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那句话,休想单通过一部电影里学到什么道理,或者让一部电影教会你什么。
好多的人在一些电影里解读出了好多“富有哲理”的东西,这很也正常,因为他们所解读出的东西他们自己本身就知道,本身就有很多了解,只是通过电影里的某个镜头或某个场景让他们又把自己脑中的某种曾经学到的“道理”唤醒了或者把他们脑袋里的某些碎片连接起来了。所以那些大道理不是一部电影所带给他们的,是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这也是如你我一帮的普通人不能在一部别人看起来很好的影片里看出太多很深奥的东西的原因,因为我们脑子里本身就没有东西。
在《香水》里Tom Tykwer用电影手段力图表现嗅觉很是让人印象深刻。画面有古典的质感色调亦表现不俗,只是这位以《罗拉快跑》等后现代风格起家的导演在这里沉溺于场景片段的古典精致而忘了情节过于平铺直叙,使得电影在很多时候都显得步调缓慢提不起劲头,犹如在现实生活里迈开京剧老生的四方步。而倒叙冗长的铺垫,确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骇高潮:性欲君临天下,仇恨宗教道德等等无不让位于官能的快感。
看完《香水》之后我脑子里也是一头雾水,于是翻遍了豆瓣里几乎所有的影评。让我感到惊讶的豆瓣里那群擅长“看电影,讲道理”的人纷纷写起了故事梗概,末尾再不知所云的乱写一通。原来一头雾水的不止我一个。我突然感觉到我们不应该试图去弄懂一部电影,观看故事,看画面就可以了。
其实我们可以从一万个角度去解读《香水》,然后说出我们所认为的正确的道理。一部好的电影或者说一本好的书就是这样,它只会讲给你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引导你自己去思考。悲哀的是好多电影连故事都讲不好还想给人讲述一个“富有人生意义”的哲理。
一开始我真的以为格雷诺耶会因为第一个红发卖杏唤醒他对少女的爱,因为他看那个少女时的眼神是那么的专注、清澈、透亮又持久,但是很可惜他轻易的就把她杀了,随着少女的体香散去后他便转身离开了。随后便是为了完成他那可以让世界为之倾倒的香水让一个个美丽的胴体暴露于街头巷尾。从头到尾似乎格雷诺耶从来都不晓得什么是生命。
我一直在想是为什么,为什么格雷诺耶可以那么坦然的杀死一个又一个的少女,在他眼里看不到任何的阴谋、恐惧与愤怒,每一次的杀害都显得那么的自然,只是在单纯的拿走原本就属于他的东西一样。确实是他不懂得什么是生命吧,一个连最基本的爱都没有的人怎么去了解生命为何物。从他出生开始就没有半个人给过他一丝的爱,他就像是一个机器一样去活着,也可以说格雷诺耶是毫无杂念,特别纯粹的在活着,在刚刚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之后,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把格雷诺耶看做一个不正常的人的话,那么其他人是不是就是正常的人?可是你在那些正常人身上看不到一丁点的光芒。当人们听到格雷诺耶要被处死的消息后变现出来的愤怒、兴奋乃至亢奋的举动一下子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我姥爷说他们那时候步行二十多公里就只为了去看“崩人”的。是什么样的心理让一群人对一个人的死表现的那么狂热。还有那些所谓的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杀害了一个又一个的无辜的生命。
真不想说《香水》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人性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