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我要说的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那是2015年的11月,已经入秋。
气温渐渐降低,有一天中午,我去吃饭,在一家面馆,中午吃饭人很多,我就坐在朝门口的位置,我要了一碗面条。快吃完的时候,走进来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起来年纪约60多岁的样子,似乎一整天没有吃饭了,说话也有气无力,背上还背着不知道从哪捡来的一些垃圾,她在面馆门口徘徊了一会,坐在了门口。过了一会,她走了进来,向面馆老板乞讨食物,大概所有的商家都会把乞丐的到来视作晦气的事情,不知道是一种迷信还是心理作用,老板脸色不是很好,然后就要驱赶这位老奶奶。我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老奶奶,风烛残年,生活的重担已经压弯了脊梁,拄着一根不知道从哪捡来的木枝当拐杖,看起来已经好多天没洗漱了,布满皱纹的脸庞上写满了生活的艰难和难以名状的绝望。
她的年纪和白发让我想起远在家乡的奶奶。
那一刻,我心里忽然闪过一丝奇怪的念头:“这位老奶奶的子女是否已经亡故,她为何沦为乞丐?如果她再不吃饭,会不会因此饿死?”不管怎样,站在我眼前的老人,是个鲜活的生命,但她却流落街头,饱受饥饿和风寒,谁家都有老人,谁都将会老去。想到这,看着眼前的老奶奶,心头一阵酸楚,我让面馆老板再做了一碗面,给他说明白给眼前这位老奶奶吃,老板很诧异,问我:“小伙子,你在哪里工作呀?”我说我在XX工作。从他不可思议的表情里,我看到了些许的敬意,他的眼神让我出乎意料、付过了钱,我叮嘱老板,让这位老人吃碗面,再给她一碗热水喝。而后,我走出了面馆,那一天阳光很温暖。
我无力去做慈善,去赡养眼前的老人,但是一餐一饭,一瓶热水,尚可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去漠视这位老奶奶,任由她被驱赶,从而不闻不问,灵魂会因此而不安。读书这些年,我所接受的教育告诉我:善良,是一个人的本性,善举让人与人之间少了隔阂,多了温暖。给予别人帮助和温暖,自己的内心是安详的,是踏实的,晚上回去睡觉也会睡的安稳。
还记得高中时候,有一次下了大雨,放学又晚,学校离家又很远,回家的时候都九点多了,小县城里,晚上没有载客的汽车,下雨天出租车也很少,我们那时候也付不起出租车的费用,我也没有带伞,只好步行着一路走去。走了大概15分钟左右,一辆出租车停了下来,我说我没有钱坐出租车,那位司机大叔说:“你是学生吧,你去哪,我看能不能顺路捎上你,不收你钱。”我说了一个大概的位置,离我家不远,然后全身湿漉漉的就上了车,这位大叔也没有怪我身上的雨水弄脏他的车,一路上我对他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司机大叔说学生这么晚回家,也不容易,能捎上就捎上了,我想要个名片,以后付给他车费,这位大叔笑着拒绝了,他说谁都会有个困难的时候,正好顺路就捎上了,学生也没啥钱。
是的,这是个美好的社会,同样也充满了一些不可预知危险,幸运的是,我遇见好人,并且被帮助,从那天起,便在生活里,时刻铭记着:帮助别人,多行善举。是善良让人与人之间有了美好的故事,是热枕和帮助,让陌生人之间产生温暖的交集,冷漠和自私,最后都会成为令人鄙夷的东西,人性有光辉的一面。
我们的身边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负面东西,我们时刻被叮嘱被劝诫,要怎样世故,要怎样袖手旁观,要怎样去做人,其实,这样的规则在大人们的世界里是被当做定律一样来奉行的东西。而我们,必须从这样的规则里走出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培训时听到的话,也是我听过最有道理的话,是我们要去终生奉行的准则。
村上春树曾说: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陪伴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带着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使你成为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