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风水行业多年了,也经历了很多。我们中有一些人认为建筑风水等同于封建迷信,这是完全不对的,他们根本不了解风水。建筑风水的起源与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文明紧密联系的,是中华古文明的见证与反映。 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己经出现过了。“择吉地而居”的概念,自从新石器时代伟大的先民在大地之上建起第一间可以遮风避雨的建筑物时就已经有了。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就从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无论是气势磅礴的皇宫皇陵,还是偏远乡村的普通民宅,在规划建设中大都烙下了风水的痕迹。 不仅如此,风水观念还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一出生,取名要看五行,出行要看日子,建房子要看风水,动土开工,不可擅动,所以必先“观风之藏水之得,相阴之属阳之归”,确定建筑物的理想位置。大至城市,小至私宅,屡试不爽,故世代相袭。事实证明,讲究风水之学的古代建筑,经历百年、上千年的风吹雨打、地震山摇之后,至今仍巍然屹立者各地皆有,而现代不讲风水的高楼大厦,往往事故频频,比如房子漏水,裂缝,疾厄等等,不到几年就人去楼空。 如今,不仅看风水又在不少地方时兴起来,而且还有技术专家把它和建筑环境问题相联系。有报道说,前几年美国还培养出了风水博士,专门研究这门中国所特有的学术问题。举个实例,广东一家开发商,拍下一块比较便宜的地皮,开发商很是高兴,但这块地皮靠近公墓。这个开发商可能他认为风水就是迷信,广东人口多,卖房肯定没问题。拍下地皮就马上开工,房子建起来后,买房子却不是很多,开发商绞尽脑汁印发传单,搞各种活动,降价促销,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一个买房者说,他在那里买了房没住几次就没去住了。因为住进房子开窗户开门都见坟墓,心情就很阴,很郁闷,晚上睡觉都睡不好,后来就没去做了,仍然住老房子。讲到这里,大家心里应该清楚了些。 应该说,风水之所以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风水中的“气”和“水”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是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风水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说它是调整生人住所和死人住所,使之适合和协调于当地宇宙呼吸气流的方术。如果生人的住宅和死人的坟墓没有得到恰当的调整,那么对该住宅的居民和尸骨葬在这座坟墓中的死者的后代,将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反之,选地良好可保佑他们发财、健康和幸福。
我对建筑风水的一点浅见其实,建筑风水完全是根据宇宙自然法则,阴阳互补,五行生克之理而规划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产生了风水就是迷信的误解呢?我总结一下,有几点原因:第一,个人接受一些碎片化的知识,从而产生对建筑风水的一些支离破碎的分解和理解。第二,一些不法江湖术士用一套鬼神理论,故弄玄虚,以神、煞、丧门等字眼,代表吉凶,使人见而生畏,敬而远之,让人耗财破灾,丢官,从而达到敛财的目的。第三,风水师自已塑造的神秘身份,把自己的经验秘而不传,使人产生神秘感。所以,专家提议,一定要拂去风水的迷信尘封,还其自然质朴的本色,使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让普通百姓住进一个风水好的院宅中,心安理得,常保健康;让经商者选一块风水门面,使生产安全、物畅其流,财源旺盛。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句关于建筑风水的爻辞无疑被打上了封建迷信的烙印。而今,业界不少人已经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和研究中国风水文化。 他们认为,风水术是中国古人在不断完善居宅建造经验与技术,它遵循周易的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这与当今社会,人们要求优化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所提倡的住宅园林化、生态化是不谋而合的。先脱开风水术的价值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它其实是关于空间使用的学说,再而我们发现传统空间意识是和天文学的理论方法密切相关,从而与时间意识有着密切关系,进而形成了一种传统空间的审美意识。这种传统空间的审美意识完全融入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意识形态中,成为我们民族审美观的标准之一。建筑风水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居家讲究“有风有水”,依山傍水,这样可以挡风又有水源,便于生活;房子南北通透,空气好,光照充足;四合院方方正正有一种稳定感,坐北朝南不怕冬天的北风吹,大门朝东南开光线好,有充足的阳光,有了影壁可以遮挡闲杂人等的视线。这些风水观其实就是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不能等同于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