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隐东篱暮色中,霜染南山秋意浓。
把盏疏狂待明月,泼墨空灵迎清风。
褪尽繁华香犹在,惊鸿翩翩影无踪。
一阙琴音归何处?同心人去长安空。
明日立冬。
这最后一个秋夜,月白风清,适合弹一曲《秋风词》。
《秋风词》原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民国初,经古琴家王燕卿作曲,后整编入徐立孙的《梅庵琴谱》之中,成为古琴曲中著名的小曲之一,也为近现代琴人的开指必弹。
此曲宜慢弹,取音苍古,出韵幽雅,虽谱常调平,亦令人生太古心矣。
古琴曲欣赏||《秋风词》乐曲伊始,以轻柔的上滑音,展示出秋风凄清、秋月明亮的意境;第二小段,自中指、名指两上的滑音开始,至同音反复结尾,进一步烘托了落叶飘零、寒鸦惊心的秋境;秋风、秋月、落叶、寒鸦,无不诉说着寒秋的悲凉。“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接下来进、退、复、撞,淡淡地阐述了那幽婉纠缠的情结,在这迷离悲怆的秋夜,往事如烟,漫上心头,令人流连,引人追思。最终只能一声长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几个清亮的散音,渐渐浮起,慢慢升高,犹如主人公此时的心情,犹如深潭之水,渐起涟漪;以至到了下一小节,“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此两句,指法略有小异,一问一答,将相思之苦刻画得入木三分,此时,心潮起伏,剪不断理还乱。最后一句,散音开端,再两上、小立、搯起,又以同音反复收尾。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余音荡漾,思绪万千。
每一首琴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独到之处,《秋风词》也不例外。原谱后记云:“虽为短曲,而回环往复,意短情长。按、散相应之处甚多,初学入门,颇易於领会。而熟弹之後,亦不以短小而忽之。月白风清之际,一弹再鼓,动无穷之幽趣焉。”这段话说明了《秋风词》此曲的特点,虽是小曲,但却内容丰富,情感动人,其曲调流畅婉转,曲意幽怨缠绵。它用回环往复的手法,描写出了无限的相思、相恋之情。
(琴曲赏析来自网络)
古琴曲欣赏||《秋风词》江湖策马 东篱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