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我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看书、写字,偶尔和微信好友聊几句,在群里吹水,心里有些小郁结,关于明天,关于生存状态和遥遥无期的梦想,窗外万家灯火,寂静又喧嚣。
而在近百年前的1919年,一群学生走上街头,为国家的荣辱命运奋起斗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待遇竟如战败国一般,不但无法收回合理权益,竟被西方列强们作为了交易和继续瓜分的对象。不得不说,政治不相信眼泪,中国在世界谈判桌上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彻底激怒了爱国青年们,那一天,他们走上街头,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也把这一年作为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
五四运动打破了传统,当年不顾一切的彻底革命,也成了当下我们反思文化断层的依据之一。历史走着走着,总是不断地被重新评价和定义。如果再把时间拉长,千百年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就说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当年他提出的最响亮的口号竟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如今,对历史稍微有些理解力的人,恐怕都不会把以满清为代表的鞑虏踢出中华的范畴之外了吧?(事实上孙中山先生也解释过鞑虏非指所有满族人,只是口号总是这样,简单粗暴,才能畅通。)
说起来,中国的历史一直是有“小中国”和“大中国”之分的,这个小和大并不完全是指版图的大小,更重要的区别,是在以汉文化去覆盖全部国家疆域为理想治理目标的“小中国”,和一个能为不同人群不同文化提供多样性发展空间的“多民族之巨大中国”之间。
这是两种不同的国家建构模式之间的区别:一种是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模式,另一种则是从汉地社会边缘的亚洲边疆发展起来的内亚边疆帝国模式。后者萌芽于辽,发育与金,定型与元,成熟、发达于清。只要简单回顾一下公元一千年以后的中国历史,恐怕没有人还能否定,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国家建构模式的参与,今日中国就不可能有这般广袤的版图。(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 西夏 金 元》)
1902年,梁启超先生正式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此五十六个民族归为一个,小中国归入大中国,虽然我们今天仍然还有少数民族的称谓,并且刻意保护少数名族的历史文化,但事实是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还是不可阻挡地被渐渐汉化了,不不,不是汉化,应该说是以一种更加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存在着,无关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只跟我们和世界有关。
好了,进入正题。本期简书[历史]专题4月份共收录文章420篇,月刊一如既往地从中选出一些可读性强、观点明确或叙述有趣的文章,供各位历史爱好者赏读。希望在这堆积如山异常庞杂的网络世界中,能提取出一部分有趣、有料、有价值的原创内容,这也是这个月刊存在的初衷。
世界史 |
每次一说到希特勒是彻头彻尾的渣滓,就有很多元首粉气得三尸神暴跳,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敬爱的元首被黑只不过是成王败寇。但是,元首粉怎么只看到你们敬爱的元首失败了,却没有看到拿破仑也失败了呢?你们敬爱的元首失败了,一身骂名,人家同样以惨败收场的拿破仑怎么就不是这样呢?
中国古代史 |
对于武则天而言,她愿意给陈子昂发言的机会,听他说话,那用词、造句,简直就是享受,何况她本身也就是拿他作秀给大家看而已。
大家是不是瞬间就联想到了李白?经常被召见,却只是为了欣赏他的诗歌?有人说在唐朝和李白最相似的诗人就是陈子昂,四川的山水培育了伟大的诗人,却绝不培育溜须拍马的软骨之人。
然而有些人就看不惯了,陈子昂你还真把自己当盘菜啊,你瞧瞧你的那些建议,女皇采纳了几条?你还天天在那里叭叭叭叭说个没完没了的。
古代史中另外几篇佳作推荐: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中国近代史 |
1986年,孙用蕃去世。邻居们提起这个老太太,全是温暖轻快的语气。虽然不富裕,但她过得很优雅,皮肤也白皙。和邻居共用一个保姆和厨房,打点热水,冲点芝麻糊,很喜欢小孩子,经常给他们糖果吃。张爱玲的一个堂弟说起堂婶孙用蕃,说她是一个又温柔又知书达礼的人。邵洵美的太太提起她,话不多,却有公允的体谅:“她一直照料着张爱玲的父亲,替他送终,这已经足够。”
后母的苦衷,谁能理解呢?
