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道德经》和关系

来源:华拓网

每个周二,徐红红、李树东和我,三个人都会做到培训中心的场地里,拿着《道德经》,一本正经的扯一个小时的蛋。

今天也不例外。

今天读到了第五十一章,最后一句是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大概翻译一下: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恃其能,助万物成长而不宰割它们,这就是最大的“德”)

1 生而不有

无论我住在哪里,都会听到孩子被打的声音,场景也都十分的相似:一个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和一个满嘴苦口婆心的父母(有的时候是两个)。父母打孩子大概的机制有两个吧。

第一个是老子(娘)生你养你,要对你负责,打你是教育你,为你好!“为你好”是中国父母最常用的词汇,也是很多孩子噩梦的开始。交流的过程中,李老师说现在社会的诱惑越来越多,孩子不经意间就会滑入到被诱惑的地方而浑然不觉,所以他作为父母,作为一个经历过这些的父母,深知其中的哪些是好的,因此他需要帮助孩子。其中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尽量多的接触正向的人。

我立即纠正,你觉得好,你在你的那个时空中觉得好的。

李老师说是的,但是这个时代诱惑真的太多了,人相对于之前,更加容易陷入迷茫之后。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我对此深表赞同,记得BEN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讲过这样的一段话“现在的应该已经会觉得穿着胸罩的女人非常重要,因为在最繁华的大都市,很多墙体上都有一个穿着文胸的女人。对这些年轻的生命来说,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知道这个女人很重要,否则不会做那么大。”

红红不同意,他不觉得自己面临的诱惑变多了。

我添油加醋的说,其实我们面对诱惑的抵抗力也变强了。比如文革刚结束,看见一个穿着紧身衣的人,大家忍不住多看;现在走在大街上,女性们的衣服都可以衬托自己的身材,我们也就习以为常,不觉得是诱惑了。

李老师说,但是他们真的需要指导,否则,太容易被诱惑的。而且可能浑然不觉。

身边都是非常“正”的人,不会无聊吗?我上大学之前,看的全部都是非常正的书。进入大学的第一周,我就把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闲书,就是不学无术的书)看完了。

(树东老师言之未尽,其中细节请与之面谈)

第二个是你惹老子(娘)生气了,打你出出气。表达更好的是一个笑话。

女儿:妈妈,你看,研究表明打孩子不会改变孩子的习惯,我当年的打都白挨了。

妈妈:不白挨,我解气。

这种情况,只能说实在恃强凌弱,不知道有天孩子长大了,父母变老了,他们的关系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过也不要紧,父母还有《论语》《弟子规》告诉孩子怎么变得孝顺。

生下孩子,能把他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认识到面前的这个生命是我的孩子,但其实又仅仅是我的孩子,这个是多么的重要。多少孩子其实成为了父母命运的延续者,成为父母梦想的实现者,更有是父母最难的继承者。

2 为而不恃

元旦,女友问我,我突然意识到你好像不需要我给你很多意见,你是可以把事情计划好的,那我以后还需要给你意见吗?

要!

那我要怎么看待给你的意见呢?

提供意见,但是不要期待。

这让我想起来好久之前见过两个高中同学,但是他们还只是情侣。女的说,很多时候我都想和他分手,但是想想我都把他调教的这么好了,这样让给别的女孩子,实在是太亏了。两个人之间的成长,是一种艺术。这其中,从来有一个人会因为恐惧和依赖真正的成长,彼此的成长有对方的贡献,但是究其根本仍是自己内在的觉醒和发愿。亲密关系中如何做到“为而不恃”,去做但是并不觉得对方的成长是自己的功劳,不去享受我帮助他成长的幻觉,可谓大道。

当然,神一样的队友还是很重要的!

作为教育者,不因为自己的一点工作就沾沾自喜的学生或者孩子的成长跪在自己身上。老师可能教了20个孩子,但是成绩好的也就那么几个;父母可能生了兄弟二人,教得好是你的,那个调皮捣蛋怎么说呢?老师坐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常常有一种体悟:那些学得快的孩子真的不是我们教的。我的学生中,数学好的孩子说,老师你说的这个我一下子就知道了,你啰啰嗦嗦说了一节课。写作好的孩子,我只能感谢自己是写不出那样的文章的,至于绘画和唱歌,更加是天赋使然,其中老师只不过是开一扇门而已。

小到一个孩子,一对情侣,大到一个学校,一个国家,怎么不老是把别人的成长归到自己身上真的需要很多的智慧。

当然,华德福学校的发展壮大,还是要归功于前赴后继任劳任怨大公无私的创办人。

- END -

作者 | 适之

编辑 | 适之

图片 | 度娘

金钱可以创造美好,希望大家多支持太阳班孩子的报刊

孩子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