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先贤智慧再领悟。重温思想巨匠李耳的经典,体会领悟大道和立身处事境界的不同,解读的版本有差异,希翼抛砖引玉,呼唤现代版的《道德经》,企盼共享思想巨匠的智慧光芒。
续上篇,每篇转换三个定律,思路方法路径开篇文章已经表述,不赘述。
一、解字
百度上的象形字典查找出这三篇任选的5个字解释。 字源解说:往,本义,动词:对投奔明君、归附乐国充满期望。 动词:去向明确的目的地,前去。 时日逝去、过去。 介词:朝,向。文言版《説文解字》:往,之也。从彳聲。古文从辵。
出,本义,动词:离开城邑,行军远征。动词:离开居所远行。显示,显现,表现,发生。 提供,释放。开支,消费。 生产,产生。 越界,超越,脱离。量词:番,节,段,局。 文言版《説文解字》:出,進也。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凡出之屬皆从出。
欲,本义,名词,永不满足的心念。 名词:色心,性的本能需求。 动词:想,要,相要。 文言版《説文解字》:欲,貪欲也。从欠,谷聲。
化,本义,动词:由昂首向天到翘脚入土,即自然死亡。 动词:改变,改造,变成。文言版《説文解字》: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聲。
侯,本义,动词:带着弓箭埋伏山崖,守候猎物。 动词:等候,等待。 名词:在封地苑囿田猎娱乐者,爵位名。《尔雅• 释诂》:公侯,君也。又五等爵之次曰侯(白话:诸国信服的王侯,就是君。又有一种说法认为,次于五等爵位的叫“侯”)。
限于篇幅,其余的字不一一枚举。
二、转换
(一)《李耳定律》之得道成势定律 ,原文《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执 大 象 , 天 下 往 。往 而 不 害 , 安 平 泰 。乐 与 饵 , 过 客 止 。道 之 出 口 , 淡 乎 其 无 味 ,视 之 不 足 见 , 听 之 不 足 闻 , 用 之 不 足 既 。
本章讲的是规律与天下万物关系,人财物天性是追随规律的,掌握规律者得天下万物的崇拜,起名《李耳定律》之得道成势定律 。
《李耳定律》之得道成势定律 --牢牢把握了规律的“牛鼻子”,普天下的人们都对投奔明君、归附乐国充满期望。向往投靠他甘居其下而不争夺话语权,大家安居乐业太平无事地改进自我为了吉祥与幸福而奋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旅居他乡的人留了下来,规律本身是朴实无华的表述:如同清汤寡水,没有滋味让人感到与众不同的诧异而好奇尝试。观察他未必能有发现,用心留意听,搜索未必能听到什么,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收获必然是满载而归。
(二)《李耳定律》之教化务实定律 ,原文《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 欲 歙 之 , 必 故 张 之 ﹔将 欲 弱 之 , 必 故 强 之 ﹔将 欲 废 之 , 必 故 兴 之 ﹔将 欲 取 之 , 必 故 与 之 。是 谓 微 明 。柔 弱 胜 刚 强 。鱼 不 可 脱 于 渊 , 国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
本章讲的是教化人的方式方法,循循善诱,对症下药起名《李耳定律》之教化务实定律。
《李耳定律》之教化务实定律--诱导关爱教化使人低调实实在在不作秀地自我收敛,必先明确目标,紧紧把握,全力以赴,实实在在,紧张有序地推进;诱导关爱教化使人低调实实在在不作秀地谦虚守拙,必先震耳欲聋,振耳发聩加强警示教育;诱导关爱教化使人低调实实在在不作秀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必先做到众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打牢基础;诱导关爱教化使人低调实实在在不作秀地战胜敌人取得胜利,必先给予鼓励,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秣马厉兵。这就叫做虽然循循善诱,谆谆教导,阐明道理。行动胜过空想,践行胜过空喊,豪言壮语万万千不去行动等于零。着重指出脱离积水的深潭鱼不可以生存,特别强调脱离国家法规法制人就不可能得到上苍的佑护,生活就会步履维艰。
(三)《李耳定律》之守道自化定律 ,原文《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 常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化 。化 而 欲 作 , 吾 将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 无 名 之 朴 , 夫 亦 将 不 欲 。不 欲 以 静 , 天 下 将 自 定 。
本章讲的是恪守规律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规律威力最大,起名《李耳定律》之守道自化定律。
《李耳定律》之守道自化定律--规律长久不变的普遍适用的道理持之以恒不会发挥异常作用,作用始终如一,不会有例外突破。要成为统治者必须实实在在原原本本坚持遵守规律,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奋进终生得以充分发展。万事万物自生自长充分发展而加以开发利用,我就要用适宜它的规律根据其本性来定位开发利用的方案。原原本本,一丝不苟地遵守规律,千万不能有丝毫欲望因素干扰。涤除欲望坚持遵守规律,天下便自然而然实现稳定、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