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成会玩,明朝皇帝最强败家子

来源:华拓网

说到明朝的皇帝,奇葩的比较多,有把持皇权不肯归政的明代宗,有几十年修道不上朝的嘉靖帝,有几十年赌气不上朝的万历帝,有跟万贵妃玩忘年恋的成化帝,有天天沉迷做木工懒得做皇帝的天启帝,这些个不拿皇粮当干粮的败家子,一代比一代败家,到崇祯帝终于好不容易把祖宗的基业败光了。《明史》评价: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史学家是这样描述这几个败家皇帝的持政画风的:皇帝通常昏庸淫荡专干荒唐事,内阁大臣通常贤明能干聪明决断, 太监专权用事胡作非为,东厂西厂锦衣卫和权臣一手遮天不可一世,东林党浙党各党争权夺利互相倾轧。而且这几个皇帝总是不能够跟大臣们好好地愉快地相处,总是喜欢君臣对着干,什么“大礼仪之争”啦,“国本之争”啦,一争就争十几二十年,一争皇帝还赌气不上朝,真是够绝的。总之这皇宫里面,皇帝太监内臣后宫是乱成一团,不是今天东风压倒西风,就是明天西风压倒了东风。

成会玩,明朝皇帝最强败家子

不过要说到明朝皇帝最强败家子,那要数正德帝明武宗了。也是自他而始,笼罩在明皇室上空的阴云是一日比一日诡异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英宗、嘉靖、万历、天启都有这荒唐实力当选啊,怎么就该着正德皇帝拔了头筹呢?首先啥叫败家子?败家子不尽是贬义词的意思,有七分可恨,三分可爱的样子。除了武宗,那几个就是糟老头子怪的很,没一分可爱的意思。意思是这败家子本来是天资聪颖风度翩翩的富二代,但偏偏命中注定是个贵人绝缘体,走不上正途,吃喝嫖赌油嘴滑舌不学无术但不是无恶不作之徒,旁人看着有恨铁不成钢的痛惜之情。

你比如说商纣王,他生来头脑单纯英明神武孔武有力,本来可以励精图治把殷商的大好河山治理得井井有条万世敬仰,偏偏贪图美色得罪了女娲娘娘,结果被九尾狐给祸害了从此变得荒淫无道残害忠良断送掉祖宗基业,也段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这商纣王就是典型的败家子啊。痛哉痛哉,令人惋惜呀。

明朝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就是这么个败家子。他父亲是史称“弘治中兴”的明孝宗,长久以来,明孝宗都被看作明代最符合儒家伦理的模范皇帝,一生只取了他母亲张皇后,朱厚照两岁被立为皇太子。父皇母后既恩爱又只有他这一根独苗,大明江山家大业大,自然从小被视为掌上明珠娇生惯养,典型的自带败家子基因。少年的武宗刚毅果敢,机智聪明,喜欢骑射,按理说好好培养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可惜啊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慈父母多败儿,再加之孝宗皇帝36岁就薨了,朱厚照十五岁登基,还是个孩子,万人之上,被以刘瑾为首的太监们成天巴结着给他弄些新鲜玩意玩耍,弘治五年(1505年)即位后就开始沉溺于女色,宠“八虎”,修豹房,置国政于不顾,闹了很多出让人哭笑不得的玩笑和荒唐事。

成会玩,明朝皇帝最强败家子

正德九年宫中元宵节放烟花,不慎失火,把宫中重地、象征皇权的乾清宫给烧了,他饶有兴地跑回豹房对左右说:“好一棚大烟火啊。”

乾清宫发生灾害,内阁首辅杨廷和请武宗避居侧殿,下罪己诏,并求大臣上书直言。借此机会,他和同僚们一起上书,劝武宗早朝,用膳以后,要亲自到祖庙举行祭祀,对两宫太后要更加孝敬,勤于每天的经筵讲习。又当面建议广开言路,了解下情,收还边疆亢兵,革除侵害百姓的宫市,关闭皇家商店,放出宫内的僧人,减少修建的工程,裁削织造的项目……吧啦吧啦总共十多条,都很切中时要。但是,武宗嫌这些糟老头子啰嗦得很,没有看奏疏。大臣们的一番口苦婆心又白费了!

