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上海的后花园
九条老街依水傍河
千余栋民宅临河而建
一式古风犹存的明清建筑
“一水九街三十六桥”便能概括为它的形态
它在宋、元期间已形成集市
清初,朱家角米业突起带动了百业兴旺
老店名店标立,南北百货齐全
乡脚遍及江浙两省百里之外
遂有“三泾不如一角”之说
现如今
它已享有“上海威尼斯”“沪郊好莱坞”的美誉
亦有“南周庄,北周庄,不及朱家一只角”一说
很多人都听过朱家角古镇的美
却很少有人去亲临欣赏
今天小泊就带大家领略这座古镇的风采
1
在朱家角,有一种文化遗产叫做五孔放生桥
72米长的五孔放生桥是江南最大的石拱桥
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
当地僧人在桥上举行隆重的放生仪式
“放生桥”由此得名
放生桥也是古镇的交通要道
桥面上游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2
在朱家角,有一种小桥流水叫漕港河
房子依水而落,人们也就依水而居
坐进一间茶室捧暖茶
看屋外小桥流水,惬意自如
亦或乘着木船穿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小桥
让人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真切地体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曼妙的感觉
3
在朱家角,有一处古街之最叫做北大街
北大街,素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美誉
街道两边明清建筑风格老店比比皆是
店门前一串串红灯笼高高挂起
粽店酒肆及茶楼立于街道两旁
来往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4
在朱家角,有一种历史遗址叫大清邮局
欧式红砖小楼
门口立有仿古邮筒和“寄信小孩”铜像
顶层的展厅里展示有大清时期各种明信片
再现了古镇邮驿的百年沧桑
在这里给远方的好友
寄出一张盖大清邮证印章的明信片
和他们一起分享你的旅程
5
在朱家角,有一种禅意胜地叫圆津禅寺
临水而建,气势磅礴
这里是明清时期文人聚会之所
寺内珍藏了许多名家字画
里面佛像不多,但精雕细刻,光彩耀目
登清华阁远眺,古镇胜景尽收眼底
6
在朱家角,有一种私家花园叫课植园
课植园,是古镇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
分为课园和植园两大部分
外表平淡无奇,里面别有洞天
园内原建筑两百多间,房房相通,房屋相连
院内建筑及景观别具一格
中西合璧建筑、明代四大才子手迹石刻、引水筑池、叠石垒山……
7
在朱家角,有一种艺术狂欢叫做水乡音乐节
这个小镇音乐艺术嘉年华诞生于2007年
每年的九月底左右
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音乐人及艺术家齐聚一堂
现代民谣和原生态民歌纷呈上演
在古镇聆听年轻的灵魂呐喊
8
在朱家角,有一种青浦名菜叫做扎肉
选用上好的带皮肉,用箬叶和草绳捆扎好
置于绛红色的卤水中细火慢熬
箬叶的清香和卤水的鲜美慢慢地渗透到肉里
粽香浓郁,味美可口,看着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有人说
没有品尝过朱家角的扎肉等于没有到过朱家角
9
在朱家角,有一道乡野美味叫做熏拉丝
做熏拉丝的原料是癞蛤蟆
宰杀去皮洗净,酱料腌渍,烟熏火烤
就变成了脱胎换骨,面目一新的绝世美味
一股特有的烟熏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这道美味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梦天鹅"
10
在朱家角,有一种软糯味美叫阿婆粽
在这里
几乎每隔几步就有一家棕子店,口味各式各样
这里的粽子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
腌笃鲜粽、八宝辣酱粽、鱼松蛋黄粽……
每家店的粽子都是现包现煮
真可谓“粽子一条街”
家家门上挂着与电视美食专栏主持人的合影
朱家角的美
是一种非常自然而又令人舒适的美
每一处街景都散发着古镇淳朴的气息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兰棹彩舟、古弄长街
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风韵
如果你喜欢古镇
那么,你定会沉醉在朱家角的慢时光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