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金九银十,这两个月国人的“买买买”欲望可谓是这整一年的释放出口了。
不用说,
国内外的科技公司也都懂这个道理,于是乎这两个月召开了各种会
,像IFA、苹果秋季发布会、小米新品发布会、华为新品发布会、谷歌秋季发布会、杭州云栖大会……令人眼花缭乱。
不出所料的,这些会所都发布了各种新品,它们就像洪水野兽般扑向无助的我们,而我们除了紧紧的捂住钱包外好像也别无他法了。
不过笔者仔细研究了下,发现这众多大会中,有一个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它没有发布什么革命性的新品,而且对群众的钱包也没啥兴趣,简直是“金九银十”里的的一股清流。它的名字也很特别——小蛮腰科技大会。
小蛮腰科技大会(简称:小蛮腰)是在10月13日上午,于广州四季酒店启幕的,共为期2天。它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广州的那个新电视塔——小蛮腰。
别看名字很猎奇,它的来头可不小。小蛮腰科技大会是安卓全球开发者大会升级而来的,由IDG发起并主办,2016年已在广州成功举办首届活动并从此落户广州,所以今年是第二届小蛮腰科技大会了。
IDG,即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nternational Data Group) ,是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出版、研究、发展与风险投资公司。百度、搜狐、腾讯、携程都有其投资背景。”
笔者统计了下,今年的小蛮腰除了一场主论坛会议外,还有13场平行论坛会议,虽然没啥亮眼的新品,不过几乎所有的论坛会议都围绕一个词进行,那就是“人工智能”。在这两个月,也许你已经受够各种花样百出的新品,抑或对某款产品垂涎欲滴,今年不妨抛开这些新品发布会,让笔记来给你盘点下小蛮腰所讨论的人工智能到底有啥干货吧。
以下是笔者收集并整理的论坛会议中各个领域的专家所进行主题演讲的核心内容及解读: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教授、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建伟
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教授、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建伟先生在其主题为《增强信息物理世界的人工智能》的演讲中提到了人工智能贯穿政学研产用,介绍了典型的人工智能在CPS(信息物理系统)里应用的技术,包括抓取、导航、人机安全、智能优化、预测、传感器控制。
同时,他还提到把大数据变成概念、变成知识,再来指导智能系统,实现最短的人工智能的交互长度,实现机器人和真实世界的最精准的匹配。最后他预测,在工业4.0里将会有更多类似这样的识别、抓取、装配等应用。
【解读】
这位教授提到了CPS,提到了大数据,对于常人来说也许会听的云里雾里。其实很好理解,举个例子:以前有个机器人通过指令能够拿起一个杯子,但通过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学习,这个机器人不但能够拿起杯子,还会主动的往里面倒水——因为它通过学习知道了杯子是可以用来喝水的。
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
美国硅谷人工智能研究所创始人——Piero Scaruffi
美国硅谷人工智能研究所创始人Piero Scaruffi先生,在《现实与超现实:人工智能的能力与界限及给中国的发展建议》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实际上就是深度的数学计算。只要科学家能够找出如何利用神经网络来进行深度学习的方法,那么人工智能就是数学计算的问题了。因此,当技术发展推动运算芯片的革新,推理运算能力急剧提升,再配合超级庞大的数据库以及神经网络的计算方法,人工智能在很多层面变成了可能。
Piero Scaruffi先生还表示,中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因为中国在数学科学领域的毕业生数量是美国的十倍,这是人的优势。而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深度学习方面的研究著作数量也是远超美国,所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前景是非常棒。
【解读】
Piero Scaruffi提到的人工智能实际上就是数学计算的观点不无道理,当下我们构建的信息网络实际上就是0和1所构成的,如果科学家能够找出如何利用神经网络来进行深度学习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就是革了信息网络点命。
同时,Piero Scaruffi也很了解国情,华人的数学表现几乎以碾压姿态完胜——最近英国政府一份名为《种族指数》的报告显示,华人小孩在学校的课业表现优异,单独看数学这一项,在7至11岁数学成绩达标的比例上,华人以92%的数据超出排名第二的印度一大截,达10个百分点,而英国本土白人,只有69%的达标率。
人工智能与智能手机
美国通用电气数字部门高级项目副总裁——Peter Marx
美国通用电气数字部门高级项目副总裁Peter Marx先生举例到“假如今天出现天降大雨,我们会给这些移动用户发一些提示的信息,让他们知道天降暴雨的原因,明天某些城市的街道会出现不能通行的情况,以及可以通过这样的合作,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来预测,来造福你的真实生活,惠及到你的工作环境及其他方面。”
美国高通公司集团全球副总裁投资部中国区总经理沈劲
同时,美国高通公司集团全球副总裁投资部中国区总经理沈劲先生对AI提出一个独特的看法,他说:“智能手机是人工智能的最大平台,道理很简单,从今年到今后的五年,将会有多少智能手机推向市场?85亿。智能手机从今年开始就已经带上了人工智能的功能(属性)。”
【解读】
Peter Marx先生举例的例子其实可以理解为之前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教授张建伟先生所提到的理论的解读,天气预报我们以及习以为常,但是通过人工智能我们可以获取更多,就像Peter Marx先生所说——下雨可能会引起堵车。
另外是智能手机的应用,其实当下已经有不少手机品牌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了,例如华为最近推出的麒麟970处理芯片,它就号称是首款人工智处理芯片,不过目前尚未有搭载该款处理器的手机,笔者还不好评估其特性。
人工智能与数据商业法则
美国“云经济学”之父、新经济战略家Joe Weinman先生
美国“云经济学”之父、新经济战略家Joe Weinman先生在其《利用云与人工智能建立竞争优势》的主题演讲中提到了数据商业法则。
这个法则是以数据为基础,通过相应手段让客户的亲密度更好地结合起来,然后利用大数据去管理客户的数据库。
他表示,AI是很好的数据应用手段,比如大型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等等。AI可以将大量的数据整合起来,然后放在云端,然后进行加工和推理,之后再做相应的行为,这样就吧一套基本的人工智能体系就构建起来了。这就是未来,云和人工智能结合将是一种必然。
【解读】
Joe Weinman先生提到了云计算,提到了数据商业法则,可能对于习惯“买买买”的我们又会不知道他在说啥。其实也很好理解,现实中,就是我们都在“买买买”,而人工智能可以学习我们“买买买”的习惯,然后根据我们买买买的习惯来分配生产分配以及物流分配,这样可以省下很多人力成本以及物流成本。
人工智能的含义
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副教授王培
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副教授王培先生在现场解释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含义。
他表示,假设我们要做一台计算机,在某种意义上像人脑那样工作。最开始大家比较乐观,觉得我们能有办法让计算机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实现人脑的功能。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破灭了,因为我们发现这个事不是那么简单,人脑还是很复杂的。
在那以后,人工智能领域就经历了一个专项,它从刚开始不切实际的宏大目标转变为做具体的事情,就是在某些问题的解决上能够向人脑看齐,这是目前大家所接受的人工智能的意义。
【解读】
的确,王培先生说出了人工智能的现状,目前人工智能某种程度上还真的是“人工智障”,看看现在的智能语音就知道了,我们使用智能语音跟多的是“调戏”,而不是帮我们办事情。不过相信不久的未来,人工智能真的能够像人脑一样思考,到那个时候,人工智能就真的成为人类最好的助手。
到这里,小蛮腰科技大会的分享就结束了,这么一场新品大会你是否会觉得新鲜呢?抑或你对人工智能有什么期待?可以在下方留言和笔者进行交流。
注:图片及素材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