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个故事: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一起吃。最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衬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鸟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体制内的那点事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通常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跤,他会被人们笑为“笨蛋”,如果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各摔一跤,他们会被人笑为两个笨蛋。按照“修路”原则,人们正确的反应应该是:是谁修了一条让人这么容易摔胶的路?如何修正这条路,才不至于再让人在这里摔跤?如果有人出错,可能是个人的原因;如果有人在同一地方重复出错,那肯定是路有问题。如果你发现有人工作偷懒,不一定是人的本质是惰性的,很可能是因为现行的规则即“路”能给他人偷懒的机会;如果你发现有人不求上进,不一定是他不思进取,很可能是因为现行的激励措施还不够得力;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经常加班到很晚,不一定是他具有为公司奉献的精神,很可能是因为他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得当甚至故意赚取加班费;如果你发现一个公司经常出现扯皮现象,不一定是大家都喜欢推卸责任,还很可能是因为“路”上职责划分得不够细致明确。因为只有好的制度,才不会让好人有变坏的机会。
接着,我简单说一些体制内的规则导致的现象,体制内经常有人说,能者多劳嘛,说多了听多了,就会知道这话在体制内就是贬义词(类似傻缺,多劳多担心多出错少拿钱)。为啥这么说,体制内分工不明,有些事谁都可以做。本来不是我的事,帮着帮着就成了你的义务,以后有这事都过来找你。所以,体制内干活能推就推,一接手就变成你的责任,多做多错少拿钱。体制内,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事听话领导的话,搞好与领导的关系。这样领导会安排活少钱多相对轻松的岗位。人都不傻,谁不愿意多拿钱少干活哈。
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制度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制度。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