武宗喜欢女人和美男子,刘瑾等人阿谀奉承引诱他出宫玩耍,从此后他就经常轻车熟路带着义子江彬等人到处寻花问柳,遇到中意的,还要带回宫去,使得百姓怨声载道。他不仅沉溺女色,而且在豹房的宠嬖中有为数不少的娈童,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为皇帝而设的经筵日讲,他更是以各种借口逃脱,没听几次。后来连早朝也不愿上了,为后来世宗、神宗的长期罢朝开了先河。诸位大臣轮番上奏,甚至以请辞相威胁,但皇帝依旧我行我素,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到了后来,只要正德帝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大臣们自己累死累活专心干活,也干脆不再管他。

武宗一点也不留恋象征权力和地位的紫禁城,而喜欢自己营建的两个小天地——豹房和在宣府的镇国府。他从正德二年(1507年)入住一直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驾崩,都住在豹房;武宗还非称宣府(今河北省张家口)的镇国府为“家里”。在江彬的鼓动下,武宗下令大肆修缮镇国府,并将豹房内珍宝、妇女运来,填充镇国府,这不是常住的意思是什么呢?可把一群老臣给急的,三天两头找不到这熊孩子皇帝。武宗在内心里仰慕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的武功,盼望着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立下赫赫军功。而且,在宣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再也不用听大臣们喋喋不休的劝谏。

成会玩,明朝皇帝最强败家子

武宗善骑射,有尚武、建功立业之心,估计他时常很后悔怎么没生在他九世老祖宗明太祖的时代。明武宗喜欢打战,为了打战,作为一个皇帝,他自降身价自封为“大将军朱寿”——这明朝好几个做不好皇帝的都是不想做皇帝的。正德十二年十月(1517年),蒙古王子伯颜叩关来袭。朱厚照大为兴奋,火速回京布置亲征。正德十四年(1519)八月二十二日,朱厚照率领大军从北京出发。应州之役中“大将军朱寿”统兵出战,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在应州一战中他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所以真还别说,这武宗适合白手起家,是一个好的将领。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久怀异志、阴谋作乱的江西宁王朱宸濠杀死朝廷命官,率众起兵作乱。朱厚照找到借口,再次御驾亲征。按惯例出师是不能带内眷的,朱厚照和他宠爱的刘娘娘相约在潞河会面。刘娘娘相赠一簪,以为信物——如此看来,这皇帝小儿确实有点儿浪漫。孰料朱厚照纵马过卢沟桥时把簪子颠掉了,遂按兵不行,大索三日不得。随行将士看着这痴皇帝估计也是哭笑不得呀。

两个多月后,大军行到涿州,却传来再坏不过的消息——南赣巡抚王守仁(就是那个王阳明)居然不等朝廷降旨就率军征讨,三下五除二就把不争气的宁王活捉了。朱厚照闻报差点跌下马来。叛贼已平,还亲什么征呀?但朱厚照自有他的鬼打算,他隐匿捷报装作不知道王阳明干的好事,继续南行。军至临清,依约派中使去接刘娘娘,但刘美人不见信簪,辞谢说:“不见簪,不信,不敢赴。”武宗见美人心切,没有办法,便独自乘舸昼夜兼行,亲自迎接美人。

十二月一日,武宗抵达扬州府。第二天,武宗率领数人骑马在府城西打猎,从此,天天出去打猎。两朝首辅杨廷和前后数十次上疏请求武宗回京,武宗都不理睬,众臣进谏无效。正德十四年(1519)十二月十八日,明武宗亲自前往妓院检阅各位妓女,一时花粉价格暴涨,妓女身价倍增。

这一闹足足闹了八个多月。王阳明早在六个月前就把宁王押到了南京,苦求皇上受俘,朱厚照一概不准。最后王阳明终于格物致知福至心灵,重新报捷说所有功劳全是大将军朱寿先生的,靠他老人家的威德和方略,才能迅速平乱,自己亲冒矢石、大战鄱阳的事迹自然一字不提。这一本递进去,旋即准奏。

受俘之后,朱厚照总算勉强同意北返。走了一阵子,又突发奇想:要把宁王放回去再作乱,由自己亲手擒回。史官闻之目瞪口呆昏厥在地,臣下闻之如五雷轰顶吐得一口老血,劝谏的话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回程长江路上,武宗因为扑鱼玩性大发不幸失水,落入清江浦,水呛入肺,加上秋日着凉,引发了肺炎。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武宗一行才回到北京。正月十四日,武宗仍旧强撑,在南郊主持大祀礼。行初献礼时,武宗皇帝下拜天地,忽然口吐鲜血,瘫倒在地,再也没有爬起来。

明武宗一辈子我行我素只做他自己,玩了一辈子开心了30年,虽然荒唐,但也算明智,诛杀了刘瑾,任命了一帮贤臣,虽然爱好女色倒也算浪漫懂情趣,比起嘉靖、万历这两个怪胎倒是多了几分可爱的颜色。武宗想打破加在他身上的某些禁锢,想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办事,即使这违背了历朝祖训、社会风俗,也在所不惜。抛开皇帝的身份评价明武宗,他倒也是条老朱家的真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