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人码字十多年,以及5年报媒从业以来获得的经验,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我开始码字的时候,还是纸媒的黄金期,所以我今天的内容,主要针对纸媒,但对新媒体也有参考之处。
【投稿姿势如何摆?】
当你喜欢一位异性并打算追求时,
你会做什么呢?
是死缠烂打不管不顾的追求?
还是低眉顺眼有求必应招之即来呼之即去?
还是曲线救国,先获得对方闺蜜或哥们的支持?还是刻意观察对方喜好,再投其所好?
恋爱其实是门技就活。
但凡是能被你推倒或者撩到手的人,
并不是因为你有多厉害,
也不是因为你诚意最深,感动天地。而是因为“你条件最好,符合对方要求”
更有利于对方在今后的两人关系中保持优势地位。可能我这番言论会招来板砖,但仔细想想就是这么回事啊。。
投稿也一样。
你想投稿的报刊纸、杂志、网媒就是妹子就是硬汉帅哥,你一见倾心或者日久天长生情,好感爆棚,那么,如何撩呢?
1:首先要确定对方能不能撩!
对方是已婚还是未婚?
有无男朋友或者女朋友?
对方刻板保守还是激进开放?
也就是说,投稿前你至少应该吃透媒体风格。
我常参加一些新闻培训班,
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
一家日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
互动环节中,很多人提出类似的疑问:
你们报纸需要哪方面的稿件?
你们应该寄样报,我们好知道稿件是否采用。
给你们投稿,从未收到过回复。
我觉得自己写的很好,为什么不采用……我们单位也有订报,可我都没赶时间看……
这些提问我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要投稿的媒体需要什么稿件你都不知道,你竟然要给对方投稿?
这分明就是连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美是丑都没弄清,就想立刻把人家扒光了推倒睡服!
敲黑板划重点啊,小伙伴们!
吃透媒体风格很重要!
吃透媒体风格很重要!
吃透媒体风格很重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媒体风格决定了它们栏目的设置。
比如新闻类报纸,当然是新闻为主。
头条基本上都是重大新闻,由专职记者来写。
你们村开了个会,表扬了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你们村换了个村长,讲党性有原则,马列毛邓三个代表熟记于心……你觉得都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事情,对不起,这种事,只能在你们村的广播里喊。
就不要哭着喊着上头条了,何必为难编辑呢?大家都无冤无仇的,就不要互相伤害了。
杂志也一样,比如《故事会》。
人家从创刊开始,就只专注讲故事这一件事。风格非常固定。
你非要把自己写的散文或者通讯投给人家。即使人家不忙,也懒得搭理你吧。
《女报》大家都看过吗?
早期旗下有《女报时尚》、《女报情感》、《女报生活》、《新故事》等多本杂志。
我年轻的时候,啊不,我一直都很年轻!
我特别喜欢看《女报时尚》坚持订阅了大约15年。她的栏目设置即使现在我也能张口就来。
“一个人和一座城”、
“职业特工"
“倾城之恋”、
“爱的主打歌”、
“爱的食字军”、
“爱情在野党”、
“滚滚红尘”
卷首基本由杨小果包办,后面改成每个编辑都要写。比较固定的作者有艾小羊、榛生、李月亮、沈嘉柯、谢三少……
这些栏目也各有特色,比如倾诚之恋,基本上男女主角都互相深爱,最后都能在一起,有段时间比较变态,要么男主死要么女主死,不死就不能倾城似的。
”爱情在野党”,男女主角基本没戏,分手是唯一结局。“滚滚红尘”的故事背景基本都在1980年之前。
我特别年轻的时候,总是喜欢给《女报时尚》写信,而且都有被刊登出来,他们有一个栏目专门刊登读者来信,我总是很有信心我的一定会被登出来,因为看了那么多年,我知道他们会登出什么样的信。
《女报时尚》里,一篇稿子写的用心还是草率,基本读一遍我就能判断出来。我也给栏目投稿,也中过。我读了那么多年,知道什么栏目需要什么样的稿子。
有两三年,我会把杂志里打动我的稿子进行做笔记拆解。
这稿子是如何开头的,
如何过渡的,
情节如何展开,
悬念如何设置,
又如何收尾。
《知音》也是我长年订阅的杂志,是拆解笔记做的最久的,人物稿、明星稿、事件稿分门别类做拆解做笔记。
功不唐捐,我进入报社后,除了跑新闻以外,还负责一个“情感倾诉”的版面。
由于长年对《女报时尚》的情感文拆解,使我在采访和写作时,不由自主就按拆解套路进行了。说句不知羞耻的话,我写的情感文,在当时整个报系都是数一数二的。
对《知音》的拆解对我帮助也很大。
新闻特稿无非就是人物特稿和调查类特稿,《知音》这两类稿件也非常集中。我在知音也上过稿,在写稿之前我心里就清楚,是投给哪个栏目的。投给“名人明星”栏目的稿件,绝不能写我家隔壁王大爷。
比如【读写大本营】,书评是最大特色,那么你投书评稿就比投小说和段子中稿率大。
总之,投稿前,研究你想上稿的媒体风格,熟悉栏目设置,了解用稿要求,就相当于你对喜欢的人多方观察打听,确定人家能撩能勾搭,然后再出手。
2:撩吧,用胆大心细的方式。
确定对方可撩,就去撩吧。
胆子要大!
