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屠龙奶爸:如何营造气场!

来源:华拓网

今年,陆陆续续有十几个伙伴找过我,让给帮忙做众筹,都是他们亲人或者他们熟人的亲人生病,需要筹医疗费。

平常关系好的伙伴找我,又是他们直系亲属病了的话,我就自己掏掏腰包,拿个千儿八百的表达下心意。但是,对于想借咱人气转发传播,组织众筹的请求,我基本都拒绝了,哪怕关系再好。

或许人家心想,就是写段文字,发发微博朋友圈嘛,这么简单的事儿,太不近人情了……

有些关系一般的,仅仅属于互动过的那种,咱也没捐钱,也没帮忙组织,就发过来一大串难听的,骂人的话,把咱拉黑了。

他们的心理我是能理解的,因为去年咱给李坤帮忙筹药费时,也找过自己的偶像帮忙,也被拒绝了,当时也是感觉蛮失望,蛮伤心,心想,你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也有能力帮助别人,居然这么冷血,我看错你了……

那以前,咱也是比较热心公益的。不过,今年,经历过一些事以后,想法慢慢改变了。我理解了当初偶像拒绝我的苦衷。陕西有句话叫: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有时面对一些事,觉的心里委屈,不高兴的话,应该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说起来简单,实际上真实施起来,不容易。我在前边的文章里写过一句话,从高处向低处换位,很容易,因为高处的人都是从低处爬上去的,低处所有情况和低处的人所产生的心理高处的人都经历过,而低处的人想换位到高处,很难!因为只有真正经历过,才可能感同身受,或者说,才能够真正深刻的理解对方。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省长很容易理解县长所有的行为目的,而县长不一定能够很好的理解省长所做的事。而且,真正理解一个人,是需要时间,阅历的。

我们当年中考的前一天,平常对大家要求非常严格的班主任在班上给同学们说了一番话,我当时听完,彻底惊呆了。

班主任说了些啥?

他教了我们一些考试作弊技巧,而且给我们壮胆,说监考老师都是熟人,他们来我们这里监考我们都是好酒好肉招待,只要大家不是太过分,不要害怕。而且呢,班主任在报准考证序号时,特别做了调整,把一些成绩中等的人以及一些关系户(比如当地的商二代,官二代,老师的孩子……)安排在了成绩优秀的学生附近。我当时是属于成绩优异的,考场的座位左右各安排了一个让咱带(因为试卷反作弊,前边跟后边的人试卷是不一样的,只有左右的试卷是相同的),后来,座位右边那个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跟咱一起考进了省重点。

那时,咱愿意给同学传答案主要因为是平常关系处的好,而对于班主任的安排,心里还是感觉非常难受。因为,班主任当时在学校里是非常严的老师,平常,学生考试作弊他发现了不仅会打骂,而且全校广播通报,贴大字报曝光,很多学生考试最害怕遇到他监考了。

班主任当时说:平常要求严格反对作弊是为了让你们努力学习不要耍小聪明,但是这次中考是你们人生中的大事,关系到将来的前途命运,你们要发挥一切手段考进省重点,只有进去了,才有更多机会……。

虽然他说了心声,但是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我还是感觉:老师人格分裂,太虚伪了,心里也没有了对他的尊重。

也是近两年才慢慢理解了那个老师,甚至又开始敬佩起他,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他之前的行为和中考前的行为都是为了学生好,而且敢于那么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他完全可以放羊教学,顺其自然,但是他却做了一个对自己最危险的选择。

我越来越喜欢真实的人了,我相信人是有缺点的,有私欲的,相信人性并不只有美好和表面的善良。

我关注的自媒体人里边,和菜头是我最喜欢的,并不只是因为他的文章好,相反他的文章我只是偶尔看看,我喜欢的就是他的勇敢。

两年前大家都还没有知识付费意识的时候,很多大咖都想赚钱,但是怕人骂利欲熏心,骗子……不敢提出知识变现,和菜头就首先尝试了付费阅读。很多公众人物,自媒体都努力装高尚装大度,但是他敢于冒着败坏名声的危险频频吊打那些喷子和网络流氓,着实让人佩服。

我认为,一个敢爱敢恨,敢赞敢骂的人才是真正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圣母只是演员!

