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心俱乐部”是亦舒一本小说的名字,原本觉得“寂寞”是个浮夸的词,但在亦舒这里,变得脱俗了。她笔下的女子,大多雷厉风行,可夜里也会扑在床上痛哭,或是陷坐在沙发里,怅然若失。啊,明明未曾拥有。
我时常怀疑世上有若干名词是人类虚设来自我安慰,对短暂虚无痛苦的生命作一点调剂--像朋友,爱情,希望这些术语,不外是骗我们好活下去。
今天朋友和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她觉得这是亦舒的精神状况。我表示认同。俩人相互矫情了一会儿,接着各干各的事。
伤心的时候就想读亦舒,虽然有时会更伤心,但是情愿。
一直不忘某本书里一段对白:“你家好似一间五星酒店。”“我个人值几颗星?”“天上所有的星。”
觉得亦舒笔下人物的交谈就像智者对话,所以简单的几个字就能把人打动。因为我们最最稀罕的,就是“懂得”呀。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爱读的第一本书是她最出名的《喜宝》,那时只觉得新奇:“原来情妇也能当女主角”。把它当言情小说看,实在太不懂事。
第二次读这本书,因为自己的三观变化了许多,对主角姜喜宝也完全能理解了。忘不了失眠最苦的那个夜里,不知道怎么平复心情,如何评价她,若是自己又该如何选择。对,是庸人自扰,发誓不看第三遍。
可是时间久了,那些细节飘在脑海里,又开始怀念。喜宝和勖老先生能遇见,终究是各自的运气吧。虽然忘年的婚外情诸多不好,可是他们之间的对白真的浸透着温情啊。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爱。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如果两者都没有,我还有健康,我其实并不贫乏。”“以后你会什么都有,别担心。喜宝,我很高兴你把爱排在第一位。”
没有什么可以解决那种渴最喜欢的一本叫《圆舞》,因为此书塑造了我最喜欢的傅于琛。他说真正的淑女从不炫耀,因为心里没有自卑;他还说下流的男人才说女人是非。我把这些金句子记得滚瓜烂熟。
“十年寒窗,十年苦干,再加上十足十的运气,才能有一份事业,你别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大多数人只能有一份职业,借之糊口,辛劳一生,有多少人敢说他的工作是事业?”
第二次读,心情又不一样了。“当大人像小孩的时候,小孩只得迅速长大。”“我有的,他们都看得到,我没有的,他们都不知道。”
第三次,绕在我心头的又是这样的句子:“这两年的生活,到底如何?”“你是指没有你的生活?渴。没有什么可解决那种渴的感觉。”总觉得将一种深爱而不得的心情写到了极致。
失去的东西,未曾属于你还喜欢一本叫《玫瑰的故事》。玫瑰是个太过美丽的女子,人见人爱。她的故事太过传奇,反而没什么可以学习的地方。倒是她的嫂嫂,玫瑰在青春叛逆的时候只听她的话,因为她是难得的明白人。那个叫更生的女子,最后想要离开自己的丈夫,因为自己是个有能力的女人,所以有余力追求自己的爱情,既然他给不了,那就离开。
真喜欢这样知性、独立的女人。可是最后她又回到他身边,这才是现实。因为她想要的,别人也给不了。
我们看了那么多人的命运,突然不知道要怎样继续自己的人生才好。自己一直是个较真的人,却发现那些不认真的人照样过得可幸福了。不被支持的婚姻,最后还是合家欢乐。只凭美貌的女子,她的追求者照样排成了长龙。
最近关注了蔡澜先生的微博,发现挺有意思。粉丝提问,他觉得不蠢的问题,就会转发并回答。有人问,亦舒最近还在写吗?先生回答:每日定时写。也有人问过,爱读亦舒的女子是不是很难嫁出去,先生只有两个字: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