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个人而言,那种从头到尾都是英语的文章,要是陌生单词太多,总会忍不住去查单词,从而失去了阅读的乐趣,英语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这里给大家分享的文章都是以中文为主,但是一些值得注意的字、词、句都用英文挑出来了,一篇文章看下来,能熟悉很多高频词汇。要是文章多看一两次,这些词汇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啦。
给大家都准备了很多很多篇文章,够看很久啦。
文章的主题也很丰富,能帮助大家掌握各种场景里的高频词汇,
不多说了,直接上链接。小伙伴们自己去看吧。
言归正传,一起来读文章。
对于实在记不住的单词,建议大家做下笔记哦。
撒过谎吗?恶意中伤的谎还是善意的谎(white lies)?从为自己开脱找理由,到隐瞒残酷真相为他人着想,我们越来越善于“面不改色心不跳” (lie with a straight face)地避开真相,但是,我们识破谎言的能力却远远不足(Weare surprisingly bad at spotting lies)。
我们总想想当然,当一个人说话时坐立不安(fidget)或是显得局促(squirm)便是没讲真话的体现,常常看到对方眼神飘忽不定(with shifty eyes)就下定论:他肯定在撒谎!但科学研究表明,这么武断真不靠谱!
比如一个人眼神飘忽,大多是情况下反而是他认真思考或极力思索的表现(thinking, or accessing theirlong-term memory)。当然一些肢体语言和表情(body language and facial expression)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识破谎言(root out lies)的依据,但仅仅凭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没有匹诺曹的鼻子(Pinocchio’s nose),识破谎言也绝不像我们想当然的那样简单。那么有没有相对更加有效地方法来判断说话人是否在撒谎呢?大量深入的研究(exhaustive study),给了我们一些明确的方向。
Key point:注意“与谎言有关的交谈信号(Talking Signals linked to lying)”
人们在讲话时会传达出许许多多的交谈信号(talking signals),重复,语气词增多,打结巴,这些等等都是带有着特定信息的表现。如下几个高频talking signals的出现或许很大程度上说明你面前的此人正在说谎:
含含糊糊打哈哈,绕过细节(Being vague; offering few details):他平时说话很是细致,关键信息一点不含糊,逻辑清晰,突然含糊不清面对你的问题,还对细节磕磕绊绊不解释,多半证明没说真话。
回答问题前重复问题(Repeating questions before answering them):这是非常明显的撒谎表现。“你刚才去哪了”“刚才去哪了?啊,我去了趟公司”显得自己没听清,实则在为撒谎做准备(prepare for telling a lie)
只言片语地讲话,不连贯(Speaking in sentence fragments):原理同上,平时他说话流畅,你突然的发问让他束手无策(at a loss what to do),只好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几个词或短语,搪塞之中必定不全是真话。
被质疑时无法提供特定细节(Failing to provide specific details when a story is challenged),八成在说谎。
修饰动作(Grooming behaviors),:例如,拨弄头发(playing with hair)、手指放在嘴唇上(pressing fingers to lips)。一个人说话时有肢体动作(body language)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过多不必要的修饰性动作(grooming behaviors),可能是因为要说谎了。
除了以上细节,我们还需要从不同角度的方法中去研习如何能更好地detect deception。科学家们表示“detect deception”也是需要大量训练的
"Without training, many people think they can detect deception, but their perceptions are unrelated to their actual ability”-很多人认为他们不需要什么训练就可以识别谎言,但他们这方面的洞察力还尚与实际需要的能力不符。
识别谎言,两大“法宝”
1、“主动出击(being active)”
发问、质疑,直截了当说出你的怀疑是识破谎言的最有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让叙述者“反叙(in reverse order)”他所说的话,而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in chronological order),这样一来,说谎者精心设计的虚假说辞的逻辑被骤然打乱,一下子使其精神负担增加(Increasing the Mental Load),语无伦次前后矛盾中,谎话的破绽便一目了然,从而极大增加了我们识破其的准确度(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lie detection).
2、“相信直觉(trust your instinct)”
我们常说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这一原则在识破谎言过程中是有着科学依据的,而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觉(instinct)”。有一项调查表明,需要判断对方所说是否属实时,一个人的第一感觉(immediate gut reactions)往往比其他任何有意识的(conscious)鉴别方法更加准确。好比你对你的朋友早已足够了解,当他在你面前说出“我突然想起来今晚有点事,咱们改天再约”的时候,你可能马上知道,他这家伙只是想懒在家里看剧不想出门罢了。
识破谎言(lies detection)是门学问更是门艺术,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不过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与尊重他人善意的欺瞒,并非意在戳穿与揭发。 “看破不说破”,难得糊涂,便是最大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