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到底是什么呢?奶茶自由算不算?口红自由可以吗?又或者ACCA考试费自由,但到底什么才是财务自由呢?在财务自由的路上你目前在哪个层次呢?
财务自由度=被动收入/日常支出*100%
财务自由是指财务自由度高于100%,即“被动收入>日常支出”的状态,意味着无需为生活压力奔波的状态,与身家多寡并无关系。
所谓被动收入,就是所谓的“躺着赚钱”、不必主动投入时间精力的收入,比如存款的利息、房产的租金、企业的分红等。
这个游戏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从Level.0开始,不断升级直至打败这个Boss。当然,相当一大部分人将永远地停留在某个Level。
看看你现在处于哪个Level?
Level.0财务难民
判定特征
财务自由度为负数,在游戏中才刚刚上路。
每个月收入不够支出,不能自食其力。
这个阶段的你是一位难民,像站在漏水的船上,必须要别人搭救,否则随时会Game Over。
Level.1财务幸存者
判定特征
财务自由度几接近于0,在0-10%范围内,开始打败小怪物。
月光族,收支勉强平衡,可以自食其力,从漏水的船上岸。但可用于投资的积蓄有限,也缺少明确的财务目标,任何一个意外事件可能让自己降级。
Level.2财务劳动者
判定特征
收入>支出,财务自由度在10%-30%范围内,已经在游戏中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正在向Boss挺近。
收入主要来自于工资,而工资是由上级来评判和决定,意味着受制于人。因此必须辛苦工作,是一位不能停歇的劳动者。每天在等待下班中度过,俗称“过得不开心”。
有少量可用于投资的积蓄,但一辈子最大的努力成果可能是一套房子,缺少让收入倍增的计划、眼界与能力。
Level.3财务参与者
判定特征
高收入,且财务自由度在30%-100%,但在Boss面前功亏一篑。
拥有了事业和财富规划,从劳动者的单一身份中脱离,成为一位自由职业者、企业老板或者理财投资人,直接参与到财富世界运转的游戏中。
有很好的职业收入,但如果离开了现在的职业,其他的收入还不足以保障日常的生活。
升级到Level 3还不足以通关,但已经是最初级的人生赢家。Level.0-Level.3前四层撬动财富杠杆的工具每个人都有—就是自己的时间,所以任何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升级到这里。
Level.4财富大队长
判定特征
财务自由度>100%,已经打败了Boss,从游戏中通关。
拥有一支可以创造收益的高效能团队,不论是企业管理团队还是投资代理团队,成为了一名财富大队长,不再需要亲力亲为。
撬动财富的杠杆从自己的时间变成别人的时间,找人去代赚钱成为了第一要务。
Level.5财富指挥家
判定特征
财务自由度>>100%,并且高分通关。
Level.4-5已经成功通关,这两个等级的人,已经从金钱或时间的矛盾藩篱中抽身而出,他们不再以时间换钱,打败了财务自由这个Boss,是满满的人生赢家。
这两级最重要的能力是杠杆他人的能力。
Level.6-8点石成金者
判定特征
轻易打败Boss,财富于他们而言只是数字。
最看重的是名誉、信用、对商业世界运行规则的影响力,这些都是通关之后的额外荣誉。
虽然离我们还是有点远,但梦想我们还是要有的
最终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我要说的是,你只看到了 1% 已实现了的造富神话,不明就里地信以为真,你没有看到剩下99% 被“财务自由”忽悠了的年轻人。
1
结局不同但赌暴富的心态却相同
孙宇晨是 90 后,是一家创业公司老总,年纪轻轻,很早实现了财务自由。他这样讲述自己的财富之路:
比特币刚出现时,孙宇晨还在美国念大学,他就在朋友的带领下进入币圈。那时候,比特币尚未大众化,只是在小圈子里流通,价格也远远没有涨上去,才几美分,就可以买一个。
在朋友怂恿下,孙宇晨拿出三千多美元,买了很多比特币。三千多美元,不是一个小数字,但也算不上一笔巨款。结果半年之后,比特币突然在全球范围内被爆炒,单个比特币价格涨至八千多美元。
孙宇晨一夜暴富,挣得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迅速改头换面,实现了财务自由。随后,他把挣来的钱投了一个创业项目,做直播APP,变身成创业者。
这是你所看到的孙宇晨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抓住了风口,飞了起来,挣了钱后,又迅速投身于互联网创业大潮中。多励志,多令人振奋。
*图片来源:PEXELS
同样是赶风口,其它千千万万如你如我一般普通民众的故事,就一点不令人振奋了,反而令人悲伤。在天涯网贴上,我看到另外一种故事,懊悔凄惨的故事。
一个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辛辛苦苦工作,挣了十几万块钱,如果不出意外,过几年,再存点钱,借点钱,就可以凑个首付买房了。
比特币大潮来了,身边人都在谈论,说这是风口,是机遇,一定会再涨,要抓紧时间上车。每天都是“财务自由”、“炒币买房”、“上车”之类的词语在他耳边轰炸,很有诱惑力,他热血沸腾,冲动之下,拿出所有的钱,买了BCX币。
一开始涨很快,他迅速赚了几万块钱。这令他振奋,心想,既然是风口,为什么不加仓啊。于是他去找了金融公司,贷款一大笔钱,又加仓买入大量BCX币。