一个女作家文字里凶神恶煞的继母和一个众人眼中平和通情理的女子。反差如此之大,但我想都是她。
专门史 | /
而《美人篇》中所写的青楼应该是指绿沉漆涂饰的门楼。绿沉漆的特点是古朴、深沉、光泽明亮,是从魏晋时期(三国时期)才开始有的漆。相对于红漆的等级限制,显然绿沉漆使用起来就没有那么多限制,只要你够豪,有钱就能买来用。据说曹操用的漆器就是绿沉漆漆器。所以从这一点来考据,鸟叔可以肯定青楼这一词开始使用时间应该就是在魏晋时期。这与曹植所处的时代相符。
特别推荐 |
从唐诗的角度入手写历史,文史结合,小处出发,作者的这个系列非常有看点。
特别推荐 |
作者系统研究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历史,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并形成了通俗易懂的文字,读完必有收获。
往期推荐再荐
这三位作者的文章,可以说几乎每篇质量都保持了高水平,也是月刊一而再再而三推荐过的,相信看过他们文章的读者会由衷的折服于他们的笔力和学识,请持续关注他们。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2016年4月25日,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儿子、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在北京病逝,一时引起了国内对京剧艺术的热烈讨论,以下选取两篇观点对冲的文章,供读者们赏读。
作者:韩浩月
京剧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在很多时候,京剧是浊世的一个独立存在。京剧本身追求艺术的纯粹性,以及试图达到净化人们心灵的功用,但在一些历史节点上,因为京剧的独树一格,作品本身以及演出者,都会身不由己地被复杂的社会以及政治漩涡牵扯。
京剧的时代究竟是哪个时代?我们回首望去,或可看见1790年徽班进京的热闹场面,那时候的京剧还未成形,只是来自南方的毛孩子徽调,活泼好动、带着泥土味儿,讨得皇城根儿下的北京人儿喜欢。或可看见同光十三绝,徽汉合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发展,京剧成了气候,人人爱看,从紫禁城里皇家排戏,到京城平民争先涌向大栅栏听戏。或可看见角儿们受到一时追捧,就如今天的韩流明星,京剧票友们唱戏品戏,甚至下海成了专业演员,和现在的中国好声音本质也没什么区别,说到底,玩儿。
问号与感叹号,好奇与震惊,背后是对一个问题、事件、知识的探索和求证过程,虽然由于知识积累的不同,我今所以发问,于你也许早已有答案;我今所以震惊,与你也可能不过是陈述。没错,日光之下无新事,但有些事情,并不一定是我们原来想的那么简单。
世界史部分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中国史部分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安迪·格鲁夫(1936.09.02 - 2016.03.21),英特尔的四号雇员,第三任首席执行官。在他任职期间,把因特尔打造为全世界最大的科技公司,市值一度超过 5000 亿美元,而直到 10 年后苹果才超越这个数字。然而与这种卓越成就一起闻名于世的,是安迪偏执的名声,安迪·格鲁夫也因其“偏执”变成硅谷中最令人胆寒的名字。
新西兰是个民主国家,言论自由。关于换国旗,民间有大量吐槽。在电台节目中,嘉宾说,我们干嘛要花钱换国旗,因为和澳洲相像,那就等他们换好了;还有人说,候选国旗很难看,像一块沙滩浴巾;民众认为把钱花在换国旗上,完全是浪费,钱可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等等。
尽管如此,换国旗的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新国旗评选小组,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共收到一万多件作品。那些中规中矩的设计,一点都不娱乐,我们就不提了。今天重点说说那些搞笑的设计,看看新西兰人有多会玩。
相信很多在北京生活的人,一定听说过这些各种门的名字,特别是坐地铁的时候,但是却没有真正地看到几座这些城门。那是因为很多城门在战火中损毁,并且在现代化建设中被拆得一干二净,徒留一些带“门”字的地名。但是老九门的历史是非常值得铭记的,它们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在明清两朝的时候,北京内城九门各司其职,有“九门走九车”的称呼,还留下了各种有意思的说法。
历史漫画 |
想到这里,田光就蛋疼了!接受了这些礼仪就是要接受他的委托,可是这委托可能会死人的啊!不接受然后开溜?这貌似不行,毕竟自己是“节侠”啊,跑了名誉怎么办?就算跑了,太子丹估计也会追杀?毕竟这是大事!这样一来,那家人后代怎么办?想到这里,田光没得选择了,果断开启装逼大招,就算死要装逼一回!
