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圣经前世今生】摩西和他的小伙伴们(完)

来源:华拓网

这一年,先是摩西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去世,五个月之后,摩西的哥哥,大祭司亚伦也蒙主召唤而去,老一辈领导人中,唯有摩西硕果仅存。

大约是自觉时日无多,摩西决定趁自己有生之年再为接班人扫除一些障碍,于是向全体犹太人发出进军迦南的号召。迦南所处的位置在埃及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交汇处,相当于两大帝国的缓冲区,其间的城邦国家彼此独立,自给自足。也就是说,想要攻占迦南地,犹太人需要一个城邦一个城邦的占领才行。

如果按照计划走的话,犹太人本应先沿着死海南端的边缘前进,然后再沿东岸向北走,进而转西进入迦南。这条路线人称“王道”,在古代中东地区堪称家喻户晓——它是一条连接南北贸易的“中东丝绸之路”,延北方直上即可到达叙利亚地区。后来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罗马人正式把它修成一条高等级的通衢大路,据说如今现代化的约旦高速公路大体上就是按着原先的路线来修建的。但很不幸,这条重要通道的前端被以东人把守着,借路未果的情况下犹太人只得从以东的边境绕南前进。

如果说不打以东人是因为他们的地盘还不算在迦南之上,那其后的亚摩利人、巴珊人可就没有那么好命了。在路上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的犹太人一鼓作气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也正式拉开了他们进军迦南的序幕。原本无家可归的犹太人在此时终于获得了迦南边界的立足点,这片刚刚占领的土地将成为他们日后进攻迦南的根据地和跳脚板。

紧接着,犹太大军就开到了约旦河东岸的摩押平原。

这可把对面的摩押王吓了个够呛,当下也顾不上饮酒作乐了,快马加鞭请人去米甸(摩西岳父曾是那里的祭司)讨个商量。两方人马琢磨来琢磨去觉得靠自己的力量是敌不过有耶和华保佑的犹太人的,于是决定去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比夺城请一个巫师来帮助他们。

这个巫师叫巴兰,传说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之术无一不精,当然重点是他有一项绝活:他为谁祝福,谁就得福;他咒诅谁,谁就受咒诅。当使者带着大批的金银珠宝找到巴兰时,起初他是拒绝的,因为他很神奇的联系上了耶和华。可奈何摩押与米甸给予的诱惑实在太大,巴兰决定铤而走险一回!

且说这边巴兰骑着他的小毛驴就上了路,那边耶和华就降了天使下凡堵在路上,他也自知理亏就驱赶毛驴调转方向,可无论怎样都躲不开天使。万般无奈下巴兰只得打驴出气,谁想这只驴居然开口说话了:“我的主人啊,你为何三番五次的打我?”

一面是开口说话的驴,另一面是磨刀霍霍的天使,巴兰只得跪伏在地上颤抖:“万能的神啊,若你真不喜,我就不去了吧。”

天使说:“你要去也行,毕竟一切尽在耶和华的所料之中。我来不过是提醒你,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否则···”

德国博物学家古斯塔夫·耶格尔于1836年的作品《巴兰和天使》

一路风尘按下不表,待到巴兰抵达摩押王营地时,受到了妇孺老幼的夹道欢迎。第二天一大早,摩押王就带着巴兰兴冲冲的跑到了山顶,各项仪式齐备之后巴兰却说出了一番祝福犹太人的话来,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了四次,摩押王终于发怒了:“我说巴先知啊,我花大价钱来可不是请你为我的敌人送上祝福的,你是不想要命了么!”

巴兰表示自己也很无辜:“我所做的一切都在耶和华的眼皮底下,他叫我怎么说,我也不敢违逆呀。”不过在私下里,他还是给摩押王出了个主意,就是使用美人计。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而犹太人面对千娇百媚的摩押、米甸姑娘也自然软了心肠。

《民数记》第二十五章如是说:“以色列人住在什亭,百姓与摩押女子行起淫乱。因为这女子叫百姓来,一同给她们的神献祭,百姓就吃她们的祭物,跪拜她们的神。以色列人与巴力毗珥连合,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

愤怒的耶和华命令摩西将所有犹太族长枭首示众,因为他们管教不严,其他凡是拜过巴力神的,一律处死,此外,还降下瘟疫,共计杀死了两万四千人。

经此教训后,犹太人化悲愤为力量,将米甸人打了个落花流水,所有的男丁并米甸诸王,都毙命于犹太人的屠刀之下。恰巧此时巴兰也在米甸游山玩水,那岂有留他全尸之理?正可谓: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害人者人恒害之。

在回顾完自己波澜起伏的一生后,摩西独自一人登上了约旦河东的尼波山,耶和华在那里等着他,在指引他眺望迦南肥沃的土地、壮丽的山区和黎巴嫩山后,摩西安然而逝,享年 120 岁。耶和华亲自把摩西的灵魂接到天上去了,只把他的肉体“葬在摩押地、伯毗珥对面的谷中”。

犹太教创始人摩西的时代,自此终结。

(顺便一提,在公元前 13 世纪末,“以色列”终于作为民族的名称首次出现在圣经以外的文献中,之后的故事楼主会有选择的参考《圣经》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