十年前,西安城出了个英雄,叫苏前锋,主要就是喜欢抓小偷,去过全国各地反扒,据说一天最多抓了35个小偷,他说自己为了抓小偷,一天只吃一个馒头,只睡3个小时,工作也是一两个月换一次。号称,为人民服务,为了维护正义……。当时报纸,电视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他因此成名,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偶像。

当年,咱也是有一腔热血,有一颗侠义心肠的,当地有个民间组织,叫见义勇为联盟,也是以抓小偷为主,咱也经常跟着出去抓小偷,打抱不平,即便后来离开联盟以后也独自在公交和商业街与小偷做过数次斗争。苏前锋当时在媒体上的牛逼业绩让我等晚辈深深敬佩,咱也成了苏的铁杆粉丝。

不过,当时我心里有个谜团,就是很多报道他事迹的报纸上都留有他的手机号码,他说:“如果你发现了小偷,请告诉我”。我当时还不解,为啥他要留手机号呢?为啥要求告诉他?

后来,有一天,圈子里和媒体上突然有消息说,苏前锋抓小偷是假,敲诈勒索才是真。据说,他冒充当地公安局的警察,给自己编造了一个身份,反扒大队xxx,实际上那个公安局根本没这个编制。

他冒充身份干嘛呢?就是跟小偷要钱,收保护费,小偷不给,他就打,然后送公安局……

我心里的谜团,似乎解开了,偶像,坍塌了。

不过,我依然没有减少对公益,对做好事的热情。

白鹿原,也就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写的小说【白鹿原】的故事发生地有个儿童村,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学校。这个学校很特别,学生从几个月的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有,孩子的身份也很特别,基本都是罪犯的子女。这个学校是一个女警察创立的,据说,她为了创办这个学校,辞去了警察工作。她说,一些孩子的父母俩人都犯罪了,也有一些是孩子的父亲把母亲杀了,或者母亲把父亲杀了,一死一关……,孩子没人教养,沦落到社会上不仅可怜,缺少管教的话将来也有很大几率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她来到了白鹿原,建立了这个学校。

以前,每年我都会去这个地方看看孩子们,献献爱心。最初知道这个事,是当地几个论坛的版主组织的,那时我就在做装修项目,在论坛里属于商家,参与活动的伙伴儿大部分也都是商家。起初,我捐的不多,也就是200-300,后来有时也捐个500-1000,有一次,参加完活动,一个跟一个商家朋友在车里闲聊,他说了句,大家都在演戏,只有你当真了。

当时我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不大明白他的意思,后来想想具体细节,懂了。

我越来越不相信有纯粹的公益了,也越来越觉的,没有完美的纯粹善良的人。

有时,我会思考一个事儿:和尚不杀生,那和尚睡觉时一直有蚊子在耳边嗡嗡,时不时过来叮咬一口,和尚会不会拍死蚊子?如果不拍,和尚会不会用自己的血肉喂养蚊子?如果和尚们既不拍蚊子,但是又怕蚊子叮咬而驱赶蚊子,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不让蚊子吸血,那蚊子饿死了,和尚算不算杀生?和尚如果真善良,是不是应该得用自己血肉喂养蚊子?

我去过不少寺庙,但是每次去又都忘记跟和尚们请教这个问题了。答案是啥,我也不知道。

不过 ,我认为,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善良,如果我是和尚,或许我会拍死蚊子。

去泰国,在车上我们谈到佛教,阿双姐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跟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沙漠里,剩的水不多了,只够一个人饮用。如果俩人都喝,俩人都可能渴死,你喝了朋友就渴死,朋友喝了你就渴死,你会怎么选择?

多数人选择的是,把水给别人。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心里想的是,把水留给自己。我看发现自己居然是这么自私!

幸好,阿双姐说了下她的看法,心里才好受点。她说,佛教分好多派别,咱们中国大部分人主要信奉的是大乘佛教,泰国信奉的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像小船,认为只能度少数人;大乘佛教像大船,认为可以渡所有人。也就是一个认为应该先渡己,一个认为应该先渡人,所以从泰国人的角度看,应该把水留给自己。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了再去渡别人……

回想当初儿童村献爱心的事,多数商家比咱有钱,捐的也不比咱多。媳妇儿平常买件衣服花个几百元咱有时还感觉心疼,但是捐款一捐就是几百上千还不心疼。对于外人来说,咱算善良,但是对于媳妇儿来说,咱算不算残忍呢?

