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一个说法。不,说是回想,大概也就是印象里这几天内看的帖子:
“一切纯粹消费而没有创造的喜欢都是假喜欢。”
大抵是这个意思,领会精神。
近些时间里,总觉得自己的内部缺乏了些什么。这种感觉难以名状,像是吃白水煮蛋时里面缺了蛋黄:我蛮喜欢吃蛋清的,也就是说,比较不喜欢蛋黄。但猛一见少了它,心中有种莫名空落落的痒痒。
写任何东西都至少要有点联系,有点逻辑。或许吧。但小时候读课文,里面有一类东西叫“散文”,说是“形散而神不散”。至今我也没能领会这到底是怎么样一种境界。或许哪天我家门口种上两种枣树了,我就能了解一二了吧?
我是说,当我写这种没什么联系、没什么内容、对除了我以外其他人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的时候,我好像终于找回了一点点我想抓住的那种东西。那种未知的、却可能很美妙的东西。
蛮久蛮久以前的时候,我在本子上写:“我觉得自己不会在物欲横流里迷失,因为我拥有自己的世界”。现在看起来这种句子挺令人害羞的,要是以前的我,肯定面耳红赤抓心挠肝了。不过我现在学会了一招:在脑子里想象,将这一切像擦桌子的破抹布那样拧起,抹布中间被挤出了水分,滴下来,刚好润了润我的心脏。这样一想,总觉得我已经完全能接受任何事情了。
所谓物欲横流的社会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那时候的我不太明白。其实我现在也不明白。但我如今确确实实明白了的一点是:这东西跟大众化的所谓酒色财气不怎么沾边,而更像是《1984》里最后出笼的那只老鼠:它不是针对一个群体的,而只是针对你这个人。
我确实是万万没想到像我这种不要出门不愿交友独处至上人畜无害的四有小青年也会在三四年里过得如此颓废……哦,这句话过长,不改短的话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语感吧。
还是那个故事:小和尚问如何修行,方丈答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小和尚问世人莫不是皆尽如此么?方丈答世人大多吃饭时不好好吃饭、睡觉时不好好睡觉。
联想到我已丧失殆尽的耐心,与飘到不知何处的镇静。好吧,我承认,在了解到晚上躺在床上无聊刷手机却也不怎么敢入睡的绝非只有我一个的时候,天呐,我跟你说,这种有了共犯而非单独作案的感觉真是太棒太棒了你知道吗?
3ds上有个游戏叫《脑锻炼》,这东西我曾一直想把它作为每天来一回的必修课的。如今看来我的脑子并不想锻炼的吧。
这游戏有几篇说明,是什么什么博士讲,现代社会里有一种无法集中精神的症状,叫“咨询中毒”。说真的,我早就病入膏肓了。
是否创造是比消费更高级的喜欢形式,其实蛮难说的。这句话意思说:作为个全平台玩家,对于游戏、以及买游戏这种娱乐方式,很难本能而潜意识地进行自我否定。亦即是说,我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还是个或许根本没有自由意志的、对肉体系统卑躬屈节的猴子吧。
不过说真的,承认自己就是只猴子,这感觉并不坏。
说回来了,其实真喜欢假喜欢,本就是一回事吧。就像宇宙和缸中之脑,跑步与吹个气球是一回事一样。没,真的,我没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