怪的动作缓解紧张。
今天她也不想洗澡了,就倒在床上给闺蜜打电话,说刚刚遇到了一个奇怪的邻居。然后两个人开始分析大叔的行为和目的,也没分析个所以然来,闺蜜只是让她要注意安全,有什么问题报警,防火防贼防色狼,还有防邻居,一样不能少。闺蜜在另一座城市,只能电话里给她安慰了。
一个姑娘在外地租房子,太不容易了,时刻需要保持着警惕,锁好门关紧窗。经常快睡着了,梦中感觉有人爬窗,使劲挣扎,腿脚却不听使唤一样没有知觉,终于醒了,发现什么都没有,久久不敢睡去。
有时真的想有一个结实臂膀,有安全感,不必去独自面对这深夜的恐惧。
4.
晚上,有几个人加小佳微信。
。她也没拒绝,都通过了申请,先聊着看呗。那些自己满意的,不知道同时和多少个姑娘在聊着呢。每个人都有很多的选择,都怕错过,怕不甘,怕没找到最满意的那个。
上周就连续见了几个:
周先生,他是个摄影师,有型,帅气,但似乎桃花旺了些。过着随性的生活,不想上班,不买房,不买车,赚够了钱就喜欢到处走,看很多的风景,遇见很多的人。在他的朋友圈里,不少和女孩的合影,都是那么的漂亮。她就是奇怪,这样的人需要相亲吗。
张先生,他是个公务员,本地人,收入不高,没什么追求,但对目前的状态比较满足,房车都有。就是想找一个贤惠的媳妇过日子,要求还挺多,不能丑也不能太漂亮,不能太物质也不能太土,学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重要的,能够让他妈喜欢。她想,他干脆给自己找个保姆好了。
刘先生,他是个自由职业,做平面设计的,条件一般,穿衣打扮有些随意。他性格有些内向,自卑,负能量有点多,但很实诚,会把自己的弱点告诉别人。比如他说自己太矮了,又没有王祖蓝那样的才华和性格,感觉没女孩子会看得上。这样的相亲,让她有点尴尬,仿佛嫌弃就是伤害他,只能鼓励他一番,身高不是问题,但结果让他想多了,自作多情起来。那刻,尴尬的只想快点逃离。
总之,她的相亲也是一部血泪史,但狗血的生活还得继续。
她希望30岁前能嫁掉自己,过大家一样的生活。她不是独身主义者,不把单身当成一种享受和生活方式。这些年她学画画,旅行,去健身房,参加各种课程,不断走进人群中,不过是消解自己的那份孤独,让自己看起来正常。
事实上,在这座城市里,还有很多像她一样孤独的人,她理解他们,又不认同他们。他们焦虑,渴望走到人群里,大胆地表现自己,遇见爱情,过世俗的生活,可内心的城堡又很坚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恐惧,不适,无数次试探又很多次逃离。
小鹿说,他还从来没谈过恋爱,像个不曾长大的少年,天真又急躁。
她是他为数不多的几个关注者,他每天在微博上面画画,他的画很安静,文艺,偏蓝色和黄色风格。主角是一只小狗,很暖很萌,也很忧伤。它孤单地看着天空的风筝,站在恋人旁边,独自在车站等车。它爱上了一只隔壁的小花猫,却从来没敢走近小猫的身旁。它天天想着小猫,过着一条狗的生活。
两个孤独的人,总能找到很多同样的感受,经常会聊聊天。她能感觉,小鹿对感情的渴望,以及对她的好感。可是她知道,孤独人都不愿找同类人。只是,有时会想见一见他,看看现实中他是什么样子。
5.
第二天出门的时候,小佳特意看了看隔壁的501,关着门。
住这么久了,很少听见里面有动静。从一楼到五楼,你总能感觉到每家屋里的生活气息,吵闹声,电视声,饭香,进进出出的老人孩子,而501这些都没有,甚至很少有人进去。他有家人吗,有孩子吗?