春秋时期的晋成公也是姬姓,不过名字就更难听了,叫黑臀,其实就是黑腚的意思。据说因为他刚出生时屁股很黑,所以就叫他黑臀,形象好记。但叫“姬黑臀”真的好吗?不是要做乌鸡丸吧!
新儒家开山祖师熊十力本是一名军人,后弃武从文,但仍保存一腔武气,所以经常与人打架。熊十力与诗人废名因为对佛学的观点不同,常常引发争论。一日,邻居见他们二人所在的屋子的辩论声音竟然戛然而止,大感奇怪,推门而入,二人竟打的难舍难分。不过打架归打架,打完了照样还是朋友,这点倒颇像是小孩子闹别扭,透着股可爱劲。
广东人蔑称别人的女友为马子,由来已久,唐初要避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虎的名字,所以被称为虎子的夜壶们一律改了名字,叫做马子。唐太宗李世民比较宽容,比如为了避他的讳,世改为代,民改为人,但是孔颖达编《五经正义》时,前人旧注里的世、民都不改,只有自己新注的时候,才会避皇帝的讳。不过到了唐高宗这里,事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江州司马青衫湿”,有人纳闷为何文臣白居易做了武官司马,其实这是个误会,因为唐高宗名叫李治,为了避开他的名字,所有的官位都改了名字,原本的治书讲御史改为了御史中丞,各州治中都改为了司马。
红色纵横中华几千年,从当初的皇家之色步入进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从最初单纯血管里翻滚着的红色巨浪演变成了深入骨髓的一种民族记忆。到了现如今,红色也依旧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颜色。逢年过节的张灯结彩,结婚生子的红包祝福,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的一种历史情怀,也象征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对美好生活希冀和祝福。
郑和下西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触发了这一场关于历史的行走。这里早已剥落了史上的繁华,沉淀了殖民带来了伤和痛,然而文化的融合,历史的余韵还是让这座城市有了不一般的味道,落霞之中行走之间,这便是melake。
武汉龙泉山,又名灵泉山。武昌江夏区境内。西汉武阳侯樊哙埋葬于此。明代以来,为历代封疆楚王陵寝之地。号称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墓,号称自然有夸张的成分,毕竟蕃王和帝王还是天壤之别,不然也不会这么罕为人知。
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想…松山游览持续大概两个小时,我们在这个春日登高望远,更能缅怀烈士、纪念当年、感恩现在,之后带给我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反思更多,也许那是关于人类如何在地球上更好地活着。
从远古时代的一片汪洋,到现在飞瀑流泉的连绵群山;十几亿年的沧海桑田,卷帙浩繁的历史沉淀;繁复迭代的王朝背影,灿若桃花的文明传承……所有的林林总总,将一座峡谷地貌的水景山岳出落成这般壮美苍茫的中原胜览。然而,当我轻轻推开云台山虚掩的绿意绣闼时,却清晰地感受到它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表现出的疲惫与无奈。
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本质透析法、历史、现实和未来相结合的三维分析法、文本视界与主体视界相融合的阐释法,以及文本与文本相比较的交叉法四个方法来认识和学习历史。
于是,在这种种想法中,我便产生了一种悲悯感,这种悲悯及于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顺便说句,一个爱读书写字的人就像一个王,书是他妍媸各异的臣妾,笔是他无垠的疆土。
既然是想快速提高,那我就推荐一些比较薄且好读的著作吧,后面有几本是有一定学术性的专著,可能不一定适合给孩子讲,但作为成人,读一下还是蛮有意思的。
中国历史文化中,才子才女们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也因为他们,中国拥有了更加璀璨的文化成就。本期选出五篇佳作,分别记述了元稹、李贺、解缙、李清照、薛涛五位才子才女们的故事,合成一特辑,以飨读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历史」专题投稿须知
史海浩瀚,以文为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如果被拒了也请不要灰心,先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是不是有以下问题:
- 不符合专题“仅收录历史阐述与分析类文章”的要求;
- 主观性猜测过多,严重脱离历史依据;
- 虚构的历史同人衍生小说,写得再好也是不收录的;
- 排版混乱,错别字过多,严重影响了阅读体验;
- 观点过于幼稚,或者大部分只是摘录史料;
- 抄袭、盗转的他人的文章。
如果自查没有以上的问题,但仍然被无情地拒绝了,你也可以发简信来质询,也许真的是编辑不小心或者手抖了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