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写律诗一定得转承起合吗?

来源:华拓网

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汉语成语,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旧时作文惯用的行文方法,后来逐渐泛指文章的写作手法。

那么律诗是否一定要用这种写作手法?

当然要。

但这不是硬性规定,只是任何一篇文章都逃不开有写作手法吧?而“起承转合”是经过千百年来总结出来,最常用、最实际、最被读者接受的写法。

我们先不说写诗,也不说写文章,看看世间万物的兴亡。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到纵横天下再叶落归根,直至死亡。这是不是就是一个起承转合?

一个王朝的建立到兴盛到盛世到败亡,是不是一个起承转合?

一个事件的起因到发展到高潮再到圆满结束,是不是一个起承转合?

用老子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道”。

文学艺术作品是干什么的?是用来叙述世间沧桑、描写人物百态、记录王朝兴衰的成品,他不按照“起承转合”来要怎么办?

哪怕是艺术另开一枝的音乐,是不是起手、渐强、高潮、消散?

我们浪漫的爱情,是不是相识、相知、相恋、相守?

有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会使用各种时空打乱的写作手法来增加故事的吸引力,但是在读者心中,无非是最后才把所有头绪按“起承转合”理顺,恍然大悟。

这是生而为人、人创造艺术的局限性,也是普通大众最好接受的逻辑性。所有文学作品,都有其内在的“起承转合”,就算表现得不明显,无非是作者增加阅读趣味性罢了。

古诗也是一种文学作品。诗是韵文,不过就是押韵的文章罢了。相对于短小精悍的绝句而言,律诗简直就是一篇大文章了。绝句由于字数多少,只能奇峰突起,使用留白写法让人自己脑补,意味悠长为好诗。律诗作为一篇大韵文,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不把“起承转合”写圆了,就是一篇失败的文章。

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看看,人家早就用“法”(不是方法,是法则)来说明了写诗得守这个规矩。

“起承转合”是大部分事件的正常时间线,所以也就是大部分文章的正常写作手法。

而律诗,只是把它变成了成文法则表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