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环境下依然要保持一个恰当的沟通方式

来源:华拓网

其实很早就像写一写这个话题了,互联网让沟通变得简单快捷,但与他人沟通也要注意互联网用语,否则也会产生坏的影响或导致不好的结果。

1、减少无效沟通

A:在吗?

B:恩

A:问你一个事

B:恩你说

A:巴拉巴拉

大家应该也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吧,有些人聊天可能前三句都不会进入主题,询问对方在不在没有太大必要,可以直接说问题,对方看到也就会立马明白了。

沟通之前想好聊天的主题和沟通的目的,组织开头语和主题概述或问题,然后直接发过去就可以了。有效的沟通更有益于双方,对方点开就可以阅读并理解意思,为对方节省时间获得更高效率的沟通。

MBA智库对于有效沟通的解释或许更直观。

达成有效沟通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首先,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确切理解;其次,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免除不必要的误解。

2、表情贴合场景和人群使用

A: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手动微笑,自行脑补)

B:你好(微笑)

A:谢谢(微笑)

B:不用客气(微笑)

你觉得对方是在笑吗?

我有些不能理解这个表情要表达的意思,最初确实也没注意,但如今微笑这个表情已经被玩坏了,这是一个神秘的微笑。

神秘的微笑,就我目前接触来讲,更多的场景用于吐槽和表达无奈(还有一层意思不懂的自行百度吧),关系特别铁的用这个表情还好,但平时交谈中慎用。

其实完全可以替换为其他表情,如可爱、憨笑、偷笑等等,这样反而显得更可爱。(注:叔叔阿姨们还是认为这是礼貌的微笑)

因为在网上沟通一般不是面对面的,所以无法感受到对方的面部状态和情绪,文字是干涩的,表情因为可以替代自己传达某种情绪或状态,所以经常使用,但在用之前最好是多考虑一下场景和人群,避免产生歧义和不好的感觉。

当然有些人可能要说了我可以用语音啊,熟人之间可以,重要的人说重要的事慎用。语音有更多的场景限制,文字则更方便对方阅读,节省时间,也方便重复阅读。

3、表情包慎用

表情包是好东西,我承认,有时候合理使用表情包能迅速拉近距离。但平时沟通,尤其沟通对方是领导、客户、老师等重要的人,表情包一定慎用。大家的表情包有多丰富我就不说了吧,点错的尴尬大家应该都懂。(手动捂脸)

4、符号有选择的使用

A:你好!

B:恩你好!

A:回聊!

B:好的!!!

请问你有什么感受?

我有一个朋友,跟他聊天的时候,他回复的每句话最后都是叹号结尾,这让我有些不舒服同时也很不解,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总觉得有些情绪一样,叹号给人的想象空间太大了。

我不解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什么要花力气在句末再去按一个叹号呢?输入法的原因吗?还是就是想表达什么?如果是表达什么,我觉得多次显露情绪不是一个好的沟通方式。

最后,互联网环境下依然要慎言慎行。

以上都是个人看法,欢迎有更多观点的你来拍砖。


题图作者:Štefan Štefančík

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