她开始对大叔和那里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当然更多的是恐惧。他的行为太奇怪了,有点让人搞不懂。昨天把这些经历发到朋友圈,有人让她多防备,说着大叔不像好人。有的则说,可能大叔想关心下邻居吧,就是方式有点太“惊悚”了。
这天晚上回去时,大叔的门前依然亮着灯,门半开着,里面漆黑一片。她怕大叔再冒出来,几步就跨进自己屋里关上门,反锁,连续几天都是如此。在门眼里常常看到大叔探出头来,很久之后关上门,再也没出来。有次在街上遇到,他似乎想走过来说话,看着她,小佳就假装没注意到,拐进了旁边的商店,等他走远才敢回去。
有时她想,大叔难道真是想找自己聊聊天,还是有什么事情想说,而自己的防备和冷漠拒绝了这一切。可对租房的女生来说,不得不与陌生男邻里关系保持距离感和防备,特别是这样一个奇怪的的大叔。
有一次,大叔的屋里终于传出了声音,似乎在和一个年轻男子在争吵。隔着墙,看不见,隐约感知是他儿子,脾气很冲,在顶撞父亲。大叔希望儿子能够找个对象,过正常人的生活,不要再这样晃荡下去了,可儿子不让他管,还说他你这辈子都是如此,有什么资格管我……
儿子走了,再也没来过,大叔的房间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
月底,女房东来检查水表,他们就聊起了隔壁的大叔。房东说,其实他不是坏人,一个人久了,性格和行为有点怪,不懂得与人相处,有时特像个老孩子。他单身了半辈子,没有成家,也没恋人。而那天和他吵架的,的确是他儿子,却是非婚生的。
年轻时,他性格也内向,一直独自生活,后来和一个女孩好过一段时间,对方就怀了他的孩子,他以为他们能够在一起,从此生活变得不一样,可女人却在几个月后嫁给了别人。女人觉得和他在一起没希望,他是一个乏味的人,性格怯弱,人不够体面精致,不会说话办事,不会张罗,不会出面摆平纠纷,不懂人情世故的各种道道。比如在酒桌上什么都不懂,只会默默坐着吃,别人说他这么大还不懂事,傻。
他缺乏一个大人应该有的姿态和成熟,不会面面俱到应对世俗的体面。
25前,男人可以说自己幼稚,25岁后还像孩子一样,就是L0W,是傻。
这样的男人,确实没几个女人能看得上。
自那以后,也没其他女人走进他的生活,他又没有洗心革面,让自己活成一个面面俱到的成年人。一年又一年,越老越糟糕,越没有底气,他开始害怕面对爱情和婚姻,他不懂得如何去追求一个女人,如何去爱一个人,也不愿意相亲。结果,就这么孤单一辈子,看着挺可怜的。
他的儿子不愿认他这个父亲,很少来看他,偶尔来也是吵架。可他又想承担父亲的责任,他儿子快三十了,不想结婚,他怕儿子也会像自己一样,他焦虑。他开始想着帮儿子找对象,经常看到他让街坊给他儿子介绍对象,见谁家有适龄女青年就想去问问,方式有点直接和怪异,大家也没当回事。
小佳说了自己前些日子的经历,房东就笑着说:他可能只是想找你说说话,自从我们搬走了,和他来往的人少了,人老了,又没家人,渴望有人和自己说话,他一个人住在那里挺苦闷的。
房东接着又说:是不是见你单身,想给儿子介绍对象。
小佳也笑说:好可怕呀。
6.
有一天小鹿在微博上发一张旅行照片,他独自去了云南,在大理的街头晒太阳。她发现这是自己曾经见过的一个相亲者,但她没有和小鹿说。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比如他的画很美,脚本的句子像诗一样,有共鸣。她愿意在另一个世界去欣赏一个人,鼓励他变得更好,更自信,更成熟。
但有一天他说,做他女朋友吧,说他很想有一份爱情,很想,很想。
他把别人对他的好,一厢情愿的想变成爱情,天真的带着一点孩子气。但又不切实际,不是一个成熟男人会说出的话。他不明白,爱情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通过自己去寻找去爱的。可能一个人待久了,总把问题想的太简单,她能够理解,但这和能谈恋爱是两码事。她有时想起花粥的歌《你需要什么》:你究竟是需要一个女人,在夜里代替你的忧愁,还是需要这个女人,在清晨为你煮一碗粥……你究竟是需要我,还是任何一个女人。
她笑着说:“这样的话,没哪个女孩子会答应你吧。”
所以她拒绝了。
有时你不想伤害一个人,但又做不到,这不拖泥带水的冷酷和决绝是对自己和别人的负责。长大后的很多事情,无法用对错来判断,对她来说就是愿不愿意和值不值的问题,决绝的理智只是一个成熟的应对方式。
她说,我理解你的孤独,但不认同你的孤独。你生活的面前有一堵墙,心里有一个壳,你没有推倒。你应该勇敢一些,多尝试一下改变,生活会好很多。
你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自信的性格,还有一个成熟男人应有的气概,魅力,主见,给女人安全感和希望。
一定让自己变得主动,去追求,去爱,去展现自己,让别人感知你的好。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和结果,因为只有不断经历,丰富人生,才能更成熟,更自如。
如果你觉得自己过得乏味,就去热爱生活,找一点兴趣,走到人群中去。
如果觉得身材不好,就可以去减肥健身。
对形象不自信,就试着换个发型,找到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让自己看起来精神、清爽,做个精致体面的大男孩,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变得美好。
不要在意别人嫌弃你,重要的是不嫌弃自己,脸皮厚一点。
真的,一切都来得及。
7.
有一天去上班,下楼的时候,正好与大叔走了碰面。
小佳微笑着说:“您的早上好。”
大叔用他笨拙的微笑回应,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照片来。
“我儿子,单身,正在找对象。你看,你看。有他微信。”就像上次他送水果时的样子,还没等她说话和拒绝,大叔已经走远了。
她开始觉得这个老人很可爱,像个孩子。
她走下楼去,拿出照片看了看,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像哪里见过一般。
很久之后,她搬离了小区,也遇到了合适的恋人。他幽默自信,成熟,爱折腾,自带光环,一个说话做事面面俱到的成年人。
她需要的是在这个城市里的安全感和希望。需要的是值不值得付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