不要觉得媒体只用大牛、名人的稿件。自己戚戚无名,写的稿子也不如别人精采,所以不敢投稿。投稿又不是杀人放火,有啥不敢的?
大不了不被采用嘛,又不会怀孕!
你不投稿,就永远没机会上稿。
就像不下水是学不会游泳的!
新人刚开始可以给本地报、刊、网站投稿。稿费低一些甚至没有,但上稿竞争没那么激烈。当你提升到一步程度时,再向大报名刊投稿。
报纸副刊的稿费特别低,低到你都不好意思去邮局领,但好在,现在的发稿渠道也很宽,
你可以注册公众号、简书、天涯、头条,把稿件投给自己,让读者打赏。
其次,心一定要细。
严格遵守对方投稿要求。
对照栏目针对性投稿、字数上、时间上都符合要求。
现在投稿基本都不用书信而用邮件。如果你有用书信投稿的习惯,赶紧改。
尽管有些报刊依旧“三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另行处理”,但实际上如果你的稿件编辑喜欢,基本7天内就会给你消息。
邮件主题要写的一目了然。
编辑们都很忙,一天收到上百封投稿都正常。
千万不要把邮件主题写成“无题”、“投稿”之类,也别直接把稿件名称放上去。
因为非常不突出,还会被当做垃圾邮件删除。
我在报媒5年,只要收到上述命名的主题邮件,根本不会点开看,直接“彻底删除”。
一来,我担心那会是广告或者病毒邮件。
二来,你自己都没标明投给哪个栏目的稿件,估计我也用不上,这是投稿态度不端正,即使是正儿巴经的来稿,我也不看。
或许我有些偏激,
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大部分的编辑记者都是像我这样处理来稿的。那么,正确投稿邮件主题如何写呢?
举个例子:
我要给“读写大本营”投稿。
邮件主题我会这么写:
夜妖投稿 原创首发 书评《一往情深深几许 读《我曾悄无声息爱过你》1300字
这样的标题把稿件信息全都呈现了,
编辑能立刻决定看不看这篇投稿,
至少编辑不会反感,
至少编辑能判断出这个作者是有诚意的,而且绝不是新手。
大家明白了吗?就像我们念书时写作文一样。
哪怕你文笔有限结构混乱甚至跑题,但你字迹工整,段落清晰。老师至少会给你一个印象分。
说完邮件主题(标题)再说正文。
有的编辑记者喜欢在邮件正文里看原稿。
有的则喜欢从附件中下载原稿阅看。
投稿时,把原文在邮件正文中贴一遍。然后在附件里再挂一遍。把选择权给编辑。
这里说的排版是指基础排版。
把排版弄的很复杂很花俏是大忌!
编辑排版大多用方正排版,从TXT或者WROD直接导入后再重排版。
你稿件排版越花俏反而增加编辑工作量。至少得把你的格式“全部清除”。
那么稿件如何排版呢?宋体、三号、四号字,行间距22-26,看起来是最舒服的。
再次敲黑板,划重点!
一定要分段!
一定要分段!
一定要分段!
“稿件不分段 品行不过关!”
大家看看报刊杂志上的稿件,一两百字就要分段。微信公号也一样,如果一篇文章从头到尾只有两三个分段,你的阅读感受会很差很差。
我业余有帮一杂志看稿。
一个星期看完50篇稿件是常态。
有时我也评稿改稿,都是2500+以上字数的稿。一遇到不分段的,立刻火冒三丈,
换位思考,300字不分段看的都累。何况2500+字?
连段落都不分,编辑完全可以凭这一点就判定你投稿态度不端正,写出的稿件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像你强调自己内在优秀可外表邋遢无礼,别人怎会对你有好感呢?又怎么能看到你的内心呢?
你写一千字的文,至少分应该分出4到5段。三千字的文,只分4到5段,哈,你根本不会写稿!
3:投稿要摆哪些姿势?
投稿还讲究“动作要快,姿势要帅”
勾搭编辑“出手需准,使劲要狠”。
【一心一意只跟一个编辑】
每个编辑负责的栏目不同,或者共同负责一个栏目各自组稿。投稿时,一家媒体只投一个编辑。
千万不要天女散花,给每个编辑都发,这样会造成编辑之间工作不便,这种做法也是编辑十分反感的。
【关心编辑作者有责】
关注编辑的微信微博。通常编辑会在上面放近期组稿要求。你看到了就可以第一时间准备。
其次编辑也会晒些日常,点个赞,写个评语。在编辑面前常露脸混个脸熟博个好感。
如果编辑有公众号,常去围观。有些编辑喜欢写业务干货。你关注阅读就是别一种主动学习。
时不时留个言,谈谈自己的体会看法,打赏个三块五块也是心意和认可。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来我往中的感情增进。用最大的诚意待人就迈好了第一步。因为“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