他很有信心,一定会继续涨。可随后,全球各个主要国家出台政策,开始打击炒币行为,各类假币货币应声下跌,BCX币跌得更惨,一夜之间,连同贷款和自己的本金都没了,亏得倾家荡产。
类似的有很多,一位韩国大学生,炒币,亏了 1.85 万美元,还不完,跳楼自杀了;一位 30 岁的韩国 IT 工程师,也是因为炒币亏空,房子都亏了,跳楼自杀。每一个造富神话的背后,都是有很多人坠入了深渊……
神话背后,一定有深渊。
*图片来源:PEXELS
多思考一下,为什么孙宇晨会成功,而这位贫困大学生亏得倾家荡产。
孙宇晨入场很早,在美国,他比国内绝大部分用户更早接触比特币,有更大机会买到低价位比特币,三千美元,即使亏了,这风险也承担得起。投资有度,风险可控,前景算不上明朗,但也不能说毫无希望,这个决策,是健康的。
那位大学生就不一样了,全部存款投入,后期还贷款加仓,根本承受不起丝毫下跌,风险太大。这根本就不是投资,而是赌博,和在赌场上希望一赌暴富的心态一模一样。
2
财务自由忽悠了很多年轻人
为什么我说“财务自由”被捧上天,忽悠了很多年轻人。因为它给年轻人带来的,就是这种赌徒心态:在极短的时间内,依靠不可控的方式,获得巨额财富。多可笑,一样可怕。
除了赌徒心态,人们对“财务自由”还存在两个很大的误区:
第一个:财务自由就是快速赚钱。吴晓波做过一个关于财务自由方面的调查。你认为,什么叫财务自由。绝大部分人理解的财务自由是:有了一定数量的钱,然后一辈子都花不完。当人们把财务自由理解成赚了一定数量的钱之后,“赚快钱”就会成为主流心态,无论用什么方式,先尽可能快地把钱挣到手。
而赚快钱,恰恰是毁掉一个年轻人最好的方式。
律师钱虹讲过一个故事,她手底下有一个助理小孙,从名牌大学法律系毕业,前途可期,她对他也很重视。可是小孙一门心思想挣钱,除了做助理,还兼职跨领域做了很多工作。又做公众号,又在朋友圈里卖东西。
他说:“我一定要趁年轻,多挣钱,尽早实现财务自由,就能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钱虹劝他:“哪有这么容易实现的财务自由,你打好基础,钱自然会有的。”他不听,着急赚钱。
律师行业门槛高,刚毕业的学生,必须经过一年实习,考核通过,才能独立接受办案子。一年实习期过后,所里和她同批实习的律师,考核都通过了,成为具有独立办案资格的律师;而他没有通过,第二年继续实习,拿着低工资,不能独立办案。
经济学领域有个词语,叫“机会成本”,意思是,如果你选择把时间和精力选择在某个领域,意味着要放弃在另外其他领域的投入。你想赚快钱,全部精力和时间分散在各个赚钱渠道,必然意味着你无法在某个领域深耕。
对年轻人来说,一夜暴富,和赚快钱,像犯罪一样可怕,你年轻,你可以考拼体力赚钱,但由于缺乏在一个领域深耕,没有形成知识体系,没有深厚积累,就无法突破。
赚快钱,本质上,是一种低质量赚钱方式。
*图片来源:PEXELS
第二个:财务自由意味着一劳永逸。其实,财务自由并不是一劳永逸。
财经作家欧成效说过人们对于财务自由很大一个误区,就在于很多人认为,财务自由,就是挣一笔钱,足够花,此后,再也不用付出,再也不用劳动,想做什么做什么,彻底实现自由。
根本没有这样的财务自由。究其背后,这是一种“一劳永逸”式的成功学思维,这种成功学思维渗透在我们思考中的点点滴滴。
求学时,“考上好大学就彻底轻松了。”
毕业了,“找了份好工作就轻松了。”
工作了,“等做上管理岗位就轻松了。”
人们似乎有一种执念,执念于毕其功于一役,度过某个阶段,人生彻底解放,彻底自由自在。这种执念体现在财务自由的思考上,就会让人变得急功近利,焦虑,铤而走险。多少人为了一个“在三十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的虚幻梦想,进入传销,甚至犯罪,毁掉一生。
再强调一次,根本没有这样的财务自由。人生,是一场不断蜕变与成长的旅程,没有终点,求学之后会有工作,工作之后会有结婚生子,结婚生子之后会有中年危机…… 你可以停下来看看风景,但无法停滞。
3
财务自由是一种富足的心态
智严大师讲过一个故事,富豪碰到一个渔夫,渔夫刚从海里打渔回来,笑容灿烂,富豪问渔夫:“今天打的鱼很多吗?笑得这么开心。”渔夫说:“不算多,之前打过更多的。”富豪问:“既然不多,为何今天这么开心?”渔夫说:“虽然不多,但对我来说,已经够啦,为什么不开心呢。”
富豪不明白,这么点鱼,如果卖掉换钱,才卖几百块钱,几百块钱,连自己平常一包抽的烟,都买不起,为什么会开心呢?富豪不明白,他需要几百块钱一包的烟,才能快乐,但渔夫并不需要,他不抽烟。
智严大师说:“真正的自由,不是拥有一切,是管理自己的欲望,没有人可以拥有一切,但你可以学会知足。”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真正富有的人,不是拥有最多的人,而是需求最少的人。”
财务自由不意味着富有,很多富有四海的人,也未必自由,真正的财务自由,不是一个客观数字,而是一种主观心态。有一技之长,有持续稳定地收入,收入能满足需求,带来价值感,这就是财务自由。
对于财务自由,我还有四句话想告诉大家。
第一句是,你必须有一样拿得出手。有一技傍身,才有可能有持续而稳定地收入。
林夕说,好的人生,你必须要有一样拿得出手,这代表你的形象,你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想要有一样拿得出手,意味着你需要在某一个领域,持续深耕,不断积累知识与经验。
这种理念,赚快钱,恰恰是相排斥的,它要求你不要急功近利,现在低质量地捞钱,不如高质量地夯实自己。你现在对自己的投资,几十年后,都会十倍百倍收回来。
第二句是,学会自我教育与更新
百度前总裁陆奇有一句很知名的话:
人生不是线性的,不要以为一班车就能把你从现在的位置带到你所期望的位置。
