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欲望这么好的东西,不要陪葬给无趣的房地产

来源:华拓网

今天想谈谈欲望。

我曾经那么喜欢的连岳大叔又开始说应该买房了,所以就想balabala说说欲望。

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概是,低欲望让你退化,大房子才是拯救你人生目标的解药。

为了实现欲望,你还应该不断的买房,买更大的,位置更好的,环境更舒适的,房。

我开始想说,中国人对房子的迷恋让人瞠目结舌,但后来想到美国的次级债,我应该说,好像人类对居住场所的追求是普通人给自己设定的瘾。

所以我就想聊聊,这个时代,当下的中国,此刻的北京,我自己,到底欲望的指向是哪里。

大刘写完了三体,完成了他的创作欲。

连叔接了篇万科房子的软文,交了一份作业。

都是欲望,有高下之分吗?

真的只是个问句。

欲望是,满足自己的所需。我们这个物种,就是靠着这点不灭的火种,不断改造自然,获得今天这个星球的霸主地位,并开始向外部观察我们自己。

那么欲望还是房子吗?

我当然赞成人类应该有更强的欲,但这种欲,可以是求知、可以是探索、可以是享乐、可以是思考,人们的任何动机,都可以归结为欲,不过,房子在这个国家被反复提起来,还是让人有些心心生厌了。

房子的背后,是领地欲,是安全欲。

我不明白,经过百年的人类,到底还觉得有多不安全。

我也不明白,黑天鹅已经变成天鹅湾的时代,房子的背后怎么就变成了安全。

我想起了加拿大的房子,看上去也不错,不过煤气水电都自己管,每年还有很高的物业税,好像颇为不值;中国的房子,没这些问题,好像是可以买下来一直住下去的,但对于丁克如连岳老师,不知道一个不再延续下去的物业,价值究竟在哪里。

如果中国政府以租代购的目标到达,如果有一天房子居住非炒的日子到来,如果房产税,维护费,贬值,难以变现一系列房子的负面属性放大,我不知道,那时候房子怎么就指向了欲望。

我相信,所有的人,物质满足到一定程度,都会有失落感。就觉得再奋斗下去好像没什么意义,于是就找到新的方向,这些,我都想到。

我只是没想到的,是这个新的方向,居然是这么的没有创意。

居然还是房子。

比起房子,我更喜欢地段,我更喜欢舒展的人生,而不是房奴的日子;比如梁文道,他自己形容自己流动性很强,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住酒店,没几件自己的衣服,一年有两次会去禅修;一天的时间里,好像自己独处的时间很多,会读书5到6个小时。

有点儿过,但并非无法理解。

我的生活,更喜欢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区分开,两到三个小时能做的事情,好像除了逛街、运动以外,就没有别的。吃饭聊天会有,写作读书会有,但如果都是要用去四五个小时的,就会觉得身体有不良的反应。

这些我都归结为欲望,这些自由的欲望,驱动我每天的生活。

有的时候会见一些人,有的时候会写一些文字,大多数时候,会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想自己的工作还能给哪些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当然有很大自我麻痹的成分,但也依然是幸福啊,也依然是欲望被满足的样子。

那些满足我欲望的清单里,唯独没有大房子。

我反而喜欢,方便的地方,不需要出去的话就有人送过来新鲜的水果蔬菜(这在今天的北京真的已经是现实),进门是一个小玄关,然后就是客厅和书房一体的一个空间,有肃静的书和简洁的家具,有温暖的灯光和巨大的纯棉床单,打开窗户的view,大海也好,城市也罢,最好是渔人码头的渔火繁星,要么是都市里的暖灯清风,这个空间,只有我自己,还有我另一个灵魂,相互对话,舒适惬意就好。

是不是没有大房子我就没有了奋斗的目标,这个问题就因人而异,如果奋斗是瘾,事业是基因一样想一直留存下去的召唤,马化腾不需要大房子也会继续掌舵腾讯,王石也是用了那么多年才退下来;如果乐手的乐趣在于敲击出自己喜欢的节奏,感受众人在音乐中舞蹈的律动,那么一整个夜晚,灵动的音符都不会停止跳舞。

就好像,一些人把敲击键盘当做最大的瘾。

有人把美好的肉体当做瘾,在健身房里流连忘返。

我们都在追寻欲望的道路上,收获片刻的欢愉,最终奔向宁静的荒原。

欲望丰富如人性,远非一栋房子可以概括。

愿你我精彩,如这颗幸运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