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是你我的大逆不道还是5000年的荒唐可笑?

来源:华拓网

最近出了两档子事儿,两档子特别让人感到恶心、想吐的事儿。

16岁少女被父当街暴打,疑遭生父猥亵多年

从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早已被扭曲的孝文化,“孝”作为儒家中的核心文化曾中国人进行了几千年的价值观灌输,而这些旧时代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孔子曾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意思是说父亲如果在看一个人的志向,父亲如果去世了,看一个人的言行,如果三年之内没有违背他父亲对他的教导,这就可以说是孝了。套用现在的价值观来说,一个孩子孝不孝顺要靠他听不听自己的父母的话而评论。如果一个孩子不顺从自己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去工作、去恋爱,那他便构成了不孝的罪名。于是当我们不想向父母想法屈服时,“忤逆之子”的骂名便伴随而生 三姑六婆开始四处传播你那不孝的种种行为,即使你只是做了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这么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那到底什么样才是父母期望的生活呢?古语有云:家贫亲老,不为禄士,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孝也。从古至今中国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期望便是“养老送终,结婚生子“这两件事上。很多时候都可以听到父母常问自己的孩子:“你以后会不会养我?”或者是“养个孩子希望自己以后老了有人照顾。”等等话语。按照这样的想法 我们从来不是因为爱而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 父母也不是因为爱我们而把我们照顾长大,我们生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任务与意义就是待父母末年照顾他们 娶妻生子为家族延续后代。如果人人按照这样的儒家孝道思想去生活 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根本谈不上任何感情,只是双方为了遵循古法循规蹈矩的执行罢了。而按照这种思想来生活的儿女则根本不能称之为人,读书学习找工作只是为了给父母养老送终 而不是因为自己的理想,结婚生子不是因为 我爱他 只是因为需要传宗接代,毫无自己的感情 毫无自己的想法 只是作为孝道下的工具来使用,这岂不是活脱脱的牲口?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用现在父母最喜欢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自此无论父母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作为子女的我们只能感恩接受 一面感谢父母对自己的“爱意” 一面反思自己的过错。所以当女儿举报自己父亲猥亵自己时候,她的母亲站出来对她破口大骂 问她究竟要不要脸,因为错不在父亲!所以当被抛弃的弃婴不接受父母相认的时候,遭到了主持人的犀利反击。因为父母抛弃你,一定是迫不得已的 父母时隔那么多年从未来看你 是因为一个词“难言之隐”!而你竟敢不认自己的亲身父母?简直大逆不道!

所谓的难言之隐

在豆瓣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组,叫作《父母皆祸害》。我曾经问了一个90后友人对这个小组的看法,他一听名字便脱口而出:一帮禽兽! 那一刻我被他震惊了,为什么他连这个小组中的内容都从来没有看过便能够对这些混迹群组的孩子恶言相向?为什么就能凭一个名字就判定是孩子的错?因为在中国父母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 称父母为祸害便为大逆不道。因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因为所有的书里、媒体都告诉我们天下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还因为我们很幸运的没有遭受过父母的虐待、猥亵、以及变态的人生自由限制。所以我们有资格站在父母一方,是的我没有遭受过你的经历、没有那样的父母,所以我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你进行赤裸裸的攻击,无论对错。

让我感到庆幸的是这两个事件中的姑娘都抵住了这种压力坚守了自己的底线与选择。即使遭到母亲的责骂,即使遭到了主持人的功绩,她们还是勇敢的为自己站了出来。写到这儿突然深深的感觉到所谓的中国孝文化其实更像是一种奴隶制度,用种种的条条框框去限制儿女 让他们不得不按照所谓孝道行事服侍父母,就像用一条条项圈牵着狗 引着它们按照几千年来的既定路线走下去。然而生而为人 对于父母的爱又怎能强求,从古至今 爱这件事就与法律无关 与道德无关,我爱你 是我发乎真心的对你尊敬 是发乎内心的感激 是难以忘怀的种种感动,这些感情怎能强求!!!

今天作为一个儿子写下这些文字并不代表着我不爱自己的父母,只是自觉在这样的孝道之下捆绑着的爱只是虚无,我期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忘记那五千多年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我期待有一天我们能忘记与父母之间的父子之礼 能像朋友 陪伴一生的亲人一样平等相处,我期望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能够忘记孝道中的条条规规 好好学习如何与对方沟通 如何去享受这一生一世的缘分,我期望将来我的孩子可以不再被这些思想捆绑,活在一个更加自由自在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