这就是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情况。永远不要指望着努力一把,你就能挣到足够的钱,站到足够高的位置。即使是陆奇,即使已经爬到了雅虎总裁,做过百度总裁,他依然保持每天学习,坚持阅读最前沿的论文,获知最前沿的科技思潮。
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软件,今天这个版本,一定要比昨天那个版本,更好。
人生是动态前进,会有波峰波谷,真正的财务自由,并不是挣一笔钱,躺着晒太阳,而是无论你什么时候想要钱,都可以想办法挣得到。这需要你持续自我教育与更新。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句是,学会找到自己的兴趣,让工作与兴趣建立联系。
工作带来收入,兴趣带来价值感。一份无法带来价值感的工作,你可能可以做一段时间,但无法坚持,更无法深入。每一个人在一开始的时候,都不可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终其一生要从事的事业,这需要慢慢摸索。但这摸索是必要。如果你做一份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工作,你不仅会变得憋屈,而且经常自我贬低自己。
心理学者赵晓璃老师讲过一个故事。
她的一个读者林静,毕业时在一家公司做出纳,她不喜欢这家公司的管理,准备考CPA(注册会计师),买了一大堆教材资料来看。学习的过程极其痛苦,尽管下了很大决心,每天回到家,都无心于学习,看一会儿书,就要刷会儿朋友圈。
备考了两年,一门都没有考过。她很懊恼,两年时间里,不间断地怀疑自己,遍地自己。赵晓璃建议她换个行业,换个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
林静从小就喜欢电影,于是尝试买来一些电影和编导方面的教材,看起来完全不吃力,不用催,也看得极其入神。两年后,她考入了一家艺术学院的编导系研究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只有一种工作,能让你获得收入且感到快乐,那就是你喜欢的工作。当工作和兴趣建立起联系,工作就是一种价值认可,而不仅仅是挣钱,工作本身,会带来幸福感。财务自由,不止有钱,而是就是这样一种价值被认可,收入满足需求的状态。
第四句话:做有钱阶级,不如做有闲阶级。
《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靠物质获取幸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的人们,看着物质基础的同时,也更看重精神层面滋养。做有钱阶级,不如做有闲阶级:在体面生活的基础上,不追求大富大贵,彻底地自由自在,有收入,有空闲时间,陪家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还能做公益。这是一种“新幸福指数”。
“新幸福指数”有 10 个条件:
1. 享受工作。改变不了工作就改变工作时的心情,积极乐观的投入到工作中,会收到不一样的感觉。
2. 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分享的感觉很甜蜜,尤其是和亲密的人分享。
3. 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有基本生活的底线收入,少了许多的压力,幸福感会相应增加。
4. 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心就如同一辆安全上路的车子一样。
5. 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生活也需要调味剂,兴趣和别样的生活方式就是调味剂。
6. 拥有一定的时间自由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这本身就是一件成功的标志。
7. 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舒适不意味着豪华,适合才是最好的。每日能在自己喜欢的房间里醒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8. 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具有阳光心态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
9. 能够放眼未来站得高,看得远。放眼世界幸福自会到来。
10. 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充实而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卡尔·马克思是这样定义人的:“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
那么,幸福,就是各种关系的平衡,各种状态的平衡。愿你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习,也热爱书中那些零零散散的诗歌,阳台上迎风生长的花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今日互动
距离财务自由,你还有多远?