后来,对公益的热情慢慢减少了,我认为,让自己,家人过上好的生活,我们不向别人求助,也是在做好事,为社会献爱心。

本来说众筹呢,又扯了这么多。我拒绝为伙伴们号召众筹主要是为啥呢?

1.这个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咱能力有限,帮不过来。比如说,今年十几个伙伴求助,咱都一一去帮,读者们面对一次又一次捐款请求会不会反感?

我大概捐了六七次,前后捐出去了6000多元吧,热情一次比一次少,咱自己都慢慢也麻木了,不想捐了,我想如果咱一次又一次的发起捐款,读者们或许也会麻木,甚至不仅反感捐款,而且还会反感咱这个人。

2.即便读者们不反感,每次都效果也都不错,会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找到咱,让帮忙?如果是那样,我以及我的读者能量都是有限的,远远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帮助所有人,慈善机构和zf部分都不一定做的到。

3.假如,我只挑一部分伙伴帮,那被拒绝的人心里会不会想,凭啥帮他不帮我?会不会恨我?会不会认为我们有啥不正当交易?会不会有人胡思乱想,奶爸帮病人筹集药费是不是收了某某的推广费,想钱想疯了吧,还有没有良知……。

这样的情况不一定没有,接触的人越多,在网上写东西越多,越感觉到人心复杂,什么人都有,什么情况都会发生。太多小人会在自己有限的格局内对他人的行为作出自己的恶意揣测。

4.如果是咱号召组织捐款,读者们不会觉的是把钱捐给了受助者,而是会觉的把钱给了我,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捐的,会认为咱欠他们的人情。那以后读者们再有啥需要帮忙的,咱好意思拒绝吗?

我不想被情感绑架。

5.因为接触了专门利用病人众筹赚钱的人,咱心里也没底了。多数伙伴儿只是网络相识,我无法,也不愿花太多精力去考证事情真伪,去监督善款有没有被私吞。

所以,咱没有了为陌生病人献爱心的热情。有时,我又在想,为啥他们不买保险呢?

以前,我是比较反感保险,反感保险行业的人,总感觉是骗子,忽悠,传销。直到身边连续发生了几起事件。

一个朋友酒后下楼梯,踩空,把脑袋上的颅骨摔列,花了近10万,他没买啥别的保险,只有一个我们农村的农合疗,最终报销后自己大概也就花了2万多。

一个是同学他爸,得食道癌,一个是,同学,休假回家,帮父母劈柴,把脚劈了。都是农合疗,好像都是报销了60%-70%吧!

以前,我们老家,农合疗刚开始的那两年,大家都不愿意买,都觉的这钱就是白扔了,村委会是强制性收的。我看着钱不多,一个农合疗+一个养老保险好像一年300左右吧,就让我爹每年交着,虽然交了,但是仍是对保险没啥好感,也是有那种,钱白扔了的感觉。直到身边亲朋陆陆续续发生这些意外,看到他们得到了赔偿,再加上遇到这么多读者的求助,才慢慢改变了对保险的成见。

我觉的,如果满足了温饱的情况下,还是有份保险比较安心。

读者里做什么行业的人都有,有次聊起理财,一个读者发来了一张标普图,谈到了保险。我问,你是卖保险的吗?

他说,是的。

我说,我以前比较排斥保险,不怎么喜欢做保险的打交道,不过最近遇到了好多众筹看病,慢慢感觉,保险应该还是有用的。

他说,主要是电销的烦人。

我说,是的,这个你如果不忍直接拒绝的话,一直给你打电话,太烦人了。

他说,保险分电话销售和直接销售,电销就是你们会接到电话,不停的给你们推销,他们一般有任务规定,一个电话最少打7次,所以烦人,我也讨厌做电销的。不过,确实是因为周围专业的人太少了,不了解,加强模式固化,所以容易反感。

我说,你闲的时候可以给咱们科普科普保险知识。

他说,保险分为:消费型保险和保障性保险,消费型的典型,就是车险。现在的疾病保险产品,就是你买了没有事,到期后,钱是可以取出来的,基本上一辈子平平安安,钱是可以取出来养老的,不取出来,是可以传承给下一代的,直接的现金给付。

我问,一般交几年?

他说,人寿保险基本都是长期缴费的。

我问,比如,现在一个20岁的,如果买,就是要一直买到老,对吗?

他说,不是,有10,15,20,30年的,自己选,也可以一次性交,跟房贷一样,时间越长越便宜。

我问,这个,最后取的是本金对吗,没有利息吧?

