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多年卖鞋的邻居小卢,今年58岁了,两个儿子都已结婚,儿子媳妇都很孝顺,孙女孙子都已长得老高了。
小卢今天坐我家一会儿,就听见她兜里的手机滴滴地响个不停,她就把手机掏出来语音和亲戚朋友聊天。
又给朋友说我在哪哪,然后在我家拍了图片发过去。我说小卢,你不识字,玩智能手机咋玩的那么油呀?
小卢说:“我虽然不识字,但我可以用语音和他们聊天呀。而且我还加了很多朋友圈。”我说你还真够可以的。
小卢说:”没事的时候,我在院子里拍一些花花草草,发给他们看。每次做好几个菜拍上照片发到群里,大家也都点赞。”她说着也高兴的不亦乐乎。
她还喜欢唱歌、唱戏,还会玩汉船,玩汉船时一套套的词句,幽默又押韵。
她说你就是挨家挨户玩一天我也不会重词,唱完也发到群里让大家听听她唱的如何,大家也都为她鼓掌喝彩。
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小卢,照样能玩智能手机,玩转朋友圈,生活也照样过得有滋有味。
她说,我就是不识字,都是语音和他们聊天,就是不会抢红包。我说玩着玩着你就会抢红包了。
我说你不识字怎么学会的呀,人家像你那么大年纪的,上的还是老牌高中,有的都不会玩。还有我们门口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还不会玩呢。
小卢说,他们给我说一点,我自己没事的时候就在上边一直操作着点呀点,没事就这点点那点点,不停地掰扯它,所以慢慢的就会了。
我觉得聪明的人无论处在哪个尴尬时代,只要他肯动脑筋,一样不会被时代淘汰。
我说卢呀,你如果要上学的话,你还得了?她说我也想学认字。我说你想学认字也可以,你可以坐在小学生教室里上学,从拼音认字开始。
我说就有一位叫姜婌梅的老太太60岁才学认字,70岁的时候出了第一本书叫《穷时候,乱时候》。目前已经80岁了,出了好几本书了,成了传奇老奶奶,还加入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我说我老了想上老年大学,她说你如果上大学的话,我跟你一块去吧。我说那也可以呀,但首先还是先学会认字比较好,她说也是哈。
小卢人长的白净又漂亮,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记得十七八年前,我们做生意都赶外集。她在我们门口租了一间门面房卖鞋,事实上,她做生意至少比我早10年,我们时常天不亮就起来做饭吃,吃完后把货装上车就到外街上去摆摊卖。
那时我才在我们街上买了一间门面房,借了别人很多钱。因为借的多压力大,我就想着卖大人衣服,后来我又在外街上租了一间门面房,哪个街上逢集去哪个街上卖。
每次进货没钱,小卢就赶紧给我拿,我现在还是很感激她的。
每天逢集都是上午忙,下午就开始玩了。小卢打麻将、来二七、斗地主样样精通,这些我也都会,但就是来的不精,每次输得多赢得少。我没有她精明,她赢得多输得少,别看她不识字。
后来我就只打麻将,不来二七了,因为斗地主来二七和别人组队。出的不好的话容易相互埋怨。打麻将的话一张子打错只能怪自己,避免了相互埋怨。
我和小卢她们该干活的时候,哪怕起大早也不觉得累,该到玩的时候玩的也很嗨。我们相互开玩笑,相互嬉笑怒骂,就这样说说笑笑的一天天过去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早上起来要赶外集,走到门口就看见小卢两口子正在打架,那时门口还堆了一堆石头,小卢把丈夫老田沉在了石头窝里,骑在丈夫身上,正在使劲地挥拳。
我一看哈哈大笑了起来,我丈夫说人家打架,你怎么笑起来了呢?
我说因为我看到的是”老田在下边,小卢在上面。”
这次小卢可出了一次多年的恶气,把老田狠狠的揍了一顿,能不大快人心吗?
事后我还在想,这一堆石头,正好这个大摇窝,难道说专为他俩打架准备的吗?正好把老田沉在那个大窑子里,他想翻身都翻不了。
哈哈,真有意思。
因为平时他俩打架,都是老田把小卢打得鼻青脸肿,看到那么贤惠能干又漂亮的小卢受了气,我心里还是有些难受的。
我好奇的问丈夫:”怎么这次小卢把他干趴下了呢?”
我丈夫说:“他俩打架的时候,我和另一个人只拉着老田不让他动,所以小卢趁势就把她男人干趴下啦!”说着说着,丈夫也笑了起来。
老田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人家别人都很好。就是见了小卢,不知咋回事,从来都不说她好。
小卢那么勤快又干净,每次早上老早就来把摊子出好。老田来后什么也不用做,但见了小卢,还是嘚啵嘚嘚啵嘚嘟地嘴像放小炮似的嘟噜个没完,这做的不好,那也做的不好。看她哪哪都不顺眼。
有时被我撞见,我就呵呵想笑,真有意思。
你说在一起的时候,他见小卢就够了。但你让他出去几天,他又想小卢想的不得过。回来了也不改他嘟叽叽的臭毛病,有时候就感觉两口子就是一对冤家。哈哈。
现在小卢没做卖鞋生意了,但还是很怀念我们在一起嘻笑的时光,三五天就要到这门口来玩一会儿,她们已经做了30多年生意了,两个儿子已经成家,都很有本事,也该歇歇了。
现在她和丈夫正在给别人看守着人家花千百万建的一个大庄园。每天在大庄园里花花草草,还有鱼塘、菜园子陪伴着,生活过得很滋润,不知道两口子还是不是以前那个老样子。两个媳妇也对她尊敬有加。经常上街穿的衣服很好看,她说这都是媳妇儿给我买的。
看着她脸上洋溢着幸福,我感到很欣慰,也希望她一直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