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自己的生活过的有点太安逸了,没有了之前的工作还是生活上的各种压力,有的时候浑浑噩噩的一天就这样的过去了,虽然是一天天的过,但是总感觉少点什么,虽然自己知道这种状态,但是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描述和表达,于是乎就有了一篇文章的由来,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做什么?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一定的惰性,也可以叫做劣根性,这一点无需隐瞒,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的,但是一些人会很好控制这个度,让它表现的不是特别明显,这些更多的话是那些比较成功的人,但是有些人就是抱着得过且过,破罐子破摔的态度,这些人更多是我们口中的loser,如果你说我不是loser,所以我不是那种得过且过的人,你更多的话就是在走向得过且过的过程中。
在这里还得提到了一个我之前领导经常给我说的两个关于「做了」和「做好」的区别,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工作中,那些事情是做了?那些事情是做好?之前我对这两个词理解不是特别的深,可是有一天早上在早餐的时候,突然想明白了。
因为平时我早餐的习惯就是一家早餐店一杯豆浆加两个饼,这种习惯可以理解为我们工作的中事情做了的状态。
但是我那天突然在第二家买了一个茶叶蛋第三家买了两个生煎,另外在第一家买了一杯豆浆,开启一天早餐生活,突然想通了
这其实就是做好的一个状态,其实在一件事上面做精、做细、做通。
记得很早时候看过一篇周鸿祎的写的一篇文章:大意的话就是年轻人不应该在一个公司混日子,因为对于公司来说你在一个混十年,假如年薪10W的话,公司的损失也就是百万元,但是对于自己来说的而是十年的大好时光的被便宜的贱卖了,个人觉得是有点不值得的,因为十年的光阴,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自己拼搏五年然后创业,那么后面五年而去创业,创造的财富难道会比百万少么?也不一定,对吧?
也会有人说,我就是喜欢安逸的生活,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从个人的选择的角度来说,并没有错,因为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是不希望你在应该奋斗的年纪而选择舒服安逸的得过且过。
图片来源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