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孩子,有时候比我们更深刻

来源:华拓网
图片来源网络

伊宝快三岁了,用她爸爸的话说,洗衣做饭换尿布这种体力劳动我是极少去做的。

当然,我并不承认自己的不合格,因为我承包了大部分脑力活,从“来吧宝贝,开始读书吧”的元气满满到“说!是不是最后一本了”的灵魂拷问。

每天,靠一大杯一大杯的白开水续命,即使咳咳咳戴着口罩也依然要读读读的惨绝人寰里,我找到了一个乐趣,有的绘本,真的超级好玩。

你以为绘本只是一个又一个耳熟能详哄小孩的故事吗?不,它的能量超出你的想象。绘本世界里,那些活生生的主人公身上,都或多或少有我们的影子。甚至有时候,我会被教育,我会不自觉产生类似于羡慕、向往、停滞、沉思这样不易流露的情绪。

绘本的魅力,不在于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世界,而是和她一起去探索,应该怎样拥抱世界。

读绘本的乐趣还在于,可以和伊宝课后讨论,我抛出的问题,她总能换一个角度扔回来,打得我措手不及。的确,除了写在语文答卷上的勾勾叉叉,这世上哪有什么标准答案。

我是被读后感压迫过的,一篇好好的文章,管你有没有真情实感,非要凑个千百字出来。我现在都能回想起当年咬着铅笔苦思冥想,写两行查查字数,把简单的句子揉碎了扩句,假情义说空话这样的本领大概就是那个时候琢磨出来的。

如果把一个绘本当做一个人生来看,那开心的失意的模板会有多少呢,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