他说,有的,肯定比你交的钱多。另外为什么医疗大病保险要买,这不是看你觉得自己健康不健康,意外和风险说不准的。有的是医院的医生,每年体检,健健康康,可是突然就白血病。我上个月谈的一个客户,说好了这个月买,结果,前几天喝酒,脑溢血走了,这谁说的准!

我问,  一般疾病保险报销不呢,比如说,慢性病,高血压,心脏病,感冒,神经衰弱,关节炎,抑郁症,胃病……

他说,报销,商业保险,全面些,猫抓狗咬都报销。

我问,买药就给报销还是,必须住院才能报销?

他说,住院。

我说,那不白说吗,比如像胃病,这个不作手术,不住院,光买药的话,保险应该不报销对吧。

他说,不报销,因为不好确定。

我问,比如说,做小手术,不住院给报销不,比如割个沙眼。再比如,有个朋友,一次喝酒,引发了眼睛上的问题,做了个小手术,但是没住院,这个报销吗?

他说,沙眼不会,但是你们朋友那个可以的。这里有个争议性的,你要报销,必须让医生在病历上写,你的病是在买了保险后才发生的。不管你实际怎么样,要不然,不赔。买保险前就有了,那对不起,说你骗保。

我问,假如说,买了好几个公司的,好几个公司都给报销是吗?比如说,买了平安的,买了泰康的,买了太平洋的……,假如得一个病,每个保险公司应该都给报销对吧?

他说,报销是补偿性质,最多是报销完你所有花费,不会超过,可以每个公司报一部分,也可以一个公司全部报完。

我说,比如,一个病花了一万,保险报销80%,买了三个公司的,三个公司一共给报销80%还是每个公司都可以给报销80%?

他说,比如花了10万,三家一起赔,总共报销10万 。

我问,保险可以异地买吗,比如说你在北京卖保险,我在西安,我也可以在你那里买是吗?

他说,可以。和淘宝一样,全部都是互联网了,直接网上买单,全国联保,只要你在地球,就可以买。

我问,那比如说,出了问题,报销是怎么一个流程呢,假设,我在西安,你在北京,我在你那里买了,然后比如说住院了,然后要报销。

他说,发票病历就好了,直接找我就行,或者电话平安客服,或者任意一家平安保险公司业务员。

我说,也就是要把材料啥都发北京,对吧?

他说,嗯,是的,赔偿费用不高几千块可以拍照上传就好。

我说,感觉买异地的好像还是蛮麻烦。我有个朋友是直接自己在官网买的好像,也就是没有经过保险业务员,这个有啥优点和弊端呢?

他说,实际上也没什么差异,就像电商和实体店的差异。

我问,那,在官网可以买,为啥,要去找业务员?

他说,总是有那么些区别的,比如,官网有的产品只能在业务员手里买到。保险,业务员不给你讲,你根本不清楚那些条款的。你就算在官网了解了,大部分保险,必须绑定业务员的,这是基础。

我问,业务员多了一层手续,是不是比官网贵?

他说,价格不会贵,一样的。

我问,假设自己找专业的保险人士咨询,然后自己在官网买,这个跟,在推销保险的人手里买,会有哪些区别?

他说,区别是,大部分产品,就是专供业务员销售的,你网上能买的,咨询的,也是回头来得找业务员。

我问,那,专门搞保险咨询的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们跟保险推销员的区别在哪,好处在哪?

他说,保险业是代理模式,我们业务员就是经销商。你说的那种专门搞保险咨询的,叫保险经纪人,他们和保险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也是赚取提成。保险经纪人可以代理不同家保险公司,业务员只代理一家。

我问,做保险咨询的,也相当于推销员,但是,不止推销一个公司的东西,是这个意思吗?

他说,是的。

我问,从专业知识,以及客户利益方面来说,推销员靠谱,还是做咨询的靠谱?

他说,我打个比方,就拿电脑举例子,做保险咨询的好比是玩组装机,业务员就是品牌店的,各有优势。

我说,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经纪人对整个行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如何最佳搭配。推销员是对自己公司的业务比较精通,可以在自己公司里选择最佳产品。

他说,嗯,可以这么理解。不过,保险业务员对其他公司的产品也是了解的,本质都一样的。就像电脑就那么些东西,看你要什么配置,你要什么,都可以给你。

我说,学习了。顺便问下,你搞保险多久了?

