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反脆弱---模型

来源:华拓网

        延续上一章的主题,本章以技术语言来阐述问题。 对概念做进一步深化,内容也将更具体。工作久了都会产生出一个或多个模型。如出门开车,哪些时候会堵车,应该如何处理,每位车主各有妙招。作者从房地美事件引出衡量模型的质量,如何看到该模型的本质,又能看到风险。我将从模型,模型的组成要素,模型误差上总结本章内容。

模型

        模型我们需要关注三个要素: 输入,模型,输出。例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手机打电话,你只关注输入正确的号码,“按下拨出按钮”后,经过模型的转换,对方按下“通话按钮”,开始整个打电话过程。你并不关心模型具体是如何实现这一过程的。

你是工程项目主管,让你组织一个会议,你驾轻就熟地组织、通知、准备、实施,最后取得会议成果。那么,从最简单的角度来看,你就是“输入”,会议成果是“输出”,其他的都可以打包成“模型”。当然,你也可以将其他人都当作“输入”,这样模型可能会略有变化。

      从上面二个案例中,我们将模型分解为二种视角,黑盒视角和白盒视角。黑盒是将模型当作一个整体,只关注具体实现的功能,更注重用户的体验过程,简单方便性。白盒刚好与黑盒相反,关注模型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这个过程的。反脆弱就是一步步的来解剖这个白盒模型的思想路径。

模型要素

      模型是一组彼此有关系的元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整体。从白盒视角进行分析,模型内部有元素,关系或结构,实现功能三要素组成。

元素是构成模型的各个部分。

元素之间的关系或结构,是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关作用形成的架构。

实现功能是各个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某种功能。如力学中形成的一种合力。

正面模型与负面模型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事物具有单一性。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是伤害而不是益处,片面性有导致我们低估随机性及其带来的伤害。通过三元结构来简单区别事物:

        第一类:对喜欢干扰(或错误)的事物。

        第二类: 对干扰(或错误)持中性态度的事物。

        第三类:厌恶干扰(或错误)的事物。

从波动性和随机性来定义两种不同类型的模型。

模型误差

      健康作为温度的函数,祖母的健康程度在温度变化面前是脆弱性,祖母健康程度一定有最大值。温度的越是升高,健康反而下降。同样,温度越是降低,健康也是下降。

变量函数与变量本身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非线性越大,变量的函数与变量本身的行为差异就越大。

2. 变量越不稳定,即不确定性。

3. 如果该函数呈现凸性,那么变量函数的平均值将比变量平均值的函数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