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蒙元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来源:华拓网
蒙元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蒙元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蒙元虽立朝不足百年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或许绝对但也侧面体现了元代对中国的影响。大概因为蒙古迷信武力轻视文化,元朝留下的资料实在了了使我们很难看清当时情况,但从南宋亡国后中国历史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蒙元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首先制度上由蒙元之前的开明专制到元明清三朝绝对专制,朱明虽然推翻蒙元恢复了汉人政权但他却完整保留了蒙元的专制特色并加强之,他实际继承的是蒙古而非宋的传统。满洲看到晚明出现民主思想萌芽(黄宗羲《原君》提出限制君主权力,揭露君王牺牲万千百姓之性命只为博得他一姓之私产)很不利于统治,则一方面大兴文字狱肆无忌惮地屠戮士子之心,另一方面继续加强皇权到雍正设立军机处达至帝制时代顶峰。这方面俄国也类似,俄罗斯被蒙古统治了240年,后来虽赶走了蒙古人却迷恋上了专制,从俄国沙皇的独裁到今天的普京强人政治,可以说这根专制主义的毒刺至今还未拔出。

蒙元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思想史来看宋以后处于停滞状态,宋代产生了新儒家理学就再看不到中国思想史有新的发展只是在不断改造深化理学,虽然晚明出现了心学但那也只是小的插曲,心学对中国影响还不如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资源来源于心学,心学可说墙里开花墙外香,日俄战争的海军司令东乡平八郎曾说“一生俯首拜阳明”,可见一斑)入满洲之后官方主推理学,心学处于被批判的地位直到晚晴三大思想家之一的船山都还在批心学。

蒙元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文化更不用说了,由唐诗宋词雅文化到元曲明清小说的俗文化而且再难恢复到那种阳春白雪里去,似乎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专制也是如此自从走入绝对专制就再无回头路了。文化上的由雅入俗只是文化衰落的冰山一角,虽然元代也会有《富春山居图》青花瓷赵孟頫的书法但却无法掩盖整体上的衰败。你读文化史从先秦到两汉、魏晋、隋唐、两宋、元明清会有这种感觉。先秦自不必说那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先秦诸子可谓星光灿烂,两汉虽不如先秦但汉赋古文也是独步古今“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说,魏晋风度千古风流之后就是唐诗宋词。从书院的发展上也可以看出,书院最早由宋代理学家们为了寻求官学之外的空间而兴起,到元明有大的发展,特别是元代,但是元明之书院跟宋之书院其实已有本质不同,元明的书院更多是官办或者弥补官学不足,再已不是宋代书院为了追求思想的空间摆脱官学控制反而走向其反面。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感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可谓一语中的。

蒙元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科技上有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宋代科技水平可以说达到冷兵器时代的最高峰并开始热兵器的探索,但之后我们就开始落后于世界。明代虽有神机营火器了得,但那是国外进口跟宋代把火药传入欧洲完全两个概念
蒙元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我们在八百多年后的今天回望这个远去的时代并不是为了怀旧其实是希望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更多了解。中国近代转型如此困难唐德刚先生说如走三峡,从1840年中国被动的进入世界到甲午海战洋务派彻底失败,戊戌变法仅百日维新,黄兴孙中山建立民国,宋教仁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选举就在他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他将成为第一任民选国务总理组阁之时就被暗杀于赴任途中。为何中国近代化这么困难包括李约瑟难题,了解蒙元或许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蒙元中国历史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