他说,今年入行的。

我说,给你个建议。如果,对这个行业有比较深的认识的话,可以去在行,开通一个行家,也就是相当于你说的保险经纪人。也算是一种引流方式,最次,能赚咨询费,好的话,可以拉到顾客。然后呢,每天找些小白,就是对保险根本不了解的人,提问。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你一一做成答案,然后,搞成Q/A的格式,每天在微博,百度知道,知乎……,发三到五条。

他说,提问了,人家去身边做保险的人手里买了。

我说,别担心。你这个是搞科普,引流,塑造专家地位。不一定靠这个,拉客户。但是,你出去谈客户的时候,有底气。发到一定程度,你可以出一本书,比如就叫【保险300问】,【保险一本通】……。

网上积攒了一定的名气之后,哪怕没有名气,你跟客户谈到一定程度,说具体可以关注下我的微博或者qq空间……,或者你搜下我的名字就能找到我对某个问题的深入看法,客户一搜,满屏都是你的专业回答,多半会被折服的。出书了以后,也可以给身边人,朋友,客户送书,书一方面可以引流,一方面可以增加权威感,别人觉的你比较专业,就会信任你。

他说,回头试试。

我说,为啥我会给你这么建议呢,因为,我每个进入一个新领域基本都是这么操作的。唯一缺的,就是没有出书。比如说,我以前做装修行业,接的单子主要都是来自网络。你想,一套房,对很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且一单价格少则3-5000元,多则1-2万,人家凭什么愿意相信,愿意交给一个网上的人呢?

那么,你必须有足够专业的知识,而且在网络上有足够多的曝光率。基本我跟客户谈到差不多,都会说,时间关系,不一一细聊了,你百度下xxx,就能找到很多我写的东西,咱们成不成没关系,你看看还是有帮助的……。

我谈单子的策略,跟一般人谈业务不一样,一般人都是抱着必须把单子拿下来,各种妥协,各种献殷勤。我基本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不接受搞价,成不成无所谓。但是,谈单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因为,客户一方面会被咱的专业度折服,另一方面,你网上曝光率高,客户会觉的你很有名气,名气本身就能增加信任度。比如说,一个陌生女孩跟你借1000块钱,你肯定不会借,但是,范冰冰或者马蓉跟你借1000,你愿意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他说,确实。

我说,所以,让自己保持一定名气,是有作用的,同时呢,客户感觉你跟其他做销售的不一样,这个单子可有可无的心态,客户会认为你并没有赚他多少钱,反而会更愿意从你这成交。你越是妥协,越是促销打折各种优惠让步,客户越觉得你利润非常大,搞了价还想搞……

同时呢,你所有的答案,也就是文章一定要经典,这个也非常重要。西安,甚至是全国,家庭装修领域,水电方面的很多标准,和做法,基本都是我们当年确立的。你确立了一个行业的做法和标准,这个不仅在外人眼里是很牛逼的事,即便在同行看来也是很牛逼的。客户推崇你,同行佩服你,或者拿你做参照物,你的生意,业务,还难谈吗?

实际上,我谈业务的能力很差,也没研究过啥销售技巧,话术。不过这个没关系,其他方面你做到位了,业务根本不需要努力谈了,谈业务这个环节在你其他方面做到一定程度,基本就消失了,就跟网红卖东西一样 ,不需要在售前跟客户啰嗦这个啰嗦那个,只需简单介绍一下产品,往出一推,顾客基本是排队,抢着买。

给他举了一些我在微信上成交的例子,基本都是,不怎么啰嗦,不需要说太多解释太多就成交的。我说,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销售理念,我只是根据我的经验和方式,说说。并不代表是对的或者是最好的,比如说,有一些客户还是比较喜欢让销售当大爷伺候的,你不给他尊严,不让他找点存在感,他就不愿跟你成交。

顾客有很多种,销售方法也有好多种,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顾客和自己喜欢,擅长的一种方式就行了,把一种方式不断修炼,练到最佳,就够用了。

我说的方法,说简单点就是,给自己营建气场。书+名气+专业度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你的个人气场,有了气场,做什么都是比较容易的。这个方法,不仅仅只局限于保险,很多领域都适用。

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多,我们还谈了什么,如果伙伴们感兴趣可以关注下一篇,咱继续接着聊,今天就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